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码,怎么说呢,这数字看着就让人生出一种“被束缚”的焦虑,像平时手机连上了限速WiFi,明明有想刷的剧,却卡得让人怀疑是不是自己住进了上世纪的网吧里,电动车限速25公里这事儿,上热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这回央视亲自下场“输出”,事情显然闹得动静更大了,说白了,老百姓心里那个疑问,谁能真正站出来替骑车人说句话?
一方面,9月的新规板上钉钉,电动车再不是你想跑多快跑多快的自由小飞侠,限速25公里,说严一点连“顺风送达”都得搭上时间表,讲真,谁家电动车不是早上挤地铁怕迟到,中午抢外卖争秒杀,晚上赶点回家不至于天黑路冷?但政策说改就改,不管你是不是外卖小哥还是通勤党的打工人,规矩一刀切,速度锁死,控制器、电池、限速器都上了“密封条”,好家伙,路边那种“解速小店”估计要集体歇业,想逆天改命,只能梦里刷个飞车了,现实里连个开挂都不给你机会。
不过,严格点讲,限速25公里,这事儿真就这么不近人情吗?央视这波“痛批”,不仅是对解限速的动手宣判,也是冲着安全和环保来的——电动车以前点火就能上天,塑料壳子一多,万一遇到火灾,烧起来就像加了煤油,安全性和环保都得成了舆论的对立面,咱不得不承认,早几年见过太多电动车起火的新闻,有的连晚上睡觉都怕楼下停着一堆“小电驴”,谁敢掉以轻心呢?这下子,新规狠砍塑料,整车不能超过5.5%,消防那边说了不怕什么“自带燃料库”,那份隐形的担忧,算是消解了不少。
但老百姓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站在工厂和销售门店的角度看,8月底前,旧标准跑最后一班车,电动车厂家还可以照规矩出货,9月到11月,门店抓紧清库存,想捡便宜的消费者,可能会冲进店里淘一波,过期旧车便宜,买的人能省点钱,问题是新规一过,这些“老标准”电动车转手难保不成“白菜价”,价格一腰斩,车主心理落差也大,算是先甜后苦吧,买的时候省十块,转手时亏百八,这生意买卖谁也说不准多划算。
再来聊聊通勤党,有些人觉得25公里爬的比蜗牛还慢,怕自己上班迟到,可别忘了北京那些大城市,早晚高峰汽车平均时速顶多20出头,堵起来谁都慢,电动车反倒能在车流缝里见缝插针,玩得飞起就是指着这灵活和机动,限速到底影响有多大?归根到底,是那些上班路程超过15公里的人得多花点心思,提前20分钟出发,或者干脆把地铁和“小电驴”混着用,都成了日常操作,这背后不只是时间成本,还牵涉到生活节奏的妥协,不折腾点新招,真不是善茬。
说到这,外卖小哥的日子更不简单,原来25公里一单能开飞车抢三单的钱,这下限速,时间翻一倍,钱直接变一份,有种做同样事儿,挣一半薪水的滋味,平台上美团那边赶紧取消了超时罚款,客观说也算积极点,平台先背锅,再稳住骑手群体,至于单价会不会掉,又是一轮“骑手贴吧”里的豪赌,有人说多挂几个平台,多送几份单,也有人说要换新国标加增程电池,拉高续航,靠里程凑足时间,但无论怎么变,送外卖这活儿离了速度就是赶鸭子,效率一晃,生活质量自然打了折扣。
一部分人还在为新规焦虑,另一部分店主已经想方案了,旧车库存卖不动,朋友圈天天喊“三天清仓”,仓库还压着一堆没卖出的电动车,聪明点的开始推“以旧换新”,旧车最高折价800块,买新车赚两头,顺道售后也绑死了忠实客户,简直一箭双雕,这种营销套路让人不得不感叹,市场环境就是这样变化无常,有人怨声载道,有人另辟蹊径,说不定还成了新规今年最大的受益者。
而官方政策也不是一刀切死,一边说了“已买的旧车不强制报废”,骑到寿终正寝都成,另一边各地补贴也轮番上线,北京最高补贴1000,广州800,县城再少也有三百块买菜钱,不多,比没有强点,小利益也是利益,算是安抚市场的调剂品,这部分人拿了补贴,有了更安全的新车,心理上多了个安心,比在旧车里提心吊胆强不少。
实际上,舆论场里说的安全,总比喊口号更有份量,新规把安全真正推到“硬杠杠”的地步,电动车塑料件减少,防篡改技术上线,刹车距离缩短,后视镜鼓励装,个中原因已不难理解,应对火灾和平安事故,政府一步步将人身安全纳入标准线,说白了,这事儿谁也不能假装没听见,实打实给大众上的保险,更是长远考量。
但抱怨归抱怨,新规落地倒逼市场调整,单靠吵闹肯定过不了这道坎,想快出门,地铁和打车混搭没毛病,想省钱,只能早点起,想多挣点,得多跑几趟,社会运转本就不是一步到位,总得有人先适应才有下一步发展,电动车行业如此,外卖骑手、通勤党、商家无一不是如此。
不少人说,新规看起来像一场洪水猛兽——一纸文件让老百姓生活全变了样,但实际上,这回只是把“安全”这事儿从普通口号升格成了真正规矩,老百姓最需要的是生活有保障,骑车不过是一个交通方式,安全才是命根子,谁不希望下班回家,电动车稳稳当当,人也安然无恙?
过程虽有争议,结局往往趋于常态,政策推进,行业转型,市民切身体会,几步操作下来,痛点也在慢慢被平衡,新车成了趋势,旧车逐步退场,安全隐患逐渐减少,市场新生态正在酝酿,说不定再过两年,电动车行业就是另一副模样,消费者生活也更安稳。
当然了,所有的吐槽和调侃终归是一时的,真的落到细节点,政策留了活路,旧车早晚淘汰不强制,小补贴聊胜于无,行业、用户、平台都各自选择各自适应,正如那句老话,“适者生存”,谁能先习惯,谁就是赢家。
咱们仔细想想,今天限速的是电动车,明天可能轮到别的行业,每个人都身处规则之中,不妨多一些自省,给自己也留点弹性空间,别太死磕“旧习惯”,用新的玩法拥抱现实,也许你就能跑得更远了,不论路多长,日子总归得往前过。
你觉得,电动车新规到底是过分约束,还是实打实的保护措施?你亲身经历有什么感受或建议?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让我们一起聊聊把电动车“限速”这事儿,是利还是弊,你站哪一队?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