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开自动挡汽车的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在高速公路上,前方有一辆慢悠悠的大货车,你跟在后面觉得有些压抑,想找个机会一脚油门超过去;或者在城市里,等一个长长的红绿灯,你排在第一位,想在绿灯亮起时迅速起步,不给后面的车造成拥堵。
这时候,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看一眼自己的挡位,那个平时一直挂着的D挡,似乎在动力上总差那么点意思。
于是,一个更具诱惑力的选项浮现在眼前——S挡,也就是所谓的运动模式。
可就在你的手即将触碰到挡杆,准备将它从D推向S的那一刹那,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却总会冒出来,让你的动作迟疑一下:“我的右脚还踩在油门上呢,要不要先松开一下再换挡?”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实实在在地困扰着许多驾驶者,哪怕是那些已经开了好几年甚至上十年车的老司机,也未必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
你去问身边的朋友,可能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有人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你:“那肯定得松啊!带着油门换挡,变速箱的齿轮在高速运转中强行切换逻辑,那冲击多大呀,跟硬掰一样,时间长了肯定伤车!”而另一些人则会不以为然地摆摆手:“想那么多干嘛,现在的车都是电脑控制的,聪明得很,你只管换你的,车子自己会处理好的,直接换就行,没那么多讲究。”
那么,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个才是对的呢?
在日常驾驶中,我们从D挡切换到S挡,这脚油门究竟是该松,还是不该松?
今天,我们就用最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把这个事情彻底说清楚,让大家以后在需要动力的时候,能够用得明明白白,开得安安心心。
首先,我们得简单了解一下D挡和S挡这两个“兄弟”各自的脾气。
D挡,英文是Drive,也就是我们最常用的前进挡。
它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经济和舒适。
在D挡模式下,汽车的变速箱会非常“勤快”,它总想着尽快地升到更高的挡位,好让发动机的转速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通常在一千多到两千多转之间。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省油,而且发动机噪音小,车子开起来感觉很平顺、很安逸。
它就像一个性格稳重、精打细算的管家,适合我们日常在城市里通勤或者在高速上匀速行驶的大部分情况。
而S挡,英文是Sport,即运动模式。
顾名思义,它的性格就和D挡完全相反了。
一旦挂入S挡,变速箱就像是瞬间被注入了活力,变得激进起来。
它会刻意地延迟升挡的时机,宁愿让发动机转速拉得很高,比如攀升到三四千转甚至更高,也不急着升挡。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发动机最大的动力和扭矩都压榨出来,随时准备响应你的加速指令。
当你深踩油门时,它还会毫不犹豫地迅速降低一两个挡位,让转速瞬间飙升,给你带来强烈的推背感。
它就像一个时刻准备冲刺的运动员,专门应对超车、爬坡、或者偶尔想体验一下驾驶激情这些需要爆发力的场景。
从根本上说,D挡和S挡都是让车子往前开的挡位,只是变速箱内部的电脑程序设定了两种不同的换挡策略,一个追求稳妥,一个追求勇猛。
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我们再回到那个核心问题:在行驶中,从D挡切换到S挡,需要先松开油门吗?
从现代汽车的制造技术和机械原理角度出发,最准确的答案是:不强制要求松开油门,直接切换并不会对车辆造成损坏。
为什么可以这么肯定呢?
因为我们现在的汽车,尤其是自动挡车型,其核心部件变速箱是由一个非常精密的“大脑”来控制的,这个大脑通常被称为TCU,即变速箱控制单元。
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微型电脑,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控着你的油门踩了多深、当前的车速是多少、发动机的转速有多高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数据。
当你把挡杆从D推向S时,你并不是在用蛮力去拨动变速箱里的齿轮,你只是给这个“大脑”发送了一个电子指令,告诉它:“我需要切换到运动模式了。”
接收到指令后,TCU会在千分之一秒内进行运算,它会根据当前的车速和油门开度,自动计算出一个最安全、最合理的换挡方案。
比如,它会精确地控制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甚至在必要时指令发动机自动补充一点油门来匹配转速,确保整个切换过程平稳进行。
这个过程的智能化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工程师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把各种驾驶场景下可能出现的操作都考虑进去了,包括行驶中切换D挡和S挡。
所以,那种认为带着油门换挡会“打坏齿轮”或者“严重冲击变速箱”的担忧,更多是源于对过去手动挡汽车或者早期技术不成熟的自动挡汽车的印象。
对于我们今天开的绝大多数主流汽车而言,它们的变速箱都具备完善的保护逻辑,完全可以承受这种操作。
既然技术上没有问题,直接切换也不会伤车,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包括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都建议在切换前最好还是松一下油门呢?
这其实就不是一个关乎“对与错”的机械问题了,而是一个关乎“好与坏”的驾驶体验问题。
道理很简单,虽然车子不“怕”,但人可能会觉得不舒服。
试想一下,你正深踩着油门,车辆处于一个持续加速的状态,这时候你突然把挡位切到S。
变速箱的“大脑”会立刻解读为:“驾驶员需要最大程度的动力!”于是它会毫不迟疑地执行最激进的降挡程序,可能瞬间就从6挡降到了4挡,发动机的转速也会“嗡”地一下猛增一两千转,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强大的、突如其来的推力。
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人在你背后冷不丁地猛推了一把,虽然你知道这是车子在提速,但这种突兀感会让人心里一惊,缺乏准备,甚至会造成车上乘客的前后摇晃,体验感并不好。
而如果在切换挡位之前,你有意识地将右脚从油门上稍微抬起那么一下,哪怕只是零点几秒的短暂瞬间,整个过程的感觉就会截然不同。
这个“松油门”的动作,相当于你提前跟车辆的控制系统打了个招呼,给了它一个缓冲和准备的时间。
在你松开油门的瞬间,发动机的负荷减轻了,变速箱在执行降挡、拉升转速的动作时,冲击感就会被大大削弱。
紧接着你再重新踩下油门加速,整个动力的衔接就会变得非常线性、顺滑,动力是平稳而又强劲地涌现出来,而不是粗暴地“踹”你一脚。
这样做,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舒适性大大提升,无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客,都会觉得整个加速过程更加从容不迫。
其次,它能带给你更强的驾驶控制感。
整个提速的节奏是由你通过油门的收放来主动掌控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车辆的突然爆发。
这种人车合一的沟通感,本身就是驾驶乐趣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D挡切换S挡,松油门不是一道必须遵守的“硬性规定”,而是一个能够显著提升驾驶平顺性和舒适度的“加分技巧”。
它不是为了保护车辆,而是为了更好地照顾车上的人,也体现了驾驶者对车辆性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细腻的操控水平。
所以,下次当你需要释放车辆的潜能时,不妨试试这个小习惯,你会发现,原来驾驶可以变得如此顺畅自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