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车钥匙那一刻,天刚有些亮。我随手拎了个塑料袋,满载两箱矿泉水,绕过坑洼不平的路口,把自己塞进喷了消毒水气味的五菱宏光里。身侧坐着的是工地老刘,后排七个人,除了一身汗,和他们满怀希望捎带的大包小包。车子一发动车,隐约听见怠速的细微抖动,像个即将开工的水泥搅拌机,发动机最大马力99匹,说不上“澎湃”,但每一次上坡,每一个红绿灯,它都能带着所有人一起“硬挺”过去。是不是有点像生活里的我们,力不从心那会儿,马力不够,靠的是别的东西。
说到五菱宏光,“神车”这名号就像给它带了一顶花冠,车展上一堆性能表,习惯性让那些“百公里加速”、“最大马力”成了气氛担当。但,我直说,这车只有99匹马力。满员、满载、小区门口到郊外,跑起来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家伙,满七个人都能跑到155公里时速,只不过得多踩两脚油门。你见过五菱宏光在路上“掉队”吗?仿佛偶尔还带着点“倔强”,让那些拼命想超它的轿车司机在红绿灯前叹口气。开头讲得热闹,但现实路况不是赛车场,倒更像是蚂蚁搬家:要的不是冲刺,而是稳稳当当送到目的地。
有朋友买车时对着马力表皱眉头,“100匹?不够吧?150匹、200匹,不能再少了!”要150匹真能一天踩满?很坦率地说,普通家庭代步车,尤其车重不超过1.5吨,100到120匹马力完全够用,还省油。你只用它上下班、买菜、接孩子、偶尔自驾游,不用飙车,也不需要“零百加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那些嘴里喊动力不够的人,大多油耗一高就心疼,踩油门也像做思想斗争。往左点是油耗,往右点是罚单,这其实不是动力过剩,是“心有余而力不敢”。车是铁的,腿是人的。
“肉车”这事就像夸口说自己“饭量太小,饿肚子了吃不饱”。五菱宏光被骂动力弱,可实际在工地、城乡结合部“打满载”时,还不是照样一路咚咚跑。动力“肉”不“肉”,更多是心理作祟。你把160匹马力的SUV停路边,天天点刹车等红灯,吹有多快都没用——你敢下脚么?真要骑士精神,能不能在北京三环堵车的时候,把油门踩到底?现实是,小马拉大车反倒省心。顺便“自曝一下”我们这个职业:法医查车祸,见惯了动力过剩导致的惨剧。反倒是五菱宏光,出事时多是“没注意路人”,却鲜有“动力太弱压不稳”酿的祸。
证据链很清楚:五菱宏光用1.5升自吸,99匹马力,140牛米扭矩,能拉满载七人上坡不掉队,号称“农民之友”。这些动力参数,和你想象的“性能猛兽”别差太远。但它不是跑车,也不是赛车。它的使命,就是稳妥把人货送到位置。99匹马力能做到,人家也不会多要一分。比起动辄200匹、300匹马力的性能车,五菱宏光更像是蔬菜摊大妈,能干活、能拉活、能养家——至于偶尔想“跑得更快”,现实只会告诉你“地球自己转得不慢,没你急”。
有人说“马力多点不就更爽?”,很抱歉,在城市里,大多数“爽”都被交通管制、堵车和限速消解得连渣都不剩。说实话,就算有300匹马力,你嫌油耗高、不敢踩、怕超速被罚,这些“高性能”反而成了拖车钩子,挂着你的钱包和驾驶证一起奔跑。再往深了说,普通道路设计、本地油品,以及大家的驾驶习惯,都不是为200匹马力量身定制的。开五菱宏光,你会觉得,车的动力不是上限,而是你的底线。
当然,如果真有朋友信仰“性能至上”,追求声浪和推背感,买辆大马力车——我默认你不是为了上下班买菜用的。那是另一个故事,一辆车变成了情怀和释放的出口。可话说回来,情怀归情怀,现实是现实,绝大多数人花十几万买“家用代步”,终极命题是“实用”、“省心”,而不是做一场关乎速度的梦。五菱宏光用最小的马力完成最大工作量,是一件朴素得近乎讽刺的事情。就像人性,有时踏实一点才最有安全感。
若换成职业视角,法医查案时见惯了动辄“性能车事故”。马力过剩时,人容易盲目乐观,觉得速度捎带安全。一切都好,直到那个瞬间失控,不是车不好,是人失手。五菱宏光呢?低马力,有限速,反而让大家都稳下来了。我的“冷静忠告”是:动力充沛,不如动力合理,有点像问心无愧。毕竟,路上最多的不是法拉利,是五菱。大多数事故,不是马力不够,是脑子不够。
有时候,还得承认一点无奈。只用五菱宏光的人,往往更懂珍惜眼前跟现实对峙的能力。假如你执意要更强动力,更高配置,也不是错,是“动力焦虑”在偷袭你钱包。别看那些小马力车“不起眼”,在现实里活得舒服。只要能把“脚下的路”送到家,100匹马力已经是过日子的大赢家。
最后我也不是来下结论的。买车选择到底是自己家的事。只是,回看纷繁复杂的市场“动力大战”,你真的需要那么多马力吗?还是你更需要一个能跟你走得更远的“伙伴”?五菱宏光用99匹马力,在中国的路上已经跑了千万公里,你够用了吗?还是你其实盼的,是一个被“马力表”击败的虚妄?你准备好重新定义自己的“够用”,还是要继续追逐那个“永远不够”的数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