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等车,别人已经撞车”,上市5天小米YU7全国多地首撞

"你还在等车,别人已经撞车",上市5天小米YU7全国多地首撞

最近朋友圈被小米YU7刷屏了,但不是因为什么好消息。上市才5天,全国多地就传来撞车的消息,从深圳到北京,从成都到杭州,这新车还没捂热乎呢就开始"亲密接触"各种障碍物了。作为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我第一反应就是: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新车主们都还没适应这台车?

“你还在等车,别人已经撞车”,上市5天小米YU7全国多地首撞-有驾
图片

说起小米YU7,雷军当初发布会上那句"遥遥领先"还在耳边回响。3月28日正式上市,售价21.59万起,对标特斯拉Model Y,配置确实挺香。但问题来了,我有个朋友上周末刚提车,开了不到100公里就在地下车库蹭了柱子。他跟我抱怨说,这车的转向手感跟燃油车差别太大,刹车脚感也需要适应期。论坛里也有不少车主反映类似问题,看来不是个例。

我翻了翻各地车友群的聊天记录,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撞车的基本都是新能源车的"第一次车主"。什么意思?就是从燃油车直接跳到纯电的那种。小米YU7的加速响应比燃油车快太多,0-100公里加速只要5.9秒,很多人踩油门还是燃油车的习惯,结果电车一下就窜出去了。

“你还在等车,别人已经撞车”,上市5天小米YU7全国多地首撞-有驾
图片

更关键的是动能回收系统。我亲自试驾过,松开油门踏板那一瞬间的拖拽感,确实需要时间适应。一位北京的车主在论坛里说,他第一次在红绿灯前松油门,以为车会慢慢滑行,结果动能回收直接把他给"刹"住了,差点被后车追尾。这种驾驶逻辑的转变,不是看几个教学视频就能掌握的。

“你还在等车,别人已经撞车”,上市5天小米YU7全国多地首撞-有驾
图片

还有个细节值得关注:小米YU7的车机系统。虽然号称"人车家全生态",但新功能太多反而分散了注意力。我朋友说他刚提车那天,光是研究怎么连手机就花了半小时,开车时还忍不住想试试语音助手、自动泊车这些新玩意。注意力不集中,出事故的概率自然就高了。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这也不算意外。一位做车险的朋友告诉我,每当有新车型大量交付,头两个月的出险率都会明显偏高。特别是这种跨越式的技术升级,用户的学习成本确实不低。小米YU7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量产车,技术含量高是好事,但也意味着上手难度相对较大。

“你还在等车,别人已经撞车”,上市5天小米YU7全国多地首撞-有驾
图片

说到这儿,我想起特斯拉刚进入中国市场那几年,类似的事故新闻也不少。现在回头看,很多都是驾驶习惯的问题。电车的驾驶逻辑确实跟燃油车不一样,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问题是,现在的消费者都比较急躁,刚提车就想体验所有功能,反而容易出岔子。

“你还在等车,别人已经撞车”,上市5天小米YU7全国多地首撞-有驾
图片

客观来说,小米YU7的安全配置还是很到位的,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这些该有的都有。但再先进的安全系统,也替代不了驾驶员的谨慎和经验。我建议刚提车的朋友们,先在空旷的地方熟悉一下车子的特性,特别是加速响应和动能回收的感觉。

“你还在等车,别人已经撞车”,上市5天小米YU7全国多地首撞-有驾
图片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这种"新车撞车潮"是技术进步的必经之路,还是厂家在用户教育上做得不够?另外,如果你正准备从燃油车换到纯电,会因为这些事故而犹豫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老司机们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翻车"经历。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