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这个新国标这么严,背后是安全还是生意?四大品牌为啥在这时候突然发力?

2025年9月起,电动车市场迎来了一场"新旧国标"的大切换。9月1日,新国标GB 17761-2024正式实施,到11月30日,旧国标电动车将全面停售,但已购买的旧标车不会被强制淘汰。在这个三个月的缓冲期内,品牌方集中发力促销,雅迪、爱玛、九号、绿源等四大头部品牌纷纷推出上牌优惠、保养延保等政策,有的喊话免费帮上牌,有的承诺挂牌送延保。不少人困惑了,我的旧车到底还能骑吗,是不是要被淘汰。其实工信部已明确回应,已购旧标车可继续合法使用,无过渡期限制。这背后到底是市场清洗还是产业升级,咱今天就来扒扒这场电动车界的国标更新。

第一部分 9月1日新国标正式落地,不是11月,这道分水岭有啥讲究

为啥这个新国标这么严,背后是安全还是生意?四大品牌为啥在这时候突然发力?-有驾

网上到处都在说11月30日是个关键时间点,但很多人搞反了,这个日期其实指的是销售截止,而不是上牌截止。真正的分水岭在9月1日,这一天,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重大修订。


这份新标准由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组织修订,对电动车的要求做了全面升级。整车质量不超过55公斤,时速不超过25公里每小时,这些是基础要求。但新国标的厉害之处在于增加了Beidou定位系统、通讯模块、动态安全监测等功能要求,对电池阻燃性、防火性也做了更严格的规定。简单说,就是要让电动车从原来的简单交通工具,变成一个有生命安全保障的智能设备。

那为啥网上到处都在说11月30日呢,其实这是第二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指的是销售截止。新标准给了一个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和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9月1日之前,企业可以继续按旧标准生产。9月1日到11月30日之间,旧国标的产品可以继续销售,目的是给商家和库存清理时间。12月1日起,所有新销售的电动车必须100符合新国标。

但这不等于旧标车用户要被强制淘汰。工信部明确表示,已购买的旧国标车不会被强制淘汰,车主可继续正常使用,没有过渡期限制。也就是说,你的旧车什么时候上牌都行,可以是明年、后年,甚至5年以后,都不影响合法使用。这一点很关键,很多人被网上的信息吓到了,其实大可不必慌张。

为啥新国标要卡在9月1日实施呢。这背后有几个原因合力推动。首先是产业发展的需要,电动车行业经过十多年的野蛮生长,市场上充斥着各种超标车、非标车,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大。截至2024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8亿辆,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平均每三个中国人就有一辆。这么大的保有量,安全规范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次是技术升级的推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电动车企业的技术能力大幅提升,完全可以满足新国标的要求。再加上国际形势对我们自主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国标实际上也是在引导整个行业向更高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迈进。


最后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市场格局的重新划分。那些靠卖超标车、非标车赚快钱的小作坊,新国标就是对他们的宣判。只有技术实力强、资金充足的大品牌才能快速适应新标准,小企业要么升级生产线投入巨大,要么直接被淘汰出局。这相当于一次产业洗牌,让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活下来,劣币逐出市场。

为啥这个新国标这么严,背后是安全还是生意?四大品牌为啥在这时候突然发力?-有驾

第二部分 为啥这个新国标这么严,背后是安全还是生意

你会发现,从2018年的旧国标到现在的新国标,修订内容非常密集,几乎涵盖了电动车的方方面面。这不是无谓的折腾,背后有两大核心驱动力,一个是安全,一个是管理。

先说安全。三点八亿辆电动车在市场上流窜,其中有多少是真正安全合规的,谁都说不清楚。那些没有合格证、没有身份的非法电动车,出事概率远远高于正规军。新国标实施后,新生产的每一辆电动车都要有唯一的身份代码,装上Beidou定位系统,等于给每辆车装上了一个身份证和黑匣子。出了交通事故,可以快速追溯到责任方。出了安全问题,也能迅速定位问题电池、问题零件。


再说管理的角度。无牌车、无证车在市场上就像幽灵,交警难以执法,骑手可以随意闯红灯、逆行,城市交通秩序被搞得一团糟。新国标的推行,相当于给电动车装上了身份识别和实名制。一旦普及,交警就可以通过摄像头识别无牌车,直接执法。城市的交通管理难度能降低不少。

但要说新国标推行的深层原因,还得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这些年,靠卖超标车赚钱的小作坊已经被逐步挤出市场,剩下的都是雅迪、爱玛、绿源、新日、台铃这样的头部品牌。这些品牌有技术、有资金、有影响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快速响应新国标,调整生产线,推出符合要求的新产品。新国标对他们反而是个利好,因为它在制造一个市场进入壁垒,让小企业进不来,从而保护了他们的市场份额。

这就是所谓的产业升级,看似是政策规范,实际上也在重新分配市场蛋糕。大品牌吃得更饱,小品牌被清出局,整个行业集中度提高,竞争更加有序。这是市场化的自然选择,也符合产业发展的逻辑。

为啥这个新国标这么严,背后是安全还是生意?四大品牌为啥在这时候突然发力?-有驾

第三部分 四大品牌为啥在这时候突然发力


9月1日新国标正式实施后,大品牌们没有坐以待毙,反而是纷纷出招。这个时间窗口就是从9月1日到11月30日,短短三个月,品牌方的动作之快、力度之大,史无前例。原因很简单,谁能在这三个月内抢走更多的用户,谁就能在新国标时代占得更大的先机。

