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想法跟以前可大不一样了。
过去总觉得,预算有限,就得在配置上做点取舍,要么牺牲点舒适性,要么放弃点高科技,总得有点遗憾。
可如今,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得太快了,快到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一个问题:花二十万左右,我们到底能买到一辆什么样的车?
是不是真的只能在“够用”和“超预算”之间来回拉扯?
最近上市的领克10 EM-P这台车,就好像是带着答案来的。
它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在卖车,更像是在重新划定这个价位的标准线,告诉大家,很多以前觉得是奢侈品的东西,现在可以成为家家户户都能享受的日常。
咱们先从这台车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说起。
在汽车圈里,激光雷达和四驱系统,一直都是高配车型,甚至是豪华品牌的专属标签。
想要拥有它们,往往意味着要多掏好几万,甚至十几万。
但领克10 EM-P上来就打破了这个规矩,它把这两样硬核配置,直接做成了全系标配,哪怕你买的是最低配的版本,也一样给你配齐。
这背后传递出的信息其实很明确,那就是中国品牌在技术上有了底气,敢于用“一步到位”的策略来赢得市场。
可能有人会问,激光雷达到底有什么用?
说白了,它就是给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安上了一双比摄像头更厉害的“眼睛”。
咱们平时开车,最怕的就是晚上光线不好,或者遇到大雨、大雾这种鬼天气,视线受阻,心里就发慌。
摄像头在这种情况下,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而激光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束来感知周围环境,不受光线影响,对障碍物的识别更精准,测距也更远。
这意味着,当你开启辅助驾驶在高速上跟车,或者在复杂的路况下需要车辆帮你紧急刹车时,有激光雷达的系统会更可靠,反应也更快。
同样,全时四驱系统也不再是北方冰雪天气的专利。
在南方的雨季,湿滑的路面同样考验车辆的抓地力,四驱系统能让四个轮子都获得动力,过弯或者紧急变线的时候,车身会更稳,给驾驶者更强的信心。
把这两项关乎安全的核心技术下放到入门级车型,这不仅仅是性价比高,更是对用户安全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看完了这些“硬菜”,咱们再来细品这台车的外观内饰,看看它是不是“表里如一”。
现在路上的新能源车,设计上都喜欢往未来感上靠,但看多了容易审美疲劳,感觉长得都差不多。
领克10 EM-P的设计就很有自己的想法,辨识度非常高。
车头那个标志性的h形日间行车灯,点亮之后非常有神,开在路上一眼就能认出来。
车身尺寸是这台车的一大亮点,车长超过了5米,轴距也达到了3米出头,这个数据已经稳稳地进入了中大型轿车的行列。
大尺寸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气场足,停在路边显得非常修长、大气。
当然,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尺寸大最终还是要落到空间实用性上。
坐进车里,你就能立刻感受到大空间带来的开阔感。
身高一米七五的成年人,把前排座椅调到舒适的位置后,坐到后排,腿部离前排座椅靠背还有相当宽裕的距离,完全可以轻松地翘起二郎腿。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后排地板中间几乎是全平的,不像很多车那样有一个高高的凸起。
这一点对于经常需要满载的家庭来说太重要了,坐在中间的乘客再也不用憋屈地岔开双腿,长途旅行的舒适度大大提升。
家里老人试乘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比以前的车宽敞多了,上下车也方便,坐着不压抑。
除了空间大,车内的舒适性配置也堆得相当足。
座椅用的是手感非常细腻的NAPPA真皮,坐上去既柔软又有很好的包裹感。
尤其是后排,不仅支持座椅角度的电动调节,还配上了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
试想一下,在长途旅行中,后排的家人可以打开按摩功能,舒缓一下久坐的疲劳,这种体验在同价位的车型里是很难想象的。
副驾驶座椅后面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可折叠的小桌板,做工很扎实,可以给孩子放个平板电脑看动画,或者临时处理一下工作,非常实用。
甚至,它还在前排中央扶手箱里集成了一个小冰箱,虽然不大,但夏天放几瓶冰镇饮料,冬天给孩子的牛奶保个温,这些贴心的细节,让这台车更像一个移动的温馨小家。
再聊聊这台车的“大脑”和“心脏”。
它的智能座舱用上了目前顶级的车规级芯片——高通8295,这保证了整个车机系统的运行都如丝般顺滑。
那个15.4英寸的中控大屏,反应速度快得就像在用最新的智能手机,点按、滑动都没有任何延迟。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个25.6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系统,它能把导航箭头、车速、路况警示等信息,像科幻电影里那样,直接投影到前方的路面上,开车时眼睛不用离开路面,既酷炫又安全。
动力方面,它采用的是一套1.5T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在城市里日常通勤,只要电量充足,它就是一台纯粹的电动车,起步安静又迅速,动力响应非常直接,完全没有燃油车那种顿挫感。
家里有充电桩的话,日常用车成本会非常低,基本可以告别加油站。
而当需要跑长途或者电量不足时,发动机会在不知不觉中启动介入,整个过程非常平顺,车内的噪音和振动都控制得很好,不仔细去听,你甚至感觉不到发动机已经开始工作了。
在需要急加速超车时,电机和发动机会同时发力,动力储备相当充沛,给人很强的驾驶信心。
更关键的是它的燃油经济性,即便是在电量较低的亏电状态下行驶,这台大车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也能维持在4-5升的水平,对于一辆尺寸和重量都摆在这里的中大型轿车来说,这个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了。
它既解决了纯电车的续航焦虑,又提供了远超同级别燃油车的平顺性和经济性,真正做到了“一车两用”,兼顾了各种用车场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