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最好的驾驶技巧不是慢行,而是给老板打电话

贵州交警又发安全提示了,就那个雨天开车的注意事项,几百个字,老生常谈,典中典。

但讲真,这玩意儿压根就不是写给正常人看的。

它不是一份安全指南,它是一份写给修仙者的渡劫纲要,是一场大型社会行为艺术的剧本。

你以为下雨天开车是交通问题?

不,这是玄学问题,是每个司机用自己的铁皮盒子,对物理学大神发起的一次次悍然挑衅。

雨天最好的驾驶技巧不是慢行,而是给老板打电话-有驾

首先,第一条,降速。

说得轻巧。你降速,你旁边的哥们儿不降啊。他开着他那个刚首付的国产新能源,电门一踩,电机嗡的一声,他觉得他不是在开车,他是在开歼星舰,雨水是他征服星辰大海时溅起的浪花。他觉得自己的ESP和ABS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给亲手开过光的,能无视一切牛顿定律。

雨天最好的驾驶技巧不是慢行,而是给老板打电话-有驾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在贵州的雨天公路上,不存在什么温良恭俭让,只有“我先走,你们随意”。每个人都默认别人是傻子,只有自己是天选之子。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安全就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把所有人都甩在身后。大家不是在开车回家,大家是在打一场惨烈的闪电战,慢一秒都是对DNA里求生本能的侮辱。

雨天最好的驾驶技巧不是慢行,而是给老板打电话-有驾

所以你看,交警说要慢,要慢,要慢。这三个字背后,是多么痛的领悟。

然后,第二条,说遇到桥梁涵洞的积水,要小心。

这话说得,就好像司机们都有透视眼一样。

那个沥青陷阱,表面上波澜不惊,底下可能藏着一个哥斯拉。你以为你是在涉水,实际上你是在进行一场豪赌,赌注就是你的发动机。

这时候,品牌玄学就登场了。开五菱宏光的师傅,看到水,会掂量一下,这趟活儿挣的钱够不够修车。但开奔驰S级的大哥就不一样了。他会觉得,我这车一百多万,过个水坑难道不是基本操作?三叉星徽的光环,就是他心中最强的金钟罩铁布衫。这不是迷信,这是一种信仰。车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交通工具了,它是一个图腾,是车主自我价值的延伸。淹了,不是车不行,是信仰不够充值。

雨天最好的驾驶技巧不是慢行,而是给老板打电话-有驾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二手车车主,对这点深有体会。我的那辆破车,下雨天我根本不敢出门,不是怕出事,是怕它在水里直接散架,那感觉就像驾驶一块压缩毛巾冲进澡堂子,属于物理学意义上的自爆。

再说说视野问题,开灯,除雾。

这简直是在挑战人性。

不开灯的,总觉得全世界都欠他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坚信自己是能在黑暗中穿行的暗夜精灵。而最恐怖的,永远是那个在雨幕中若隐若现,不打伞、不穿雨衣,仿佛自带结界,横穿马路的神秘大爷。

这就是我一直说的,自动驾驶技术的终极考验,不在加州,不在北京五环,就在贵州雨天的菜市场门口。你那堆满传感器的车,算力比超级计算机还猛,能预测到特斯拉的股价,但你绝对预测不到一个大爷下一步想往哪儿走。

雨天最好的驾驶技巧不是慢行,而是给老板打电话-有驾
雨天最好的驾驶技巧不是慢行,而是给老板打电话-有驾

大爷们用他们鬼魅的走位,反复向这个被技术异化的世界证明:科技是有极限的,而大爷没有。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全险就得乖乖出来上班。这就是真正的反技术崇拜,是民粹对精英的降维打击。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系统。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大爷比作三体人,好像侮辱了三体人。

不过话说回来,那些骑着电动车,穿着雨披,把自己裹成一个移动粽子的人,他们的危险系数甚至更高。雨披一挡,左右两边的视野直接归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只沿直线运动的薛定谔的障碍物。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秒是会左转、右转还是直接原地起飞。

老实说,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玩的劣质游戏,里面的NPC就是这么设计的,毫无逻辑,纯粹是为了增加你的游戏难度而存在。

所以,交警的提示,每一条都对,每一条都充满了慈悲。

但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在极端天气里,驾驶的本质,是一场你根本无法掌控的混乱游戏。你的技术、你的车、你的保险,都只是你那点可怜的心理安慰。你以为你在控制汽车,其实是汽车载着失控的你在失控的道路上,进行一场失控的布朗运动。

所以,听我一句劝。

遇到这种瓢泼大雨,最好的驾驶技巧是什么?是别开。

对,你没听错。

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谁也别吃了。

打电话给老板,说你家门口发大水了,龙王在蹦迪,你被一条鲤鱼精拦住了去路,今天这个班,上不了。

如果老板不信,你就问他,是我的命重要,还是你的项目重要?

就问你怕不怕?

这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才是成年人该有的、朴实无华的智慧。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你总得选一个。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