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块的车,配激光雷达,长安这是要干什么?我看到价格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回头又确认了一遍配置单,生怕自己看错了。
这几年车圈已经够卷了,价格战从年头打到年尾,但把高速领航辅助这种依赖激光雷达的高端玩意儿,直接按在一个十万出头的车上,这玩法确实有点掀桌子的意思。要知道,就在一两年前,这套东西还是三十万以上车型的专属谈资,是新势力们用来炫耀技术肌肉的资本。现在好了,长安启源A06一出来,直接把门槛给踹到了脚底下。
这车的外观你说多惊艳吧,倒也未必。贯穿灯组,隐藏式门把手,现在的新能源车都长得差不多,大家彼此都心照不宣。不过,它那个掀背尾门倒是挺实在的,后备厢常规就有656升,放倒后排估计能当个小货车使。纯电版甚至在前头还抠出来一个108升的前备厢,放点湿漉漉的雨伞或者刚买的海鲜,简直不要太方便,甚至还支持拍一拍车标开启,这点小心思倒是挺讨喜的。
可这些都不是重点。真正的杀招,藏在车顶那个不起眼的凸起上。一颗激光雷达,配上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还有那个地平线征程J6M芯片。这套硬件组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个样子货,是真的能实现高速路上的领航辅助,自己跟车、变道,还能智能泊车。这就很吓人了,等于说把过去豪华车主才能享受的准自动驾驶体验,用一辆买菜车的价格给了你。
当然,这个顶配功能肯定不止10.99万,但次顶配和顶配搭载这套系统,也把整个智能驾驶的成本逻辑给彻底打乱了。这就像手机市场,当年的旗舰芯片,过两年下放到千元机上,直接就是一波血洗。长安现在干的,就是这个事儿。
它搞了两种动力,纯电和增程,这心思就更明显了。纯电版续航最高630公里,就是给那些充电方便的城市用户准备的。而增高版,配了个1.5升的增程器,纯电能跑240公里,这数字就很亮眼。平时在市区里上下班,基本可以完全当电车开,偶尔跑个长途,加油就行,彻底没里程焦虑。可以说,长安是把目前市场上两种主流的消费需求都算计到了,让你不管怎么选,都感觉有合适的。
坐进车里,那块悬浮屏、贯穿式的出风口,确实没什么新意,走的还是现在最流行的极简风。但有些细节还挺有意思,比如中控屏底下可以外接物理按键,这对那些开车时不喜欢戳屏幕的老司机来说,简直是福音。还有那个车载冰箱,温度能从零下6度到50度,夏天冰可乐,冬天热奶茶,这以前都是高端MPV才有的待遇吧。
当然,便宜又大碗的东西,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它到底靠不靠谱。长安的SDA架构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体验,尤其是这套下放下来的智能驾驶系统,在面对复杂路况时稳不稳定,还有待市场的长期检验。而且,为了把成本压下来,它在哪些看不见的地方做了妥协?是内饰的用料,还是三电系统的某些部件?这些都是拉满的配置单上看不出来的东西。
同价位的车,比如极狐阿尔法S5和长安自家的马自达EZ-6,一下子就变得很尴尬。它们的定价本来就贴身肉搏,现在启源A06带着激光雷达杀进来,就像一个本来在打拳击的擂台上,突然有人掏出了一把兵器,游戏规则都变了。
说到底,长安启源A06这台车,更像是一条鲶鱼,或者说是一颗投向平静湖面的石子。它的出现,可能不会立刻改变整个市场的格局,但它传递的信号很明确:智能驾驶技术的平民化浪潮,比我们所有人预想的,来得都要快,也都要猛。那些还抱着技术壁垒当护城河的品牌,恐怕真的要睡不着觉了。对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但对整个行业而言,新一轮更残酷的淘汰赛,恐怕已经发令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