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这码事儿,年年都挺扎劲,但今年上海车展,咂摸出点不一样的味儿了。那些个合资车企,往常鼻孔朝天的“老外”,如今抱紧了中国智驾公司的大腿。本田官宣和Momenta掼蛋,这消息一出,圈里人立马炸锅。细细一扒,嘿,一汽丰田、上汽通用别克、凯迪拉克、奥迪,都跟Momenta有瓜葛。这架势,活像班里学霸周围拱了一堆想蹭答案的。
这事儿挺有嚼头的,之前咱们总觉着合资车企手艺精湛,压根瞧不上咱自家的供应商。现在风向转了?他们组团儿pick Momenta,甚至本田还请来了DeepSeek助阵,这背后盘算的啥?
有人讲,这是合资车企“开窍”了。过去他们自诩是“技术外输”,现在发觉,中国本土的智能化方案,真香喷喷!广汽丰田的铂智3X,身价不到15万,愣是靠着Momenta的城区辅助驾驶成了香饽饽。这说明啥?说明消费者愿意为智能埋单,也说明咱中国供应商的玩意儿,顶呱呱!
不过,光是“真香”这么简单?依我看,更深里的道道,是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扛的压力山大。自主品牌揭竿而起,特斯拉横冲直撞,合资品牌日子不好过了。他们想换赛道,想抓住智能电动车这波红利,但自家搞研发,黄花菜都凉了,烧钱又费劲。找中国供应商合作,是最便当的门路。
当然,也有人会嘀咕,这是“技术依赖”。合资车企把智能化一股脑儿外包了,会不会丢了看家本领?这顾虑也并非空穴来风。但倒过来说,各人自扫门前雪嘛。合资车企可以铆足劲在自己擅长的底盘调校、发动机功夫上,把智能化交给更在行的中国公司。这是一种搭伙,也是一种分工。
再来说说Momenta,这家公司能被这么多合资品牌相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人家早些年就跟奔驰、丰田搞POC(概念验证)了。这种长期的联络和信任,不是随便就能搭起来的。况且,Momenta的活计也确实拿得出手。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强AI底子,攒下了丰厚的工程化经验。而且,他们的方案很灵泛,不挑食,可以根据车企的喜好定制。这对那些车型平台五花八门的合资车企来说,太对味儿了。
不过,这事儿也敲打着我们。中国科技公司冒头是好事,但也要小心“路径依赖”。不能光指着给合资车企供货,也要有自己的硬核技术,自己的牌子。归根结底,只有抓牢了核心技术,才能在将来的角逐中稳如泰山。
Momenta CEO曹旭东撂话,他们的智驾方案要做到“全球都能溜”。这句话,既是靶子,也是挑战。中国智驾技术要走向世界,路还长着呢。但至少,咱们已经迈开了第一步。
想起几年前,一说起“中国制造”,不少人都会撇撇嘴。现在呢,中国智造,已经成了一种风尚。合资车企的选择,只是冰山一角。中国科技正在崛起,正在改写世界。这背后,是中国工程师的汗水,是中国市场的活力,更是中国经济的韧性。
所以,车展上合资车企的举动,不只是买卖关系,更是一种信号。它告诉我们,中国科技正在改变世界,而咱们,正身处其中。单凭这一个苗头,就足以说明中国汽车智能化的突飞猛进。当我们习以为常地认为合资品牌高人一等时,是不是忽略了中国科技企业早已静悄悄地开疆拓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