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6款2.0L XL-Upper智尚版开了七年,虽然说早就对它充满感情了,但说实话,这些年用下来,真是有不少小烦恼。这车陪我走过了不少城市的街头,也试过冷天,然后就忍不住要吐槽点啥。
先说胎压检测吧。这个功能真是让我头疼,尤其是冬天,车一冷,胎压下降得明显。别人车都捂在车库里,我的这车,因为胎压报警经常迟到五分钟甚至更久。有次我跑完短途回来,停车1小时后,胎压才显示偏低,结果开到十公里外的加油站,发现轮胎居然都快废了——轮胎侧壁都鼓出来一大块。那天我差点得换轮胎,想想都后怕。其实我还用过别的车型,那些能实时监测的,瞬间就知道胎压变化,几乎没有延迟。这次琢磨,估计是这车用的是比较传统的压力传感器,加电后才开始检测,没用那种能实时互联的TPMS技术。
这个延迟让人挺不爽的。具体来说,胎压由正常变低到报警,可能要经过2-3分钟甚至更久。冬天又特殊,车子冷得快,胎压一低,报警就慢。之前几次,脚踩油门一会,胎压报警了,早上起床梦游似的,开车去加油,还以为是轮胎漏气,结果到站发现轮胎状况还算过得去。直到我把轮胎拆下来看,胎侧壁左侧鼓包了,差点爆胎,还好提前发现,否则就危险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原因是胎压监测系统的算法不够智能,就是说,没有用到那种可以实时检测变化的传感器,可能是成本限制,或者是硬件兼容问题。对比同价位一些车,比如某品牌的紧凑型SUV,配备的胎压监测几乎是瞬时反应。这也让我猜测,或许厂家还没把胎压检测做得聪明一些,或者说,是为了节省成本,不用了那种血糖监测似的高端传感器。
这事我其实早就想说,胎压监测本应是安全保障,但实际用起来却像个猴子抖铃铛。车停一夜后胎压会掉一两点,像是冷天冷落的节奏,早上开车,几公里之后才看到报警,实在太慢了。而且我还查了一些资料,感觉国内大部分车都差不多,有的甚至报警时间更长。比如朋友的某车,胎压掉到20左右,报警还得跑过去自己观察胎压表。@(这段先按下不表)早知道会遇到冬天胎压下降的问题,我也会考虑提前买个信赖度高的电子气压计手动检测。
你觉得,厂家到底难在哪里?我猜,成本当然是第一因素。传感器价格下降了,但实时监测的技术还不是特别普及。还有一点可能是硬件设计的问题,胎压监测还要和车身电子系统对接,要保证长期稳定工作不出错,技术门槛不低。而且,很多时候,厂家也不太愿意折腾太多,因为这个功能,普通用户用得不多,反正运转正常就行,实在闹出点事,修车也贵。
不过说归说,这个胎压监测,如果能像某些品牌那样,启动即检测、实时更新,绝对能帮我省不少麻烦。尤其冬天,胎压变动快,只要保养稍微不留意点,从加油站变成爆胎的可能也更低,安全感多了。
你有没有碰到类似情况?或者说,你的车装的是不是也那种看时间慢动作式的胎压检测?话说回来,有次我翻了下我手机照片,发现去年冬天的车载行驶纪录里,有个货拉拉的司机跟我说:兄弟,这胎压,往低了跑,结果超预期的快。他那车还能用轮胎压力界面看得特清楚,估计用的都是那种一些鞋垫一样的电子传感器。
(这段先打住,有点跑题,不然又不按套路来了。)不过这事让我思考,车子除了胎压,变速箱润滑油的保养周期我基本都记得(292天前换的油,估算还能再跑几个月),但那些细碎的监测,才是真正关系到行车安全的。而且,想想,买车7年,平均每年花在轮胎上的钱少说也得三四百块吧。保值率不好估算,但我猜这个预算,也不是大头。
再说回研发角度。我一直觉得,研发这事像个巧妇做菜,要用最合适的调料。现阶段,胎压检测做得不好,可能是因为:一来硬件不够先进,二来算法没优化。传统的压力传感器都那样,反应慢;遗憾的是,汽车制造商可能还在用牵引传感器设计:倒腾个电子传感器,挂在轮胎内,每次数据读得慢点,也不意外。
这么说,又有个疑问——是不是一定要实时监测?我经常觉得,用户可能根本不用每天盯着胎压数值,只要有明显低压,汽车自己报警就够了吧。可实际上,没有那种快感,再好的监测系统都变成无用功。
这是我自我更正的地方:之前说肯定不能那样延迟,这确实很难做到极致,能做到实时的成本太高,车企也要权衡。如果把延迟时间压低到几秒,成本会大涨,可能就不划算了。
对了,我的车里,有一个细节我还记得很清楚。有次夜里,跟朋友聊天,他问我:你那车冬天胎压怎么都掉得快?我说:不晓得,就是冬天馊气严重。你还记得我那次开车在高速上突然报警的事吗?他笑:那probably就是胎压低了点,差点爆胎。也没办法,每次短途拉货,胎压都在摇摇欲坠,原来监测没有跟上变化。
想到这里,我还真得打个问号:那么多车,为什么还没有普及真正的智能胎压监测?是不是因为二线供应链还没做到那种划算的程度?或者厂商觉得,做得那么快用户也用不完?又或者,真的是这东西早晚都要升级。
(这段先搁着,不然又跑偏了。)汽车其实就像我们生活,复杂又简单。胎压检测不只是个功能,更像个隐形的守门员。只现在还差那么一点点,未来会不会有新的技术出炉?用AI立刻分析胎压波动,提前预判异常?这个我确实没细想过,也许未来的车会更智慧。
但至少目前,期待厂家能在这方面多下一点功夫,就算是个实用的改善,也是对我们这种用车多年的人的个交代。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类似的夜里胎压报警的悔恨时刻?或者,想象一下,如果胎压监测能做到秒反应,会不会让行车更安心一些?我知道,行业的路还很长,但真希望这个细节可以早点进化到我们手里。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