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

零跑这波操作,像极了一个常年蹲在路边摊做炒粉的老师傅,突然有一天跟你说他要去盘个铺面,搞米其林三星。你问他准备怎么干,他说简单,我把全世界最贵的牛肉、最新鲜的龙虾、最顶级的鱼子酱,全都放到我那份炒粉里,一份卖三千,这不就米其林了么?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你听完,哭笑不得。这逻辑硬不硬?太硬了,硬得像块砖头。但问题是,高端市场这玩意儿,它从来就不是个食材批发市场,不是你把料堆得越足,就能自动晋级的。它是个玄学,一门关于“人设”和“叙事”的玄学。

我们得先给这事儿做个“祛魅”。什么叫高端品牌?本质上卖的根本不是产品,而是一种“人设”的入场券,一个帮你向全世界宣告“我是谁”的社交工具。你开一台保时捷,传递的信息不是“我的车有3.8秒的零百加速”,而是“我是一个有品位、有实力且不那么油腻的成功人士”。你戴一块百达翡丽,也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为了在别人不经意瞥到时,传递出一种“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阶层信号。

你看,这套游戏的核心,是心理价值,而不是物理堆料。物理堆料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而心理价值解决的是“我信不信”的问题。零跑这次发布的D19,把80度大电池塞进增程车,上了两颗最新的高通旗舰芯片,甚至搞了个车载制氧机,这些操作,都是在疯狂地回答“有没有”的问题。你看,别人有的我都有,别人没有的我也有,我浑身都是名牌,从宁德时代到采埃孚,参数表拉出来能把你淹死。这种产品经理式的思维,在15万以下的市场里,是无往不利的屠龙刀,因为那个价位的核心矛盾是“既要又要还要”,是性价比的极致博弈。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但当你把价格牌翻到30万,甚至更高的时候,游戏规则就全变了。这个价位的消费者,他们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的最优解”,他们买的是一个“身份认同的解决方案”。他们不缺那点配置,他们缺的是一个能说服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历史上,这种从草根到贵族的升级之路,走得最漂亮的是谁?丰田。上世纪80年代,丰田车是“皮实耐用”的代名词,跟“豪华”两个字八竿子打不着。丰田想进军北美豪华车市场,它怎么干的?它没有搞一台“堆满料的丰田皇冠”,然后换个标卖贵一倍。它做了一个极其痛苦但绝对正确的决定:另起炉灶,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牌——雷克萨斯。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雷克萨斯从零开始,构建了一整套全新的叙事。它不跟你聊发动机参数,它跟你聊静谧性,聊工匠精神,聊450道质量检测工序。为了让第一代LS400的车门关闭声听起来有“厚重感”,工程师团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调校。这种事,你在配置表上是永远看不到的。它建立的是一种信任,一种“虽然我不懂,但我相信你替我做到了最好”的品牌光环。这才是从“有没有”到“我信不信”的惊险一跃。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反观我们现在很多品牌的向上之路,本质上还是那个炒粉师傅的逻辑。他们觉得,只要我的硬件参数比BBA强,价格比BBA便宜,消费者就应该买我的账。这是一种典型的“工程师脑”,他们坚信世界是理性的、是可以用数据和逻辑说服的。但真实的世界,尤其是在消费领域,恰恰是非理性的,是被情绪、故事和偏见所主导的。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品牌向上,最难的不是技术攻关,而是洗掉用户心中“草台班子”的固有印象。你卖了五年15万的车,你的品牌形象、你的销售渠道、你的用户社群,都已经深深地烙上了“性价比”的钢印。现在你突然推出一个30万的产品,你的老用户会觉得你“忘了本”,而你真正想争取的新用户,会下意识地觉得“你配吗?”。这种认知上的鸿沟,靠堆砌几个激光雷达、几块大屏幕是填不平的。它需要的是时间,是持续的、正向的品牌故事输出,甚至是一场壮士断腕式的自我革命。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所以,零跑D19这台车,它本身可能是一台非常优秀的产品,它的硬件规格可能真的超越了同价位的很多对手。但它的成败,最终不取决于那张长得吓人的配置表,而取决于一个更本质的问题:零跑有没有准备好,去讲一个能让中产阶级信服的、关于“我是谁”的新故事?

这里面藏着一个反直觉的“冷知识炸弹”:真正顶级的奢侈品,往往是反功能的。百达翡丽走时不见得比你手上的Apple Watch准,爱马仕的铂金包论实用性可能还不如一个帆布袋。它们之所以贵,恰恰是因为它们剥离了工具属性,升华成了一种纯粹的文化符号。它们提供的,是“我不需要用手表看时间”、“我不需要用包来装东西”的叙事。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当一个品牌还在疯狂强调自己的功能有多全、性能有多强的时候,说明它在精神层面,依然是那个蹲在路边摊,满头大汗的炒粉师傅。他或许能做出全世界用料最扎实的炒粉,但离米其林,还隔着一条关于品牌叙事的星辰大海。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说到底,咱们这些凑凑合合的普通人,嘴上喊着要价值,身体却总是不自觉地滑向了价格。这可能就是人性吧,哭笑不得。

从炒粉摊到米其林:国产车冲高端,缺的不是料,是“叙事”-有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