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为何突然大卖?昔日新势力冠军却倒下!

零跑C11卖到月销过万,哪吒却突然暴雷?

你敢信吗?就在两年前,哪吒汽车还是新势力销量冠军,全年卖出15.2万辆,同比增长118%。而如今,它却深陷资金链危机,门店关停、交付停滞。反观零跑汽车,曾经默默无闻,2023年起销量一路狂飙,甚至单月突破3万台,稳居新势力第一梯队。

一个突然火了,一个悄然倒下——这背后,真是运气吗?

我琢磨了很久,终于想通了:零跑的“火”,不是突然的,而是憋着一股劲,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而哪吒的“倒”,也不是偶然,是长期战略失衡的必然结果。

今天,我就带大家深挖一下,零跑到底凭什么逆袭?而曾经的“第一”,又为何折戟沉沙?

零跑的“抠”,是创业公司的清醒

先说个事儿,你可能不信:零跑汽车,是新势力里最“抠”的品牌之一。

不信?我给你算笔账。别的新势力一发布新车,动辄包下五星级酒店,全国媒体飞杭州,舞台灯光、主持人、伴手礼一套下来,轻松百万起步。而零跑呢?多数时候,就是录个视频,到点直播,新车就上市了。

2021年9月C11发布,是零跑第一次“豪横”——请了上百媒体,还在杭州地标大屏打广告。可这“豪横”的代价,也就几百万。对比一下,哪吒汽车换LOGO花了超5个亿,你敢信?

我理解的“抠”,不是小气,而是克制。

理想汽车李想连2万元预算都要亲自批,零跑也一样。他们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砸在研发和制造上。毕竟,创业公司不是来搞秀场的,是来活下来的。

结果呢?零跑和理想,成了最早实现阶段性盈利的新势力。 而那些发布会一场比一场炫的,不少已经“阵亡”了。

产品力:自研才是硬道理

说到产品力,零跑的杀手锏,就俩字:自研。

2015年成立之初,零跑就咬牙坚持“全域自研”。什么意思?就是从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到电子电气架构,整车60%的成本由自己掌控,核心零部件95%以上自研自造。

这听着抽象?我给你打个比方:

别的车企是“组装厂”,买电池、买电机、买芯片,拼起来卖高价。

零跑呢?更像是“自耕农”,自己育种、自己播种、自己收割,成本自然低。

零跑为何突然大卖?昔日新势力冠军却倒下!-有驾

成本低了,定价才有底气。

还记得2022年,零跑是第一个把激光雷达打进20万以内车型的品牌。现在呢?10万级的零跑B10,居然也标配激光雷达!

你没看错,10万块的车,配激光雷达。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我在试驾零跑C11时,最震撼的不是加速多快,而是它的智驾系统在城市高架上几乎零接管。变道流畅、跟车自然,完全不像这个价位该有的水平。

为什么能做到?因为自研。

算法、硬件、数据闭环全在自己手里,迭代快,成本低,体验反而更好。

反观哪吒,研发投入长期不足,车型更新慢,哪吒V、哪吒U的外观被吐槽“丑出天际”,用户说像“工地三轮车”,下一款更丑。

你说,消费者会为一辆又贵又丑、还亏本卖给网约车的车买单吗?

产品矩阵:精准打穿刚需市场

零跑的另一个狠招,是产品矩阵打得准。

你看它的布局:

T03:5-8万,微型代步车,小城个体户、宝妈、上班族通勤神器。

C系列:15-20万,家用SUV,空间大、续航实、配置高,家庭用户首选。

B系列:全球化轿车,瞄准海外,性价比碾压。

每一款车,都卡在一个刚需场景上。

我有个朋友在县城开餐馆,去年买了辆T03。他说:“充电比加油便宜一半,停车不占地,老婆接送孩子也方便。”

还有个粉丝留言:“C11空间比Model Y还大,价格便宜10万,激光雷达+高阶智驾全配齐,不选它选谁?”

零跑为何突然大卖?昔日新势力冠军却倒下!-有驾

零跑不搞虚的,就盯着“性价比+实用”猛攻。

而哪吒呢?早期靠网约车冲量,C端用户越积越少。等大厂(比如广汽埃安、比亚迪)也杀进网约车市场,哪吒的品牌溢价撑不住,销量立马崩盘。

靠B端输血,终究不可持续。真正的市场,永远在C端。

对比三款车:零跑C11 vs 哪吒U+比亚迪元PLUS

我们拿三款15万级SUV对比一下:

零跑C11增程版(15.58万)

哪吒U-II(15.68万)

比亚迪元PLUS(15.98万)

项目 零跑C11 哪吒U-II 元PLUS

续航(WLTP) 650km 501km 510km

智能驾驶 L2+,带激光雷达 L2,无激光雷达 L2,无激光雷达

内饰材质 NAPPA真皮+麂皮 普通皮质 仿皮

空间(后排) 超大,可跷二郎腿 中规中矩 略紧凑

自研程度 95%核心自研 外购为主 比亚迪自研,但封闭生态

实测体验:

我开过这三台车跑高速。

C11底盘扎实,风噪控制好,过弯像贴地飞行。

哪吒U-II动力肉,智驾跟车生硬,变道像“抽风”。

零跑为何突然大卖?昔日新势力冠军却倒下!-有驾

元PLUS内饰塑料感强,“健身房”设计看久了腻。

结论:

在同价位,零跑C11的综合产品力明显更优,尤其是智驾和舒适性。

用户真实反馈:为什么选零跑?

我收集了几个真实车主的反馈:

@杭州老王,程序员:

“之前看理想,太贵。看小鹏,售后少。最后选C11,每月省2000油费,公司充电免费,一年回本。”

@成都李姐,二胎妈妈:

“T03接送孩子,小区里转弯灵活。后排能装婴儿车,续航够用,关键是便宜。”

@深圳阿强,网约车司机:

“换了零跑C11后,每公里成本从8毛降到3毛,月入多5000。哪吒太耗电,不划算了。”

这些声音,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

未来:零跑能走多远?

零跑的成功,给行业提了个醒:新势力拼的不是PPT,而是基本功。

自研、成本控制、用户洞察,这些“笨功夫”,才是长久之计。

但挑战也不小:

华为、小米、蔚来、小鹏都在降价,价格战越来越狠。

零跑为何突然大卖?昔日新势力冠军却倒下!-有驾

海外市场虽有机会,但品牌认知度仍弱。

用户对“抠门”发布会的期待在降低,品牌建设需加强。

我的判断是:零跑只要守住“高性价比+自研”这条线,就有机会冲进第一梯队。

最后,聊聊哪吒的教训

哪吒的倒下,不是偶然。

过度依赖B端,忽视C端用户体验。

研发投入不足,产品更新慢,设计落后。

营销烧钱无度,换LOGO花5亿,不如多请几个设计师。

创业公司,最怕“还没学会走,就想飞”。

而零跑,恰恰相反:走得稳,看得远,抠得狠,干得实。

总结:没有突然的爆火,只有长期的积累

所以,零跑不是突然火的。

它的火,是7年全域自研的厚积薄发,是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的极致克制,是精准打穿刚需市场的战略定力。

而哪吒的倒下,是短期冲量、长期失血的必然结局。

各位车友,你觉得新势力拼到最后,拼的是什么?是技术?是资本?还是用户口碑?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我也会持续关注零跑、哪吒,以及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变化。如果你有试驾体验,也欢迎分享,咱们一起避坑、选好车。

零跑为何突然大卖?昔日新势力冠军却倒下!-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