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有个怪事,叫“沙发依赖症”。
说白了,就是日产天籁。
想当年,甭管德系操控吹得多神,美系肌肉喊得多响,只要你一屁股陷进天籁那软得能埋人的后座,啥宏图大志都没了,就一个字:躺平。
那套“移动大沙发”的功夫,简直就是B级车市场里的独孤九剑,一招鲜,吃遍天。
可江湖变了。
隔壁本田雅阁,早就不是那个只会买菜的“大叔车”,变得比谁都爱秀肌肉;丰田凯美瑞在TNGA的加持下,也开始聊起了操控和“人车合一”。
就天籁,还守着那套沙发,眼瞅着自己从一个王者,慢慢变成了别人追忆往昔时才会提一嘴的“那个谁”。
销量嘛,也就那样了,不死不活,吊着一口气。
所以,这台叫“天籁PLUS”的新车谍照一出来,我第一反应不是惊艳,是想笑。
这前脸,我的天,是把设计师关小黑屋里,只给看《变形金刚》了吗?
黑化的大嘴,两边恨不得飞出来的镀铬翅膀,还有中间那条贯穿灯带……这哪是整容,这简直是换头了。
这股子狠劲,好像在对全世界咆哮:别惹我,我不再是那个只会让你睡觉的佛系青年了!
这套路,熟不熟?
大众有迈腾帕萨特,丰田有凯美瑞亚洲龙,现在日产也学精了,搞“双车战略”,让新款天籁PLUS去冲高,老款继续守着性价比的摊子。
想法挺好,可问题是,这PLUS到底加了点啥?
车身拉长了14毫米,到了4920毫米。
嗯,14毫米,你拿手机比划一下,也就那么点儿。
坐进去能感觉到区别?
除非你天赋异禀。
但那个溜背的姿态,配上19寸的大脚,确实让这车看着没那么“油腻”了,腰线也硬朗了,像个天天葛优躺的中年人,突然办了张健身卡,开始猛练马甲线。
最有意思的还是车尾。
贯穿尾灯不稀奇,现在十万块的车都快标配了。
绝的是,它把尾标从那个拗口的“ALTIMA”换回了我们熟悉的“TEANA”。
这个小动作,简直是教科书级的营销心理学。
ALTIMA是北美市场的名字,而TEANA,才是我们记忆里那个“沙发之王”的图腾。
日产这等于是在说:“兄弟们,别慌,我还是我,那个最懂你们腰和屁股的天籁,又杀回来了!”
先用情怀把你拉回来,再用一张全新的面孔给你个惊喜(或者惊吓)。
当然,面子工程做得再好,里子不行也白搭。
那台2.0T的VC-TURBO发动机还在,参数依然漂亮,179千瓦,371牛·米,在同级别里绝对是第一梯队。
这颗心脏,理论上能让这台接近五米长的B级车跑出小钢炮的感觉。
可日产偏偏给它配了个CVT变速箱。
这就好比给关羽配了把弹弓,你说憋屈不憋屈。
CVT这东西,天生就是个慢性子,追求的是丝般顺滑,你让它去伺候一个脾气火爆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总感觉它俩不在一个频道上聊天。
不知道在这台天籁PLUS上,这对“冤家”的关系有没有缓和一点,不然再强的动力,也只能是“地板油,声音吼,车不走”。
说白了,这台新款天籁PLUS,是日产被逼到墙角后的一次困兽之斗。
它看着竞争对手们一个个都活成了年轻人喜欢的样子,心里着急啊。
于是,它把能想到的所有流行元素——大嘴、溜背、贯穿灯、发光标——一股脑全堆了上去,像一个学霸,考试前把所有重点都划了一遍,但能不能考好,自己心里也没底。
市场会认吗?
这可不好说。
现在的年轻人,嘴上喊着要运动、要激情,可身体诚实得很,最后掏钱的时候,还是会考虑空间大不大,开着顺不顺,油耗高不高。
天籁如果为了所谓的“变年轻”,把自己最核心的舒适基因给弄丢了,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所以,等这车真上市了,我啥也不关心,第一时间就去4S店,不试驾,不看配置,就干一件事:打开后门,一屁股坐进去,然后闭上眼睛。
如果那个能让灵魂都为之沉沦的“沙发感”还在,那这台车就还有得聊。
要是连沙发都没了,那对不起,你叫TEANA还是叫ULTRAMAN,都跟我没关系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