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8990欧元起售的深蓝S05在慕尼黑国王广场引发欧洲车迷排队体验时,德国《商报》记者发出感叹:“中国车企正在用BBA的方式挑战BBA。”2025年慕尼黑车展上,116家中国企业创纪录参展,从长安的固态电池到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全产业链的技术输出标志着中国汽车全球化进入2.0时代——这不再是以价换量的市场渗透,而是以技术标准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中国车企的欧洲“技术秀”:慕尼黑车展成全球化新起点
本届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参展企业数量同比激增66%,覆盖整车、三电、智能驾驶全链条。长安汽车两天内完成中德两地三场发布会,深蓝S05以32.6万人民币起售价对标奥迪Q4 e-tron;阿维塔XPECTRA概念车的智能座舱被欧洲媒体评价为“比宝马iDrive更懂人机交互”。这种技术自信源于底层突破:小鹏展示的SEPA扶摇架构实现电子电气域控数量减少50%,零跑与Stellantis合作的“四域合一”架构已启动欧洲本地化生产。
硬核技术对标:中国智电方案打破欧洲垄断
欧洲车企的电动化转型长期受制于传统供应链体系,而中国车企展现出惊人的迭代速度。长安深蓝S05搭载的金钟罩固态电池,在车展现场演示-30℃低温快充技术,直接解决北欧用户痛点;Momenta的R6飞轮大模型采用强化学习算法,其无图端到端方案已在英国上市的智己L6上落地。对比来看,宝马新世代iX3仍依赖传统分布式架构,充电效率比深蓝S05慢40%。这种代际差让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承认:“中国在智能电动领域至少领先18个月。”
从“功能附加”到“标准定义”:中国智能驾驶的全球话语权
中国技术正从产品层面上升至标准制定。Momenta与法雷奥的战略合作颇具象征意义——这家拥有150年历史的法国巨头,将基于中国方案开发下一代ADAS系统。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与Uber的Robotaxi计划:2026年在慕尼黑运营的L4级自动驾驶车队,将全部采用中国开发的感知算法。这种技术输出模式颠覆了传统汽车业格局,正如长安欧洲总裁所说:“过去我们学德国人造车,现在德国工程师在研究我们的电子电气架构。”
中欧合作新纽带:技术共享取代单向输出
欧洲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已达27.5%,但本土供应链难以支撑快速转型。中国车企抓住这一窗口期:Stellantis集团采用零跑技术开发欧洲特供车型,长安与法国巴黎银行共建金融服务体系,Momenta的7000万组驾驶数据成为欧洲开发智能驾驶的“黄金样本”。这种合作已超越简单贸易,形成“中国技术+欧洲品牌+本地制造”的新生态。
当长安在慕尼黑点亮欧洲十国经销商地图时,中国汽车工业已完成从“学生”到“导师”的身份转变。深蓝S05的定价权、Momenta的算法标准、零跑的架构输出,共同勾勒出全球化2.0时代的核心特征——谁掌握技术定义权,谁就拥有市场主导权。这场发生在宝马老家的技术革命证明:汽车产业的未来,正在从莱茵河畔向东方倾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