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吉利官宣!彻底告别“伪智能”,AI座舱时代来了!

各位车友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用车社!

今天咱得聊一个能让整个汽车圈儿都“哇塞”一声的大新闻!

吉利这波操作,直接把“卷”字写到了新高度,跟“不带AI的传统智能座舱”说了拜拜,全面拥抱“AI座舱时代”!

这消息一出来,我这浑身的细胞都跟着兴奋起来了,不是因为冷,是因为这事儿太有劲头,太有想象空间了!

想当年,我们还在为中控大屏能不能联网、能不能放歌而惊叹,觉得这车“智能”得不得了。

刚刚,吉利官宣!彻底告别“伪智能”,AI座舱时代来了!-有驾

结果呢?

才短短几年,吉利就直接给“传统智能座舱”判了“死刑”,转头就奔着“AI座舱”去了,还说要打造什么“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座舱系统。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画龙点睛”前的龙身,只待那“龙睛”一点,便能腾云驾雾?

别急,咱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吉利到底是要搞哪样,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未来感”?

告别“伪智能”,拥抱真AI!

咱们先说说这个“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这话说得,真是毫不含糊!

细细品味这句话,它不就等于在说,之前那些只会查个天气、放首歌、导航一下的“智能座舱”,在吉利看来,都算是“画饼充饥”?

这“车圈鄙视链”瞬间就被重新定义了!

我猜啊,吉利这步棋,背后肯定是对现有智能座舱的“鸡肋”之处深恶痛绝。

想想看,咱们的车里,虽然有个大屏,但有时候反应迟钝,语音助手跟“雕塑”似的,问个问题半天没反应,或者答非所问,是不是特让人抓狂?

这种体验,说好的“智能”呢?

说好的“便捷”呢?

到头来,还得自己动手操作,甚至比不上一部好用的手机。

所以,吉利这是要搞什么?

刚刚,吉利官宣!彻底告别“伪智能”,AI座舱时代来了!-有驾

是要把车里的这个“大玩具”,变成一个真正懂你、能和你“交流”的“伙伴”?

它不是只会执行命令,而是能主动思考,主动提供服务?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庖丁解牛”,技进乎道,浑然天成?

Eva和Flyme Auto 2,AI座舱的双核驱动!

说到AI座舱,吉利这次可是下了重注。

他们推出了全球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超拟人智能体Eva”,还有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

这俩,简直就是吉利AI座舱的“左膀右臂”,如同“双峰并峙”,共擎一片天!

先说Eva,名字听起来就挺亲切的。

吉利说了,这是“超拟人”的,而且是“全球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

啥意思?

就是它不光是“空中楼阁”,而是真能装到车里,而且还能跟你“心有灵犀”。

Eva融合了星睿AI大模型、阶跃星辰语音大模型、流动记忆大模型,听着就很高大上。

重点在于“多模态交互”和“场景化服务”,还有“端到端语音交互”和“情感计算能力”。

这玩意儿,就能让你跟车“对话”,它还能根据你的语气、表情(虽然车里没摄像头,但“情感计算”这词儿,我脑补了一下,可能以后真能通过声音识别情绪)来给你提供服务,甚至还能“主动提供出行建议和情感陪伴”。

想想看,你开车累了,Eva能给你讲个笑话,或者跟你聊聊天,这感觉,是不是比一个人开车孤单多了?

刚刚,吉利官宣!彻底告别“伪智能”,AI座舱时代来了!-有驾

这就像把“知心姐姐”搬到车里,还给她加了“AI大脑”!

再看Flyme Auto 2,这是基于“五层AI座舱原生架构”打造的。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五层架构”大概是说,从最底层的算力,到操作系统,再到智能体生态,最后到AGI(通用人工智能)交互,层层递进,把AI能力深深地烙在座舱里。

他们还说了,云端算力高达23.5 EFLOPS,车端AI Box有200TOPS的NPU算力,能跑70亿参数的模型。

这数据,普通人听着可能一脸懵,但懂行的老铁们应该知道,这说明这车里的AI,是真“聪明”,而且算力也跟得上,不会出现卡顿、迟滞的情况。

Flyme Auto 2在原有基础上,还加强了“情景交互”与“多任务功能”,什么“实况桌面”、“Alive壁纸”、“智能卡片”,听着就很有意思。

我猜啊,以后这车机界面,不再是死板的图标,而是能根据你的生活习惯、当前场景,动态变化,给你最需要的信息和功能。

比如,你刚买菜回来,它可能就自动给你推荐附近的好吃的菜谱;你准备回家,它可能就提前帮你打开空调。

这,不就是“知我者谓我心忧”的最高境界吗?

全域AI战略,从“点”到“面”的协同进化!

