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车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在选择座驾时,都会被一种叫做CVT无级变速箱的配置所吸引。
这种变速箱开起来确实舒服,加速的时候感觉不到传统自动挡车那种一下一下的换挡感觉,整个过程就像电动车一样平顺丝滑,而且在市区走走停停的路况下,通常也比较省油。
但与此同时,网上关于CVT变速箱的争议也一直没停过,不少人说它结构精密,所以比较“娇气”,不耐用,甚至有人把它形容成“玻璃心”,生怕开个几年就出问题。
那么,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
一台搭载CVT变速箱的家用车,究竟能不能踏踏实实地跑上个二三十万公里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多地取决于驾驶者自己,只要在日常使用中多加注意,掌握一些关键的养护方法,让它长久稳定地工作并不是什么难事。
首先,我们必须谈到一个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变速箱油。
很多车主可能都听过4S店或者宣传册上说的“变速箱终身免维护”这种说法。
这句话听起来很省心,但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尤其对于CVT变速箱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
变速箱油在CVT系统里扮演的角色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和重要。
它不仅仅是起到润滑和降温的作用,更关键的是,它还是传递动力的媒介。
CVT的核心工作原理,是靠一根金属钢带在两个可以变换直径的锥轮之间传递动力。
这根钢带能不能稳稳地“夹住”锥轮,既不打滑又能高效传递发动机的动力,完全依赖于液压系统提供的压力,而这个压力的传递者,就是变速箱油。
同时,油液本身还要提供恰到好处的摩擦力。
所以说,变速箱油的品质和状态,直接决定了整个变速箱的“生死”。
既然这么重要,那多久更换一次才算合理呢?
根据大量维修厂的实践经验和汽车厂商的保养建议,CVT变速箱的换油周期普遍要比传统的AT变速箱短一些,大概要缩短百分之三十左右。
具体来说,大部分日系品牌,比如大家熟悉的丰田、本田、日产,官方建议的更换周期一般在4万到6万公里之间。
而一些要求更为严格的德系品牌,比如奥迪的部分车型,甚至明确要求4万公里就必须更换。
这里有一组来自维修行业的数据,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凡是行驶里程超过8万公里而没有更换过变速箱油的CVT车辆,其核心部件钢带的磨损率会暴增三倍以上。
这就意味着,一次小小的疏忽,可能让变速箱提前进入衰老期。
换油的时候还有两个细节必须注意。
第一,一定要使用CVT专用的变速箱油。
千万不能图便宜或者图方便,随便用AT油或者其他类型的油来代替。
这就好比给需要精确配比的化学实验用错了试剂,后果不堪设想。
不同类型的变速箱油,其内部的添加剂配方,特别是摩擦剂是完全不同的。
用错油会导致钢带和锥轮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匹配,轻则打滑、异响,重则严重磨损,最终导致整个变速箱报废。
甚至不同汽车品牌的CVT变速箱,其专用油的配方都可能存在细微差别,因此混用也是不被推荐的。
第二是更换方式。
目前主流的换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重力换油,另一种是循环机换油。
重力换油就像拧开油底壳螺丝把旧油放掉,再加注新油。
这种方式简单快捷,但缺点是换不干净,变速箱内部的液力变矩器和复杂的油道里会残留大量旧油,置换率通常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
而循环机换油,则是通过一台专门的设备,用新油的压力将旧油和内部的杂质、金属屑一起“顶”出来,置换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虽然费用会高一些,但对于精密娇贵的CVT来说,这种彻底的清洁无疑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深度保养。
说完了硬件保养,接下来就要看驾驶者的日常习惯了。
CVT变速箱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平顺和经济,它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它天生就不喜欢粗暴的对待。
一些看似很“爽”的驾驶行为,其实正在无形中缩短它的寿命。
比如“弹射起步”,在红绿灯前一脚油门到底,追求瞬间的推背感。
在这种极限工况下,变速箱的液压系统会瞬间将压力提升到最大,让钢带死死压在锥轮上,接触面的瞬间温度甚至可以达到三百摄氏度,这种高温和高压对钢带表面的金属片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再比如“空挡滑行”,一些老司机认为这样省油,但在CVT车型上这是绝对的禁忌。
因为挂入空挡后,发动机转速降至怠速,驱动变速箱油泵的动力也随之减弱,导致油压降低,润滑和散热效果大打折扣。
而此时车轮还在带动变速箱内部的零件高速运转,相当于在“干磨”,磨损程度可想而知。
还有一种常见的不良习惯是“D挡憋车”,比如在等一个长达一两分钟的红灯时,一直挂在D挡并深踩刹车。
此时,发动机的动力其实还在持续输出,只是被刹车强制阻止了,整个动力传递系统,包括那根关键的钢带,都一直处于紧绷的高负荷状态,同时变速箱油温也会因此持续升高。
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秉持一个“柔”字。
冷车启动后,最好原地怠速半分钟左右,让变速箱油有一个初步的循环和预热。
在需要爬长坡或者陡坡时,如果车辆有手动模式或者L挡(低速挡),最好切换过去,将传动比固定在一个较低的范围,这样可以避免变速箱电脑为了寻找最佳传动比而让钢带频繁地大范围滑动,减少打滑的风险。
在日常驾驶中,起步和超车时,油门要线性地踩下去,避免猛踩猛收,让动力平稳地输出。
遇到超过半分钟的停车等待,切换到N挡并拉起手刹,是让变速箱得到休息的最好方式。
最后,我们还要关注一个隐形的杀手——温度。
任何自动变速箱都怕高温,CVT尤其如此。
当变速箱油的工作温度超过120摄氏度时,其氧化速度会成倍增加,油液会迅速变质、发黑、变稠,失去应有的性能。
因此,保证散热系统的良好工作状态至关重要。
车主在日常保养中可以关注几个地方。
首先是变速箱散热器,它一般位于车辆前方的水箱附近。
每隔两年左右,应该仔细检查一下是否有渗漏的痕迹。
其次是油底壳上的磁铁,在每次更换变速箱油时,可以请师傅拿出来看一看。
这块磁铁的作用是吸附变速箱在正常工作中磨损下来的金属碎屑。
如果上面只是一层细腻的粉末状油泥,说明变速箱状态良好;如果出现了肉眼可见的金属亮片,那就要引起警惕了。
此外,有条件的车主也可以通过OBD设备读取变速箱油温数据,如果在正常行驶中,油温持续超过100摄氏度,就应该及时去检修散热系统了。
其实,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的CVT变速箱已经非常成熟可靠,很多国产品牌,比如吉利等,其采用的核心钢带都来自德国博世这样的国际顶级供应商,其设计寿命和耐用度都非常高。
所以,问题往往不在于变速箱本身,而在于我们是否给予了它应有的呵护。
每一次保养时多花几百元做一次彻底的换油,日常驾驶中多一份温柔,可能在未来就能省下上万元的维修费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