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4 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的正式开业,在国内汽车行业与消费市场掀起了一场 “体验革命”。作为国内首批新能源汽车专属全地形赛车场,它以 “全民赛道、全场好玩” 为核心理念,跳出传统赛车场 “专业壁垒高、体验项目少、地域限制严” 的固化框架,用 “技术普惠” 的初心,搭建起一个集极致驾控、安全科普、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全场景生态平台。正如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所言:“好技术,要人人可享;好体验,更要人人可享”,这座赛车场的诞生,不仅是比亚迪技术实力的具象化呈现,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 “功能导向” 向 “体验赋能” 转型的关键一步。
传统赛车场长期陷入 “小众化” 困境:要么是专业赛事场地,普通消费者难以预约入场;要么是单一赛道设计,仅能满足直线加速等基础需求,无法覆盖多样化驾驶偏好;更有甚者,选址偏远,让想体验的用户望而却步。而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的创新,恰恰从 “场景重构” 切入,打破了这些痛点。它创造性地将全国特色地形 “浓缩” 于一地,让用户无需跨越千山万水,就能一站式解锁多元驾控体验。
悬天沙坡区以 29.6 米垂直高度、28° 冲坡落差斩获两项吉尼斯纪录,站在顶部 300 平米观景平台上,既能避开极寒极热天气,又能近距离观赏车辆冲坡的震撼场景,让阿拉善沙漠的狂野乐趣走进城市;70 米长的浮水航行池专为仰望 U8 打造,透明亚克力窗将 “易四方” 技术的魔力尽收眼底,车辆在水中灵活直行、转向,不仅颠覆了人们对汽车 “只能在陆地行驶” 的认知,更直观展现了新能源汽车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实力。这种 “把全国地形搬进赛车场” 的设计,让 “极致驾控” 不再是专业车手的专属,而是每个普通人都能触摸的快乐。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座赛车场还是一座 “活的技术博物馆”,让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与智能技术从参数表走进现实。传统消费场景中,用户很难直观感受车辆的电控响应、车身稳定系统或安全性能,而比亚迪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让技术 “可触可感”。模拟冰道以湿抛光水泥面还原冰雪路面,搭配可移动抽板模拟被动失控场景,用户能在安全环境中学习失控救车技巧,将北欧驾照必考的安全技能变成 “全民保命技巧”;国内首创的 44 米直径低摩擦环形道,用 3 万多块玄武岩砖拼接出介于冰面与雪地之间的摩擦系数,即便驾驶海狮 07 或腾势 Z9GT 这类家用车型,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实现稳定漂移,亲身感受比亚迪毫秒级电控响应的精准 —— 这种 “在体验中感知技术” 的模式,远比冰冷的宣传语更有说服力。
此外,赛车场还构建了 “全场景覆盖” 的体验生态,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需求。1758 米赛道包含 9 个弯道,最长直线加速道达 550 米,最高时速可突破 220km/h,为追求速度与激情的用户提供了释放空间;15300㎡多功能区设置了标准绕桩、智能泊车、AEB 测试、鱼钩测试、麋鹿测试等十几种场景,全方位展现比亚迪智能化技术的魅力,让注重科技配置的用户能深入体验车辆性能;27 个越野项目精准复刻了川藏公路、成佛坡等全国 “越野圣地” 的精髓,从入门到高阶全覆盖,即便是城市 SUV,也能凭借智能四驱在初级路段展现从容通过性,让越野爱好者无需远行就能过足瘾。
而 9000㎡露营区的设置,更是让 “激情驾控” 与 “休闲休憩” 实现无缝衔接,用户可伴着赛道余晖与星空畅谈,为体验增添了一抹惬意,真正做到 “全场好玩,全程尽兴”。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比亚迪全地形赛车场的开业,更是推动中国汽车文化普及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汽车运动文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壁垒高、参与门槛高是主要制约因素。比亚迪显然看到了这一痛点,不仅布局 “三地联动”—— 合肥、郑州赛车场已开业,绍兴赛车场将于明年年初开放,更计划在华东地区打造占地 2000 亩、海拔 500 米的自然山地越野基地,将越野挑战与竹林茶园的生态游览相结合,让驾驶体验与自然景观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比亚迪与中汽摩联联合启动的 “新赛道计划”,更是直击核心:通过打破专业壁垒,让更多人接触赛车文化,助力 “百万人下赛道” 目标的实现。这种 “从场地建设到文化培育” 的全方位布局,正在为中国汽车运动文化注入新动能,让 “汽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生活方式” 的理念深入人心。
中国汽车产业正从 “汽车大国” 向 “汽车强国” 迈进,这不仅需要技术创新的硬实力,更需要文化认同的软实力。比亚迪全地形赛车场的意义,早已超越一座普通的体验场地:它以 “技术普惠” 为初心,让新能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众;以 “全民赛道” 为理念,让赛车文化从专业赛场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以 “全场景生态” 为支撑,让驾驶乐趣突破地域与身份的限制。当更多人能亲手触摸到新能源汽车的硬核实力,能亲身感受赛车文化的魅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便有了更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汽车文化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座赛车场的开业,是比亚迪送给消费者的 “体验大礼”,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向 “体验时代”“文化时代” 迈进的生动注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