吉利这一波,可不是单单把AI玩明白了座舱,他们说,自打年初发布了“全域AI技术体系”以来,已经把AI技术下沉到了智驾、动力和底盘这些“核心骨骼”里。

这次AI座舱的升级,就意味着他们“全域AI战略”初步实现了“多域协同”。

啥意思?

就是说,AI不再是孤立的,它贯穿了整辆车的“神经系统”。

智能驾驶,AI能帮你分析路况;动力和底盘,AI能帮你优化性能。

刚刚,吉利官宣!彻底告别“伪智能”,AI座舱时代来了!-有驾

现在,AI座舱成了“核心神经中枢”,它不仅自己能玩转,还能跟车上其他AI系统“对话”,协调工作。

我脑补了一下,以后开车,可能就不是人控制车,而是“人+车”作为一个整体,在AI的协调下,实现“人-车-环境”的自主协同。

比如,你跟Eva说:“我想去一个能看日落的地方”,Eva不仅会帮你规划路线,还会根据实时天气和日落时间,选择最佳观赏点,并且提前告诉你,需要预留多少时间,甚至在你快到的时候,帮你把车停好。

这时候,车就成了一个有智慧的“生活助理”,而你,只需要享受这个过程。

而且,吉利还说了,这是“一个吉利”战略,旗下吉利、领克、极氪的座舱研发资源已经整合。

各品牌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但底层都是同一套AI OS架构。

这意味着啥?

意味着,以后吉利家的车,无论你买的是哪个品牌,都能享受到相似的、高度智能化的AI体验,而且还能实现跨品牌、跨车型的AI生态互联。

这就像“鸟随林迁,用舍由人”,但这里的“林”是统一的,这里的“人”也能共享“鸟”的歌声。

细节里的“真香”定律:从参数到体验的飞跃

咱们再来聊聊那些让人“心动”的细节。

吉利说,符合硬件条件的现有车型,未来可以通过OTA升级到新系统。

这意味着啥?

就是说,你手里的车,只要硬件跟得上,以后也能“原地起步”变成AI座舱!

这简直是给老车主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那些观望的朋友们看到了希望。

刚刚,吉利官宣!彻底告别“伪智能”,AI座舱时代来了!-有驾

想想看,你现在开的车,可能只是个“工具”,但未来,它可能就变成了你的“私人AI管家”。

早晨醒来,手机上的健康数据已经同步到车机,Eva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推荐合适的早餐和今天的行程。

开车上班的路上,Eva会实时播报路况,并根据你的驾驶习惯,调整驾驶模式,让你既安全又舒适。

下班回家,Eva可能已经帮你提前打开了家里的灯光和空调,准备好了晚餐,甚至还能给你放一段舒缓的音乐。

这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对生活方式的重塑。

从“人适应车”,到“车适应人”,这种转变,才是AI座舱真正的魅力所在。

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温度的智能服务。

未来的畅想:AI造车第一车企?具身智能机器人?

吉利的目标很宏大,他们想成为“AI造车第一车企”,甚至未来还要拓展到“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他们对未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当AI成为汽车的“核心驱动力”,谁能率先掌握AI技术,谁就能掌握未来。

吉利这步棋,走得够远,也够大胆。

它不只是在造车,更是在定义未来出行的方式。

从“智能座舱”到“AI座舱”,这是汽车产业的一次“范式转移”。

它意味着,汽车将不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会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能伙伴”。

刚刚,吉利官宣!彻底告别“伪智能”,AI座舱时代来了!-有驾

想想看,未来,当AI技术高度成熟,我们是不是可以期待,汽车能够真正实现“无人驾驶”?

甚至,汽车本身就能变成一个可以移动的“生活空间”,我们可以在车里工作、娱乐、休息,而汽车会像一个贴心的仆人,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比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AI伦理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但是,就像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一样,挑战与机遇并存。

AI座舱,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那么问题来了,AI座舱时代,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个人觉得,如果AI座舱能够真正做到“知我”,能够提升我的生活品质,能够让我更安全、更便捷地出行,那当然是“真香”!

毕竟,谁不想拥有一个全能的“汽车管家”呢?

但是,我们也要警惕过度依赖。

毕竟,驾驶的乐趣,人与车的互动,也是很多人选择汽车的重要原因。

如果AI把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我们是不是就失去了很多探索和体验的乐趣?

而且,AI的“情感计算”,是真的情感,还是模拟的情感?

这其中的界限,也值得我们去探讨。

不过,话说回来,技术的发展总是向前,我们无法阻挡AI时代的到来。

吉利这波操作,无疑是给整个汽车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汽车发展的无限可能。

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就是车越来越“聪明”了。

说复杂也复杂,这背后牵扯到的技术、用户体验、甚至是我们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想象,都太丰富了。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呢?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想法。我是用车社,咱们下次再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