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驴子,绝对是咱老百姓短途溜达的宝贝疙瘩。
在胡同里钻来钻去,那叫一个麻溜儿。
摸过把的,哪个不得翘起大拇哥夸一句“得劲”?
可这“得劲”的背后,也猫着不少让人挠头的事儿。
这不,新规矩又下来了,说是9月1号要板上钉钉地执行。
说老实话,每回这种“新规”一冒头,总有人心里犯嘀咕:又想搞啥幺蛾子?
这回也不例外。
塑壳子用量卡死、脚蹬子卸掉、电瓶子分量加码……零零碎碎,看着好像是小打小闹,实际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拿这塑壳子用量来说,不超5.5%。
明面上是说要环保升级,可掰开揉碎了想想,厂家为了过关,是不是得在别的地方“抠”回来?
比方说,会不会连累车架子其他零碎儿的皮实程度?
这可真不好说。
毕竟,压成本是门玄学,猴精的商家总能找到平衡点,至于这个平衡点是不是真的对消费者有甜头,那就另说了。
再说说这脚蹬子。
拔掉了,有人拍手叫好,觉得终于甩掉了“累赘”。
毕竟,现如今的电驴子,谁还真靠脚丫子蹬啊?
但也有人犯嘀咕,万一趴窝了,想踹两脚都踹不了,岂不是更抓瞎?
再说了,这拔脚蹬子,真能省下几个钢镚儿?
搞不好是为了简化生产线,让厂家更省心罢了。
铅酸电瓶子分量顶到63公斤,这倒是个实打实的好消息。
续航能力加buff,谁不喜上眉梢?
可问题又来了,分量加了,是不是意味着手感会打折扣?
靠边儿是不是更费劲?
特别是对那些胳膊细腿儿弱的妹子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友善了。
鼓励安后视镜和转向灯,这个必须点个赞。
可只是“鼓励”,就有点让人泄气了。
这玩意儿,攸关性命,就该硬性规定啊!
毕竟,不是人人都自觉,总有人觉得“我车技溜,用不着”。
可马路不是自家炕头,安全意识拉胯,损人不利己。
至于北斗定位功能,更是把“双刃剑”。
方便找车是真,可信息走漏的风声也是杠杠的。
选择权扔给消费者,看着挺人道,实际上是把烫手山芋丢给了咱。
到底是图“方便”,还是图“踏实”,这道选择题,真不好做。
新规矩对厂商的影响,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9月1号以后,不达标的车子,想出厂都难。
这也意味着,一大坨旧规矩的库存车,要开始跳楼大甩卖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倒是个薅羊毛的好机会。
但也得擦亮眼珠子,别光惦记着捡便宜,买到歪瓜裂枣,安全没着落。
说白了,新规矩的本意是好的,想整顿行业,提升安全性。
可具体落到实处,肯定会碰到各式各样的岔子。
比方说,怎么盯紧厂家偷梁换柱?
怎么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怎么在安全和便利之间找平衡?
这些问题,都需要更细致的盘算和更周全的法子。
电驴子新规这事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咱在追求麻溜儿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的种种权衡和抉择。
它也提醒咱,任何一项新政策的出炉,都不可能天衣无缝,都需要在摸爬滚打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所以,别急着站队,多瞅瞅,多琢磨琢磨,毕竟,最后掏腰包的,还是咱自己。
而且25年12月1日后,市场上全是新规矩的电驴子了。
老伙计还能跑几年?
这才是顶在脑门上更实在的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