智己LS9的“不讲武德”定价:32.28万起,标配百万级配置的降维打击
11月12日,智己LS9以32.28万元的起售价正式上市,25分钟内大定订单突破5000台。 这一价格比理想L9低约7万元,比问界M9低近13万元,却将四轮转向、激光雷达、空气悬架等传统豪华品牌用于区分高低配的“溢价配置”全系标配,直接捅破了30万级SUV的性价比天花板。
一、定价“不讲武德”:全系Ultra策略颠覆行业规则
传统车企惯用“低起价+高选配”的套路,例如理想L9的入门版往往需要额外付费解锁核心功能,最终落地价超过45万元。 智己LS9则采用“全系皆Ultra”的策略,即使是入门版也标配800V架构、520线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芯片、灵蜥数字底盘3.0等顶级硬件。 这种“一口价全配”模式直击家庭用户对“配置不透明”的痛点,消除选配焦虑。
背后是上汽集团的供应链优势。 通过电驱系统自研、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电池,智己大幅降低硬件边际成本。 同时,品牌将盈利空间转向软件服务(如高阶智驾订阅),重构了传统汽车的商业逻辑。
二、操控“降维打击”:让大六座SUV比Polo还灵活
全系标配的双向24°智慧四轮转向系统,让车长近5.3米的LS9转弯半径仅4.95米,小于大众Polo的5.1米。 实际驾驶中,LS9在商场窄道一把掉头、老旧小区窄巷穿梭毫无压力,彻底打破“大车难开”的固有认知。
灵蜥数字底盘3.0整合了双腔空气悬架与毫秒级电控阻尼,过弯侧倾减少56%,操控稳定性超越宝马X5。 相比竞品仅在高配车型提供后轮转向(如尊界S800将其作为百万级配置),智己直接将这一“老钱科技”普及到30万级市场。
三、增程技术破局:终结“亏电焦虑”和“高原衰减”
增程车长期被诟病“满电如龙,亏电如虫”,LS9的恒星超级增程系统通过800V平台+1.5T保时捷同源VGT涡轮,实现“永久性能模式”。 实测显示,即便在亏电状态或海拔3500米高原,性能衰减不超过2%,始终保持4秒级零百加速。
续航方面,402km纯电里程(CLTC)甚至超过部分纯电动车,综合续航1508km,百公里油电能耗低至2.81升,且仅需92号汽油。 这意味着用户日常通勤可完全依赖纯电,长途出行成本不足传统燃油车的一半。
四、豪华配置“价值回归”:30万享百万级体验
LS9首次将B&O音响引入中国品牌车型,配备4D机械按摩座椅(按摩强度为气动按摩的7倍)。 细节上,瞬净新风系统的换气量达400m³/h,过滤效率超医用标准;智控地暖实现整车均匀升温;野奢户外套装支持24小时热水供应,满足露营需求。
智能层面,全系标配的激光雷达+Thor芯片支持L3级感知能力的L2级辅助驾驶,可识别交通指挥手势,并具备一键贴边、脱困等场景化功能。 AI Agent智能助手甚至能自动识别缴费码完成支付,实现“场景化主动服务”。
五、竞争格局重构:产品力冲击“9系”护城河
理想L9和问界M9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建立的家用标签,正被LS9的底层技术优势挑战。 智己避开配置堆砌的内卷,聚焦底盘操控、三电系统等核心技术,通过“无短板+超长板”的策略重新定义高端SUV价值标准。
然而,智己仍需面对品牌溢价与渠道的挑战。 目前其网点数量较理想、问界仍有差距,且品牌在30万以上市场缺乏口碑积累。 LS9的订单爆发表明,用户正在用真金白银为“技术普惠”投票。
智己LS9的颠覆性不在于参数领先,而在于将曾经百万级的技术以30万级价格普及,推动行业从“配置分层”走向“价值回归”。 当消费者用32.28万元买到标配四轮转向、空悬、激光雷达的旗舰SUV时,市场的游戏规则已被改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