雅迪的操作是最直接的。他们在全国6000多家门店推出一站式上牌服务,带上身份证、购车发票、合格证,店员帮你填表、拓印车架号,甚至对接车管所审核。看起来是在帮忙,但实际上是在做什么呢。如果你的旧车是超标车,比如时速超过30公里、电池超过48伏,店员会委婉地建议你换购新国标车,还会给比平时大20以上的优惠。这就是在变相推销新车。

爱玛的套路就更明显了。海报上写的是挂牌送3次保养,听起来不错,但细看条件,必须在11月内购买指定系列,比如冠能系列,还得购车金额满2000元以上。看似是福利,实际上是在变相提高消费门槛,鼓励消费者买更贵的新车。

九号作为互联网品牌,玩得更虚一点。他们主打线上快捷申请,号称可以在线上完成上牌申请,快递寄来车牌。听起来高大上,但只对2025年新出的机型开放,老款用户还是得自己跑线下网点。这实际上是在制造新品优势,暗示用户要不就买新车享受便捷,要不就自己折腾。

绿源是四家里面做得最隐蔽的。他们针对2024年1月前购买的老用户,推出挂牌送电池延保一年的政策。表面上看是纯福利,但他们同时在暗示,旧车如果不符合新国标,11月后可能无法上路,建议尽早置换。字里行间都在告诉用户,你的旧车没有未来,买新车才是出路。

这四家品牌的操作,看起来各有特色,但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在利用政策转换期的窗口,把已有用户的旧车打成鸡肋,然后把他们引导到新车消费上去。客观上,这些服务确实帮了车主的忙,上牌这事儿自己跑车管所确实麻烦。但说到底,这还是在为品牌自己的销售目标服务。

第四部分 网友最关心的这几个问题,答案在这儿

这个大转换一出来,网友们的疑问也炸开了锅。我挑了几个最典型的问题,一一来解答。

问题1,我的旧车是2023年买的,没超标,能上牌吗。答案很明确,能的。只要符合原国标GB 17761-2018,有合格证或一致性证书,就能申请上牌。发票丢了也没关系,可以提供社区或村委会开具的购车证明作为替代。而且最重要的是,工信部明确说了,旧标车不会被强制淘汰,什么时候上牌都行,没有时间限制。

问题2,品牌方说免费代办上牌,会不会有隐藏费用。正规品牌的免费代办通常只收工本费,这个钱是由车管所收取的,一般20到50元。有些门店可能会推销加急服务,比如当天拿牌多收50块钱,这个得提前问清楚。如果自己去车管所,费用更低,就是要排队等候,时间成本比较高。

问题3,11月没赶上,旧标车以后还能骑吗。能骑,这是工信部明确确认的政策。已购的旧标车,无论何时上牌,都可以合法上路。11月30日的截止,指的只是销售停止,和上牌使用没有关系。所以不用着急,即使错过了这个时间段,以后上牌也完全没问题。

问题4,新国标电动车贵吗,比旧标贵多少。这个因车而异。新国标电动车增加了Beidou定位、防火材料、通讯模块这些功能,确实成本提高了。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成本会逐步下降,价格也会回落。目前市场上新标准和旧标准电动车的价差大概在200到800块钱之间,不算特别大。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关心,就是我的旧车如果不上牌会被罚吗。这个要看城市的具体规定,不同城市的执行力度不一样。但总的趋势是,城市交通管理会越来越严,无牌车被查到的风险会逐步增加。罚款虽然不会很多,一般就是50到100块钱,但万一出了事故责任难以界定,这风险就大了。所以与其等被罚,不如趁早把牌挂了,这样骑车也心里踏实。

结语 新国标不是终点,而是电动车正规化的开始

从这场新旧国标的大切换,能看出来一个很清晰的趋势,电动车早就不是随便买随便骑的时代了。新国标的实施,表面看是限制,其实是保护。停售旧标车是限制,提升安全性、加强管理是保护。

对车主来说,与其纠结旧车是否被淘汰,不如趁这波优惠期抓紧时间。要么尽早给旧车上牌,去品牌店咨询一下,也许还能享受他们的免费上牌服务和延保优惠。要么乘势置换新车,体验一下Beidou定位、阻燃电池这些新功能,也许新车骑起来的安全感确实不一样。

为啥这个新国标这么严,背后是安全还是生意?四大品牌为啥在这时候突然发力?-有驾

历史上每次产品或行业的重大升级,短期看都会制造一些混乱和困扰。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有人不适应。汽车从油车到电车,有人观望。电动车从无标准到有标准,也会有人困惑。但长期看,这些升级都在朝着更安全、更规范、更有序的方向推进。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早早上牌的车主,不用再担心被罚。那些早早响应新国标的企业,已经抢占了市场先机。而那些还在犹豫的人,也没必要过度焦虑,因为政策留下了足够的缓冲空间。已购的旧标车可以继续用,什么时候上牌都不迟。这就是政策的温度,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在照顾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所以,电动车的这场新国标升级,本质上不是一场淘汰赛,而是一次产业升级的过程。大品牌会更强,市场会更有序,用户会更安全。这对整个行业,对所有骑电动车的人,都是好事。

如果你还没有上牌,现在正是时候,不用等11月30日再急哄哄地去排队。提前去附近的品牌店咨询一下,看看有没有优惠政策,趁机把这事儿搞定了,也是为自己的安全和权益多加一份保障。电动车正在从野蛮生长进入正规化时代,顺应这个趋势,让自己和爱车都更安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