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最近整了个活儿,发了个《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征求意见稿。
这文件名字挺长,但翻译过来就一句话:所有车企,不装了,摊牌了,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全隐藏式门把手,要被干碎了。
讲真,这事儿吧,属于是官方出手,最为致命。
过去几年,这帮新势力厨子,不好好研究怎么把菜做好吃、不出事儿,天天琢磨怎么把盘子做得花里胡哨。
什么隐藏门把手,什么电动门,搞得跟个压缩毛巾一样,看着小巧玲珑科技感爆棚,一到关键时刻就泡不开,直接给你整不会了。
你以为你买的是个未来穿梭机,结果是个一次性封印结界。
尤其是在那些事故里,什么山西运城某界M7,什么某米SU7,火都烧到眉毛了,外面的人急得像三体人看到水滴,结果门把手缩在里面装死,说死活就是不出来。
那一刻,车里的智能大屏放的不是电影,是生命倒计时。
你那智能座舱,是准备直接提供火化一条龙服务吗?
我真的会谢,车最重要的不就是安全吗?这还要人教?!
所以说,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
同理,汽车安全的最终考验,也不在你发布会上的PPT,而在事故现场那个门把手,它到底弹不弹得出来。
只要你门把手弹不出来,你吹得再牛的五星安全碰撞,都是白给。
毕竟碰撞测试的假人,不会自己去拉那个被卡住的门。
这几年,新势力们都在疯狂修仙,比谁的车更像个飞剑,门把手一隐藏,风阻系数减0.0001,感觉自己马上就要渡劫飞升了。
结果现在好了,天雷(国家标准)直接劈下来了,直接给你打回原形。
坏了菜了,修仙走火入魔了。
这波操作,我愿称之为掀桌子式拨乱反正。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
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得比别人好,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国家队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直接告诉你,别玩那些虚的,先学会怎么做个人。
之前大家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智能驾驶,卷谁的发布会更像脱口秀,结果呢?在最基础的“开门”这件事上,翻车了。
典中典了属于是。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练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结果被人一根针扎中了罩门,直接破防。
这个门把手,就是新势力们的罩门。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对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已经免疫了。
我最近在想,为什么小区里的流浪猫总喜欢睡在发动机盖上,是不是因为那里暖和?可能车对它们来说,就是一个移动的暖气片。
你看,动物的需求就这么简单。
而我们人类呢?总想给一个简单的工具,赋予太多不属于它的意义。
车,本质上就是个带轮子的铁皮盒子,它的首要任务是安全地把你从A点送到B点。
结果现在呢,它要成为你的移动办公室、电影院、KTV,甚至是你彰显品味和信仰的图腾。
尤其是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们买的不是车,是一种“我跟你们不一样”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信仰不能帮你开门,尤其是在断电的时候。
所以这次国家队下场,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别扯那些品牌玄学,在安全面前,众生平等。
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但再值钱的品牌,也挡不住物理定律。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全隐藏的不让搞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看,大众、比亚迪这些老油条就开始搞“半隐藏+应急拨片”了。
这算是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面子和里子都有了,既保留了一点所谓的科技感,又符合了硬性的安全规定。
但讲真,这半隐藏不就跟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样么,扭扭捏捏的,里外不是人,属实是有点精神分裂。
要么你就大大方方地用传统门把手,要么你就彻底搞个炫的,现在这样不上不下的,图啥呢?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企比作厨子可能有点侮辱厨子了,毕竟人家真的会做饭。
所以你看,闹了半天,又是空气动力学,又是极简设计,又是未来美学的。
最后决定你能不能活下来的,可能还是那个最原始、最不起眼、甚至有点丑的机械结构。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所有的高科技,在极端混乱的现实面前,都可能不堪一击。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不要迷信任何技术名词,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座舱。
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那些最笨、最简单、最不容易出错的设计。
能过,就是能过。
这才是真正的产品哲学。
所以别问我怎么看这个新规,我只能说,干得漂亮。
它至少让车企们都冷静下来,重新思考一个问题:造车,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炫技,还是为了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他们是成仙,还是成盒。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