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四倍涨价,混动车横扫市场,油车库存挤爆,谁还敢信“续航神话”
早上八点半,菜市场门口电瓶车跟私家车抢路,卖菜大爷刚吆喝一嗓子,旁边面包车主就急了,说排队加油等半小时不如楼下插混充一会儿电省事,这两年谁家不被新车折腾过,谁家亲戚没被“固态电池”唬住过,朋友圈转发一大堆什么十分钟充满电、续航一千公里,结果真到买车那天,销售一句“固态电池暂未量产,成本四倍起步”,气得人想砸店,坑多得排队踩。
几年前买车,谁家亲戚不是冲着油车扎实保值,喊着“买发动机送车”的买账逻辑,4S店销售比谁都横,谈价还得加装潢抢现车,那会儿混动和电车就像试验品,市区纯电跑个七八十公里,开远路只能烧油,谁信这些图纸上的数字,家里老头都认油车耐造,维修点遍地,啥电池寿命都当笑话听。
转眼现在,混动车纯电续航普遍两百公里起步,合资大厂插混标称能跑350公里,实测一周市区通勤不用充电,出门油箱顶着底,油耗压四五升,油费省得老头心疼,保养又跟油车不一样,厂家八年十五万公里质保,售后维修都不愁,家里有地库的直接装家充桩,政策还给补贴,油车主看得直挠头,说现在买油车像砸手里。
固态电池新闻天天刷屏,什么充电十分钟,什么续航一千公里,网友调侃“嘴炮电池”,黄牛和二手车贩子都不信,去年电池厂商报价出来,普通锂电池一个瓦时0.4元,固态电池直接飙到1.5元以上,一块一百度电的电池包,锂电池成本四万,固态电池得十五六万,厂家根本不敢推,老百姓更买不起,朋友圈里“固态电池量产”梗成段子,谁信谁吃亏。
行业内部吐槽更狠,某南方大厂工程师说,固态电池量产得靠进口原材料,硫化物、氧化物国内产能跟不上,日本那边专利卡得死死的,生产一块电池还得交授权费,国产车企都得掂量着算账,量产遥遥无期,新闻稿吹得天花乱坠,实际落地隔着十万八千里,研发部门天天加班画PPT,领导开会画大饼,员工喝咖啡续命,嘴里全是新技术,手里全是旧电池。
经销商内卷更离谱,混动车行情火爆,油车降价促销都没人搭理,库存车堆成山,厂里指标下不来,销售压力山大,朋友圈里各种“油车清仓”“再不买就没了”,结果一个月混动车提车排队,油车库存越压越多,二手车市场更惨,油车挂牌价一路下滑,混动车转手还加价,一线城市车主换车都盯着插混和增程,油车没人接盘,车商愁得掉头发。
菜市场买菜大妈都聊起新车怎么省钱,家里年轻人买混动,老头还坚守油车,嘴上念叨发动机,私下也琢磨电池质保,政策一出来,插混车购置税减免,家用充电桩还能补贴,油车主眼看着周围人每月油费砍半,保养花销也省一截,微信群里开始讨论哪家充电更快哪家电池更耐用,油车主被迫学新词,搞不懂啥叫“快充”“慢充”,但听到省钱就心动,政策一推,市场风向全变了。
行业辉煌早年那套“买发动机送车壳”玩法早就翻篇,如今新车主全看配置、看电池、看补贴,油车变成“白菜价”,混动车加价都抢破头,网友调侃“固态电池吹牛不打草稿”,实地考察一圈,发现新能源展厅人满为患,油车展区冷冷清清,销售自己都说“现在混动才是硬通货”,价格战打到你死我活,厂家自己填坑,消费者精打细算,谁也不肯当冤大头。
老派车主最扎心的还是“续航焦虑”,纯电车低温掉电,冬天一开空调心疼电量,路上趴窝叫救援费比充电都贵,家里没车位装桩的主更麻烦,天天跑外面找充电口,混动车主则是想充就充,没电就加油,油耗低得让人心动,周末不跑远,几个月都不进加油站,老油车主跟不上节奏,嘴硬归嘴硬,心里也打鼓。
行业里头人都在观望,政策风向一变,厂家就调策略,混动车型推新速度飞快,油车库存迟迟清不掉,厂家亏本甩卖,网友玩梗“油车当白菜卖”,实际买的人越来越少,油车主咬牙坚持,混动车主乐呵呵薅补贴,售后维修厂开始学新技术,不会修电车的师傅都忙着培训,市场变天,谁都得跟着卷。
市面上固态电池话题热得发烫,实际落地全靠吹,厂家研发部门天天加班画饼,政策层面盯着成本价格,价格法修正草案拉高监管,终端市场却还是谁能赚谁割,厂家一边喊创新,一边盯着库存清理,混动车型火到二手市场,油车价格一降再降,车主心态崩了。
给普通人留条活路,买车别听朋友圈吹风,别信“固态电池年年量产”,现在混动才是活路,算清油费电费,盯准政策补贴,问清楚电池质保,别被宣传话术绕晕,油车买卖得趁早,混动车趁补贴还在抓紧下单,别等政策一收,价格一涨,真成市场收割的最后一批韭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