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赚钱的丰田,去年净赚2400亿人民币,比中国所有车企利润加起来还高。 但这家“闷声发财”的日系巨头,2025年突然在中国砸下三颗重磅炸弹:独资建厂、狂搞氢能、回收旧电池。
当大众、通用还在纠结要不要降价时,丰田已经用“钞能力”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布下天罗地网。
丰田刚公布的2024财年账单让行业颤抖:全球卖出1027万辆车,净利润4.76万亿日元(约2400亿人民币)。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中国最赚钱的比亚迪,2023年净利润也就300亿。
在中国市场,丰田2024年卖了190万辆车,市场占有率10.2%,超过本田、日产,但还追不上大众和比亚迪。
不过丰田显然不甘心当老三,2025年一开年就甩出三张王牌。
第一张牌是雷克萨斯上海超级工厂。 这个投资超百亿的项目,是丰田在华首个独资新能源基地,从研发到卖车全包圆。
更狠的是,它要用上一体化压铸车身和固态电池技术——这两项连特斯拉都没完全攻克的黑科技。
第二张牌藏在四川深山。 丰田和蜀道集团砸10亿建氢燃料电池厂,计划2026年产能翻倍。
你可能不知道,中国80%的氢燃料商用车用的都是丰田技术,这次国产化直接把成本砍掉三成。
第三张牌更隐秘。 丰田联手中国五矿成立电池回收公司,专门处理退役的电动车电池。
他们甚至放话要建立从矿山到废料的完整电池生态——这相当于提前十年锁定了新能源时代的“垃圾金矿”。
混动车型仍是丰田的现金奶牛。 广汽丰田铂智3X上市两个月订单破2万,比自家燃油车还火爆。
这款车搭载的第五代混动系统,油耗比比亚迪DM-i还低0.3L,价格却定在15万区间,直接杀入国产车腹地。
在江苏常熟,丰田悄悄建了个电动智能研发中心,3000名中国工程师正在攻关“软件定义汽车”。
刚换代的新雷克萨斯ES已经用上中国团队开发的智能座舱,语音反应速度比老款快了三倍。
氢能布局才是丰田的终极杀招。 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建了3座70MPa加氢站,能5分钟加满氢罐。
和亿华通合作的氢燃料电池工厂,去年8月投产就拿下2000辆公交车的订单,这相当于北京公交总量的1/5。
电池回收生意更显精明。 中国每年退役的电动车电池超过20万吨,但正规回收企业不到10家。
丰田新成立的湖南云储斯蔚普公司,计划用区块链技术追踪电池全生命周期,这招直接抄了宁德时代的作业。
南北丰田两大合资厂也没闲着。 一汽丰田刚投产的天津工厂,生产线能同时混产燃油、混动、纯电三种车型。
广汽丰田的南沙基地更夸张,每50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车间里连一颗螺丝钉都是中国制造。
最让对手冒冷汗的是丰田的“平衡术”。 给比亚迪代工电池,又和华为搞智能驾驶合作,转头还投资地平线芯片。
这种“谁都不得罪”的策略,让丰田在自主品牌包围中硬生生撕开条生路。
现在丰田在华新能源布局清单长得吓人:8款混动车、5款纯电车、3款氢燃料车,外加2000家充电站。
刚上市的卡罗拉插混版直接把价格压到12.88万,比燃油版还便宜,这明显是要复刻“滴滴神车”的套路。
雷克萨斯上海工厂的压铸机重9000吨,相当于一艘055驱逐舰的重量,能把300个零件压成一体。
这项技术能让车身减重20%,成本降40%,Model Y同款工艺被丰田玩出了新高度。
在氢能赛道上,丰田已经拿下中国70%的专利。 他们甚至给清华大学捐了2亿,专门研究氢能储存技术。
北京冬奥会的1000辆氢能大巴,张家口的风电制氢项目,背后全有丰田的影子。
电池回收生意看似冷门,实则暴利。 一块退役电池能拆出15公斤锂、30公斤镍,价格比新矿还便宜20%。
丰田计划在湖南、四川建5个回收基地,2030年要吃下中国30%的退役电池市场。
现在去丰田4S店会发现,销售开始主推“电池终身质保”,这在合资品牌里还是头一家。
车间里多了穿白大褂的技术员,专门给旧车加装车联网模块——明摆着要抢智能汽车的二次消费。
从混动到氢能,从造车到收破烂,丰田这套组合拳打得中国车企措手不及。
当大家都在卷价格时,丰田悄无声息地布下了未来十年的局,这或许才是全球最赚钱车企的生存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