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被一条消息炸了锅:腾势Z这款号称“电动超跑”的新车,价格可能直接杀进30万! 要知道,同样千匹马力的保时捷Taycan Turbo S卖到180万,而腾势Z如果用30万实现类似性能,相当于把超跑门槛砍掉三分之二。 这到底是吹牛还是真本事? 咱们拆开看看。
赛道版和买菜版分开卖,比亚迪学精了
上海车展上亮相的腾势Z赛道版,浑身都是硬核配置。 碳纤维尾翼、能自动升降的云辇-M悬架、能把人“焊”在座椅上的赛道桶椅,还有中控台上那个能一键切换赛道模式的红色按钮。 这些配置看着酷,但成本也高,注定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
真正的杀手锏藏在后面。 比亚迪早就想明白了,赛道版负责秀肌肉,真正走量的得靠“基础版”。 就像小米SU7 Ultra和Max的区别,腾势Z的基础版会砍掉碳纤维套件、防滚架这些赛道专用件,但保留最核心的三电机四驱系统。 三台电机加起来照样有千匹马力,零百加速还是3秒级,这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平民超跑”。
电池缩水但性能不缩,这操作有点狠
仔细看参数表能发现端倪。 腾势Z9 GT纯电版用的是100度大电池,续航700公里,价格卡在35万。 而腾势Z为了压价格,很可能把电池缩到80度左右。 续航降到500公里,但换来了两个好处:车重减轻200公斤,加速反而更快;成本直降5万,给降价留足空间。
比亚迪的“易三方”技术才是关键。 三个电机不仅能单独控制每个后轮,还能实现坦克掉头、原地转圈这些骚操作。 更绝的是,这套系统标配全系,不像某些品牌把四驱当顶配专属。 基础版车主花30万,也能在红绿灯起步时让百万豪车吃灰。
方向盘能折叠,但座椅通风要加钱?
赛道版的方向盘设计成了可折叠式,说是为了方便驾驶员上下车,但这玩意成本至少值5000块。 基础版大概率会换成普通方向盘,座椅材质从翻毛皮降级成普通皮革,后排的娱乐屏可能直接取消。 不过像座椅通风、L2级自动驾驶这些实用配置应该会保留,毕竟现在买30万车的消费者,对这些早就习以为常。
还有个隐藏减配点——悬架系统。 赛道版用的云辇-M能主动调节高低软硬,但基础版可能换成更便宜的云辇-A,少了底盘升降功能。 不过对于日常开来说,差别可能还没手机震动马达来得明显。
30万定价不是拍脑袋,背后有明争暗斗
看看对手就知道比亚迪多鸡贼。 小米SU7 Max定价29.99万,极氪001 FR卖到38万,中间刚好有个空档。 腾势Z如果定在30.98万,既能蹭上“30万级”的心理价位,又能靠三电机碾压小米的双电机。 更狠的是,终端再给个2万优惠,实际成交价压到28万区间,直接让Model 3高性能版(33万)变冤种。
比亚迪这次学聪明了。 之前汉EV定价偏高导致销量不及预期,现在直接“掀桌子”式定价。 有内部消息说,他们的成本控制已经做到丧心病狂——三电机系统的量产成本比两年前降了40%,这才是敢卖30万的底气。
电动跑车市场,终于等到一条鲶鱼
现在的30万价位很尴尬。 买Model 3高性能版吧,它就是个换了电机的家用轿车;等埃安Hyper SSR吧,70万的价格直接劝退。 腾势Z的双门造型+敞篷设计,精准戳中年轻人的装X需求。 别看后排空间小得只能放狗,但有多少人买跑车是为了带全家出游?
更关键的是供应链优势。 比亚迪自己能造电机、电池、电控,连碳纤维都是和供应商签了独家协议。 别的品牌造一辆千匹电车要亏本,比亚迪说不定还能赚个两三万。 这种玩法,传统车企根本学不来。
别急着喊真香,这三个坑可能藏雷
第一是品牌溢价。 腾势虽然背靠奔驰,但知名度还不如比亚迪。 花30万买个“杂牌超跑”,面子上可能差点意思。 第二是续航焦虑,500公里续航听着够用,但要是真下赛道豁,可能半小时就得找充电桩。 第三是售后体系,现在全国能修腾势Z的4S店不到200家,撞了车可能得等俩月零件。
不过话说回来,30万就能买到官方改装车资质(赛道版套件可合法备案),还能享受超跑级回头率,这些痛点好像也不是不能忍。 至少比花同样钱买BBA的入门轿车,要有趣得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