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帮搞汽车的,现在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我跟你说个事儿,我前阵子看马自达那个VISION COUPE,我当时就想,这帮人是不是真跟我们这些市井百姓有点隔阂啊?
他们那套操控哲学,跟现在满大街跑的电车,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
对了,我跟你提个我当年跑科技线的事儿。
有回我写一个搞AI芯片的哥们儿,那帮码农说的都是什么“算力冗余”、“异构计算”,我听着就跟听天书似的。
我当时犯了个轴,非要用他们那一套术语往上怼,结果发出去,读者骂我装蒜,说我写得跟说明书似的,一点人味儿都没有。
后来我琢磨明白了,写科技,你得把那玩意儿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给大伙儿讲明白了,才算本事。
就拿马自达这次的VISION COUPE来说。
你猜怎么着?
他们把那个快被淘汰的转子发动机,又给拽出来了,还给它接了个电动机。
这不就是典型的“老炮儿”心态嘛。
就跟咱们小时候,家里有台老式缝纫机,你非得给它接个电瓶,让它在别人家都用电动缝纫机的时候,还能嗡嗡响一样。
我跟你说,这车一出来,尺寸可不小,五米多长,轴距三米多。
这架势,是要跟那些老牌豪华车比划比划。
侧面瞅着,线条流畅得跟水似的,无框车门一开,那感觉,啧,一股子贵气就上来了。
我寻思着,马自达这是真想“翻身”了,拿着他们最拿手的“美学”,跟电动化硬碰硬。
可他们骨子里那股“轴”劲儿也没放下。
内饰,你敢信吗?
那个炮筒仪表盘,居然还留着!
就跟老茶馆里,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机扫码点单了,他家老板非得留个算盘在那儿摆着,说这是手感。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极简主义内饰的稿子,那会儿所有人都恨不得把屏幕搞到顶,马自达这次也跟风了,大屏是有的,副驾也有娱乐屏。
可你看主驾和副驾,中间那道坎儿,隔得挺开,那叫一个私密。
但最让我吃惊的,是物理按键几乎没了。
全靠语音控制。
这招儿,在国内真是个坎儿。
你要是系统不好使,那不就是花里胡哨的摆设?
我记得有一次我采访一个搞智能家居的,他跟我说,技术再先进,要是用户没法儿顺畅地“喊”它干活,那一切都是白搭。
时间线拉回来,这车动力系统曝光了,双转子加电机,插混。
而且声称能跑进3秒破百。
3秒啊,老铁。
这已经不是快不快的问题了,这是对物理极限的挑衅。
马自达这次是真豁出去了。
他们不只是想跑得快,他们是想跑得有“味道”。
我跟你说,我当年跑汽车测试的时候,遇到过一个特别较劲的工程师,他跟我说,我们做车,就像写文章,不能光追求字数多,得有“神韵”。
马自达现在做的,就是在他们的“神韵”里,硬塞进一个“电动马达”。
这车肯定不是马上就能买到,但它像个信号,告诉咱们,马自达的下一批新车,要开始“上强度”了。
他们转型了,只是这个转型的节奏,有点像老北京人遛弯,走的慢,但每一步都踩得很实。
他们不着急赶集,他们得把手里的活儿打磨得光溜才行。
你看,这不就挺好么。
不完美,才真实。
他们这套做法,跟现在那些一窝蜂上线的“电子产品”,看着就不一样。
有股子老派的劲儿,但又敢于尝试新东西。
这才是活生生的故事,不是机器生成的那种完美报告。
你觉得呢?
这马自达,是能借这股劲儿重新支棱起来,还是又得慢悠悠地把自己埋进历史里?
咱们评论区见,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