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这个过去只有工程师关心的“钢铁地板”,最近居然成了车圈热搜新宠。
起因是多家主机厂和平台方相继宣布推进底盘模块化战略:
小米在SU7发布会上多次提到“平台模块解耦”
比亚迪DM5.0技术背后,隐藏着高度集成的底盘子系统
长城、广汽、上汽等也在发力自研“滑板+模块底盘”架构
曾经“死沉死沉”的底盘,正变成车企手里的“乐高拼图”——拼得快,拼得准,就能赢。
1.模块化底盘是啥?真的那么神?
一句话:像拼乐高一样拼整车。
模块化底盘,就是把底盘拆成几个可以灵活替换/组合的功能模块:
驱动模块(电机+减速器)
悬架转向模块
电池包与热管理系统模块
控制域+传感器接口模块
厂商只要按需选装,就能“定制”出适配SUV、轿车、MPV、皮卡、商用车的底盘平台。
是不是有点像“拼积木造车”?没错,这就是底盘模块化的魅力。
2.这瓜为啥突然爆了?
原因有三:
新能源平台化竞争白热化
谁能用一套底盘平台,快速适配十款车型,谁就能省钱+提速+抢市场!
滑板底盘带动行业集体“模块脑洞大开”
集度、福特、REE等用“全集成滑板底盘”出圈后,各家车企开始反思:传统底盘开发太慢、太贵!
智能驾驶推动车辆控制结构重构
L2+以上智能车,对线控转向、能量管理、车身姿态的协同控制要求极高,必须依靠可组合、可解耦、可升级的模块底盘来支撑。
3.谁在“拼底盘”?暗流汹涌!
小米汽车:底盘控制器独立于智驾平台,推动“底盘系统可OTA”;
比亚迪e平台3.0:电池+电驱+热管理三合一底盘模块,堪称教科书;
长城山海平台:支持混动/增程/纯电多动力兼容,同一个底盘出多种车;
极越、哪吒、理想:纷纷布局电驱与制动模块统一集成;
Tier 1厂商如采埃孚、拓普、均胜电子也在推“预集成模块化底盘系统”抢占先机。
4.模块化底盘=车圈“芯片”?未来五年谁能赢?
别看现在还在“模块拼拼拼”,但业内普遍认为——未来的主机厂拼得不是谁零件多,而是谁的底盘模块“更聪明、能打、可OTA”。
有算法的大脑(控制器)
有软硬解耦的模块化能力
有平台延展性与量产可靠性
底盘模块化,正从“技术储备”变成“战略必争地”。
5.车企抢的是地板下的“控制权”
底盘模块化听起来很工程,但它背后藏着的是:
开发效率
智驾接口标准
成本控制权
未来OTA迭代能力
这一次,“谁的底盘更能拼”,很可能决定了谁能在智能车时代活得久、跑得快、卷得赢。
AEE2025中国汽车底盘生态链展览会将于10月22-24日在苏州举办,汇聚来自全球的300+领先企业,全面展示涵盖底盘设计开发、智能底盘、EMB线控制动、线控转向、智能悬架、底盘轻量化、底盘电动化、材料与工艺、装配与测试、动力与驱动、电池与托盘等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