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充电只比6C快3分钟,自研95度磷酸铁锂电池支持高倍率充电,充电速度提升有限且超充桩难找,电动车充电更需稳定2C-5C桩的配合

最近看到极氪001新推的那块95度自研磷酸铁锂电池挺有意思,号称支持12C超充,能把电量从10%冲到80%只用7分钟。乍一听,这速度杠杠的,比起同价位宁德麒麟103度的6C超充快了3分钟,听着好像很拉风。可是真把这事放在实际里,再结合充电桩环境,感觉有点事儿没说清楚。

我跟维修师傅李师傅聊过,他之前给我讲,12C多快你知道吗?理论上是5分钟充满一整组电池,但极氪这7分钟,差距就已经说明了,这12C可能只是个峰值数字,类似于最高飙到12C,但大部分时间其实没法真持续这么高倍率。李师傅拿例子说,12C峰值就是像你开车冲刺,一脚踩到底速度瞬间飙上去,但稳定开下去根本不现实。这种短暂爆发的12C峰值,换作日常充电,说白了就像一秒钟冲刺,接下来慢下来或者降频,对充电快慢的实操影响有限。

12C充电只比6C快3分钟,自研95度磷酸铁锂电池支持高倍率充电,充电速度提升有限且超充桩难找,电动车充电更需稳定2C-5C桩的配合-有驾

还有个现实问题——你去哪儿找12C的充电桩?实际能用的超充桩大多还在2C-5C区间徘徊。就我朋友小王开的某款电动车,他在高速服务区试了下,充电桩给的功率根本压不到7、8C,顶多4C多点,充电时间也就慢慢拉长。想像无锡到常州的高铁和动车一样,高铁慢慢只比动车快3分钟,速度感觉提升得有限。车企吹得多猛,实际落地还得看桩力匹配,对吧?

顺带说一句,宁德103度的电池和极氪这块95度磷酸铁锂比,就纯充电效率来说,6C理论上10分钟充72度电,实际上充电体验更稳定,而且耐用性、供应链保障上确实强过自主研发,虽然贵点儿。吉利啥时候造这种自研电池,我不清楚,但拿PPT堆技术指标玩的情况不止一次了。我之前也有点被12C直接喊进坑,幸好有师傅帮我纠偏。你们对车企这种数据吹法怎么看?别光看峰值,看平均功率才靠谱。

12C充电只比6C快3分钟,自研95度磷酸铁锂电池支持高倍率充电,充电速度提升有限且超充桩难找,电动车充电更需稳定2C-5C桩的配合-有驾

顺便提个技术细节,企业标榜的12C快充,背后多半是1.3兆瓦单枪快充设备支撑,但超出了硬件极限的稳定释放范围。单枪充电能跑多少时间12C?别人家比亚迪那兆瓦桩能持续跑900千瓦,华为超充桩540千瓦,这些才是实打实的技术对比。极氪如果自家专用桩数量不多、没有双枪快充想跑12C,恐怕连手都伸不长。

一天我在极氪线下店里问销售小刘,他笑着说:峰值12C听着牛,但实际也就是图个概念,能持续用那速度就牛了。这话听得我心里一紧——人家销售都这么直白了,厂商这边的PPT就更不敢信了。车企喜欢玩这些文字游戏,有时候我真怀疑,12C是不是能持续真的没细想过?(猜测,样本少)毕竟研发绕来绕去,供应链折腾得紧张,这种参数游戏挺能安慰自己研发团队。

12C充电只比6C快3分钟,自研95度磷酸铁锂电池支持高倍率充电,充电速度提升有限且超充桩难找,电动车充电更需稳定2C-5C桩的配合-有驾

还有个现场小算术摆着:如果12C是对电池容量的12倍充电多少理论速度,7分钟能把95度电池的65.8度电灌满,而6C10分钟能充72.1度,也就是说12C悬殊得不到太多回报。如果把这换算下,12C的峰值充电超短暂,实际保守算,也不过在9C上下徘徊。所以真别被C数字骗了。说白了,从用户角度看,3分钟的区别还不如充电过程中的桩电流稳定、温控保护来得更实际。

(这段先按下不表)还有一件琐碎事,我刚才翻了下手机相册,发现我去年给朋友试驾极氪001现场拍的充电曲线图,曲线明显有波动峰谷,根本没有传说中的超级平稳12C充电力度,这才意识到那些官方PPT太理想化了。实际温度管理、SOC走向、充电效率都在影响最后速度。

12C充电只比6C快3分钟,自研95度磷酸铁锂电池支持高倍率充电,充电速度提升有限且超充桩难找,电动车充电更需稳定2C-5C桩的配合-有驾

这其中让我最感冒的是,车企在自研电池和快充技术上,仿佛都想玩速度竞赛,但真正能发挥出稳定充电效率和耐用健康的技术,才是车主真正在意的。光喊个12C能冲7分钟,就是个包装术。跑题一下,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某个看起来充电快、数据漂亮,结果实际用起来掉链子的车?我身边朋友就有种这种尴尬。

最后想说,电动车充电到没有绕过的一个真相:比起极限快充的数字游戏,日常能用得到且稳定的2C-5C充电桩数量和性能,才是喝彩的关键。至于充电桩网络建设和标准统一,这才是那个铺天盖地的行业难题—大家都盯着最高峰值,实际只有保证体感流畅才叫真香。这到底会不会成极氪或其他品牌下一步发力的方向呢?毕竟有了稳定充电,才可能谈真正的续航焦虑缓解。

12C充电只比6C快3分钟,自研95度磷酸铁锂电池支持高倍率充电,充电速度提升有限且超充桩难找,电动车充电更需稳定2C-5C桩的配合-有驾

你们怎么看?12C猛吹与实操到底差多少,是不是也得趁着行业热度发发牢骚?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