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理想把增程汽车带火,把汽车上的彩电冰箱大沙发普及到千家万户,为啥现在大家转头反而把理想给抛弃了呢?这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也挺让人挠头的。之前理想的增程技术,多少算是给市场树立了点样本吧。当年理想 ONE上市,那股家庭用车,舒适度要高,不用操心续航这套路,真挺抓人眼球的。
我记得那时候,好几次和销售聊,他们说,有个客户专门来试车,开完觉得家里吃喝玩乐都能搞定,用车成本还不贵。他们推的彩电冰箱、沙发大床,跟车型搭界不大,但就这样,把生活场景软性植入,让人觉得,车不光是交通工具,也是生活空间。反正,圈子里的常识是:汽车要变得更家居化,多方便、多舒适。理想一开始确实算是走对了。
但问题来了——市场不是光想象能撑的。几年过去,理想的订单量没我预料中涨得快。特别是当我翻了下我朋友的朋友圈,看到车友 comments,价格太高了,买得起的选择太少,用料和细节不值这个价。很多人还是觉得:我不差这几万,索性拼拼性价比。
这就引出一个事实:理想的价格其实不低。算算看,40万左右的起步价,确实比某些燃油车贵点,但也并非遥不可及。问题是,同价位的燃油车和纯电车都能给出不一样的驾驶体验——比如我试过几款竞争对手,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比亚迪唐DM的动力反应就比理想ONE敏捷,或者某款蔚来的续航略占优势,虽然都得算在豪华填补者的范畴里。
相对来说,理想的优势一直在智能和空间,尤其是家庭用户很看重的后排舒适度。但随着时间推移,很多竞品也在不断模仿,模仿外观、内饰、配置。有一股风,像模仿诺基亚的外壳,谁都能抄一抄,但能抄到核心技术那里?这才是根本。你说,油车思维造成的模仿风还蛮普遍的。不是别人不给面子,关键是,这些模仿只是在复制表型,没有实质内容。
最近我还在知乎翻了个热帖,内容大意是一位业内人说,你看那些新势力,出样子比拼花哨,像搞表演一样,但没有哪个扎根深厚。蔚来乐道、萤火虫,就做了一波细分市场——一个主打十万以内的,另一个拣二十万左右的。可行不?我觉得挺现实的。你说,出个二线子品牌,把价格拉低,直接冲击那些传统豪华SUV,甚至降低门槛,难道不是更实际的策略?
这让我想到:许多大品牌都在踩理想的老路。尤其是那些还贴着高端、豪华标签的品牌,他们的产品其实也在降价——你别看表面上没说,但像奥迪、宝马,有时候某个推年轻化或亲民价的套餐也是在试水。
但问题是——价格一降,品牌含金量就会稀释啊。不好惹。现在很多消费者其实心里早就算好了:你降价了,我怀疑你的技术或者品质不够硬。你还记得那次某品牌推半价车,很多老用户嗤之以鼻。理想也是一样,想降个价,不容易。毕竟,它一开始是定位的中高端。要是不小心,一降价,之前树立的高端形象就要面临倒塌的危险。
不过说回来,理想也在调节策略。比如我觉得,他们其实挺明白的——下一步大概会推出一些性价比更高的车型。比如我猜可能会有类似L5这样的派生车型,或者像i3那样低价入门,甚至是高性价比的版本。其实早些年,小鹏推出MONA 03那样的极致压低价格,反倒帮他们抢到一批关注,品牌可能最后还能保持一定火热。
对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一个细节——很多理想用户其实也是踩着理想过河来的。他们的用车体验,最开始热烈欣赏的,是那些豪华空间和增程技术。后来发现,增程器效率不高,续航不能一直保持神话状态。这就像当年诺基亚,技术老化,没跟上时代。有人说:没有核心技术,就像长了翅膀的飞机,没有燃料,飞不动。这话挺扎心。
理想的研发,还有供应链,的确不像一些国际巨头那么扎实。断轴起火、零配件不匹配、质量欠佳的消息,时不时传来。你说,像我之前见过一辆理想ONE在高速上窜出火花,车主还挺淡定,没有啥大事。我们都知道,几乎每个新势力品牌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嘛,不能光归咎于技术水平的低。毕竟,点点星火,要变成烈火,是需要时间的。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理想是不是也需要边走边修?从过去的偏家用逐渐转向全场景,这个过程本身就像猎豹奔跑,想抓到猎物,得不断调整策略和速度。你会觉得他们会不会咬牙坚持再推出一两个低端车型,削减利润,换取份市场份额?反正供给链、技术、品牌都还在磨合中。
我说不准这个市场未来会怎么变,会不会有那么一天,理想凭借某款性价比爆款突围呢?或者说,他们会不会最后认了命,变成小众高端,像苹果那样精雕细琢?我猜,升级空间还挺大的——是否会走到那一步,还得看价格战能撕开多大的口子。
你有没有觉得——其实除了价格之外,用户的心理也变了。以前,大家觉得车就得大品牌,靠谱,现在呢?够用就行,或者划算就买。而且,更多人开始在意,是不是能用得好,可靠不?这其实告诉咱,市场的高端和性价比之间,没有一刀切的答案。
我还在琢磨,明年这些大厂谁又会反戈一击。理想的i6一旦解决产能问题,交付量指不定就会爆发,然后很有可能把市场份额往30+万价位段推,让硬核粉丝折服。或者说,下一款理想的更便宜车型,能不能真的在20万以内拿下一批新用户?像我朋友开玩笑说:要不然就放弃高端,搞个‘理想普通版’试试。也不是不可以啦。
现在市场环境变化太快,谁都没把握说得清明天会怎样。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要么品牌能长久站稳,要么就被时代筛掉。理想到底还能走多远?我觉得,还是看他们怎么打价格牌以及能不能找到技术突破口——毕竟,这场竞争还远没有结束。
有没有可能?也许,下个季度,就会看到新的爆款车型亮相。或者,某个意外的突破点,能让理想重新燃起。有时候想想,也挺奇怪:那么多同行竞争一二十年,到底是什么让它们坚持下来?还是说,市场真正的赢家,是那个懂得变形的人。
嗯,反正这个江湖,留个问号,总好过陷入虚空。你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