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国人调校的豪华新能源 20万出头配激光雷达大电池
前几天在修理厂蹭茶,老刘(干了二十多年钣金喷漆)一边擦手一边说,现在这些豪华牌子也开始“放下身段”了,不卷不行啊。以前那会儿,油车时代,一款车三五年改个灯就能卖得火热,现在你要是还这么干,市场直接给你脸色看。
奥迪E5 Sportback就是最近冒出来的一个例子。预售价23.59到31.99万,但外形上真没偷懒——前脸那个环状灯带我第一次见是在概念车上,这次量产还保留了,而且LOGO还能发光,还不是那种塑料亮,是暗镀铬材质,看着有点像首饰店橱窗里的东西。侧面溜背造型,加隐藏门把手,晚上路灯下一瞥,有点轿跑味道。我邻居小周说他最喜欢它尾部那个环形尾灯,“晚上回小区的时候像飞船降落”。
坐进车里,那套内饰更是科幻味重——尤其电子外后视镜版本,大横屏直接延伸到两侧后视镜显示屏的位置,中间切换界面时没有明显断层感。我试着喊了一句开空调,它搭载的奥迪助手反应很快,据说是基于火山引擎的大语言模型定制的,还能多轮对话控制车辆。不过师傅提醒我一句,这类语音系统更新频率高,用久了记得去4S刷固件,不然有些功能可能会抽风。动力方面分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我听销售顺嘴提过顶配版零百加速3秒多点,比很多性能钢炮都猛;而且10分钟快充能补370公里续航,他还拍胸脯保证这是实测数据,不过嘛……夏天冬天差别可大着呢。
再看沃尔沃全新XC70,预售价29.99-32.99万。这台车前脸封闭式盾形设计,很整洁,下方还有主动进气格栅,会根据速度自己开合,我朋友老唐第一次见这玩意儿以为坏了,其实人家是在优化风阻系数。尺寸接近中大型SUV,但溜背线条和无框门让它看起来没那么笨重。“维京战斧”尾灯夜里辨识度挺高,就是换一次总成价格不便宜,上个月群里有人问过报价,小四位数起步,还不含工时费呢。
内饰依旧极简,但细节不少:中央扶手可以伸缩,下方储物空间够放一个登机箱大小的小包;杯托滑动结构在颠簸路面上卡得很稳。我试驾时注意到它那块92英寸AR-HUD,把导航箭头直接投射到道路对应位置,对新司机挺友好。不过销售也承认,如果戴偏光墨镜的话,有时候显示会淡一些。这台1.5T混动系统综合功率340kW,加速成绩官方写的是5秒多一点,高速超车绰绰有余;39.6kWh的大电池纯电跑200公里问题不大,而且0-80%充电只要二十来分钟。据维修师傅讲,它对外放电影响力最大的一次,是去年某户外活动用它供了一晚上的露营设备,包括咖啡机、电暖炉,全程稳如老狗。
最后聊聊smart精灵#5 EHD。从申报图来看跟纯电版差别不算太大,就是细节做了调整,比如取消银色护板换成枪灰色饰板,看起来更硬派一些。我同事笑称这比例像个“小胖墩”,短悬长轴距加黑色包围,让人忍不住想装个行李架去西北撒野。一进驾驶舱,那三块屏幕亮起来科技感拉满,其中25.6英寸AR抬显面积夸张,不过方向盘位置稍微低的人可能需要调半天才能找到最佳角度。这回最大的变化是动力——1.5T发动机+插混系统,据群友自测馈电油耗4升出头,比他家旧朗逸省油多了;纯电续航250公里左右,总续航1600公里,对于经常跨城的人来说相当省心。但售后技师提醒过,这种长续航插混如果长期只用燃油模式,大容量锂电池状态容易下降,所以最好隔几天就充一次保持活性。
至于价格嘛,我猜smart插混版压到20以内并非没可能,否则面对同价位竞争压力可不好受。而奥迪E5 Sportback和XC70正式上市后的定价策略,也许才是真正决定销量走向的关键因素。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配置再诱人,也得结合自己日常路况、养护预算来选,不然买回去也是折腾自己——隔壁王哥前年冲动提了一辆进口SUV,到现在保养费都让他直皱眉,每次见我都摇头叹气,说早知道还是该听媳妇劝买国产新能源好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