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296辆/2,490,250辆。
第一个数据是比亚迪在2025年7月交出的成绩单,而第二个数据则是比亚迪1-7月的累计销量。从数据上看,比亚迪汽车如今在国内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头部车企,甚至没有之一。
可现在大家提到比亚迪这个品牌,第一印象会想到什么?
是「比亚迪花语-手机尾号」,还是「秦不仅统一六国,还统一了网约车」,抑或是「开比亚迪都不会被她老公怀疑」这些网络热梗?
其实我对于比亚迪最初的印象,是抄袭、山寨。无论是最早的比亚迪F3和比亚迪F6,还是后来的比亚迪S6以及比亚迪M6等车型,在它们身上都能看得到一些同期合资厂商车型的影子。
实话实说,消费者们对于比亚迪的初印象并不好。
但比亚迪的销量是实打实的,得益于海鸥、海豚等小车以及第五代DM技术的横空出世,现在的10万级市场几乎已经被比亚迪垄断了。价格低廉、配置丰富并且实用性良好,是比亚迪的最大优势。
虽然比亚迪有很多车型卖到了B端市场,但这也不影响C端消费者对它的青睐。
不过在高销量之下,我还是有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看法。
纵观比亚迪旗下的车型,除了比亚迪唐和比亚迪汉的销量稍微高些之外,其它售价在15万以上的车型销量都不算好看,甚至其中比亚迪汉的销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B端市场换来的。
特别是「大唐大汉」中的唐L以及汉L,无论是设计还是性能,这两款车在同级别来说都是超纲的存在,可为何销量就是不温不火?
在我看来,这和比亚迪的品牌形象或许有较大关系。
如果你手握20来万,哪怕买了入门的「34C」,很多人也会觉得你买的是豪华品牌;而如果买了蔚来、理想或者小米等,大家也会觉得你的生活挺小资。
但如果你花20多万买了一辆比亚迪,身边的人会怎么想呢?这点我不太好评判。
反观国内老牌车企中的吉利,我认为他们的做法就非常聪明,吉利品牌旗下目前只有不到10款车而且都是传统燃油车,而新能源车型就归给了吉利银河,高端些的产品则归到领克和极氪旗下。
哪怕吉利同样有许多车型进入了网约车市场,可大家会觉得它的品牌形象低端吗?
比亚迪自然也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他们推出了腾势、方程豹以及仰望等高端子品牌。可是他们没有做出太过于明显的区别,还是非常容易和比亚迪混淆起来,这也导致了品牌形象无法拔高。
另外不得不说的一点是,虽然在沃尔夫冈·艾格加入之后,比亚迪的龙颜设计让他们的外观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截至目前我对比亚迪的内饰设计仍然持保留意见,对我来说他们的内饰真的很难被接受。
哪怕是仰望的内饰设计,在我看来仍然无法摆脱「汽配城风格」这个标签,有些时候真的可以学学沃尔沃「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
当然了,比亚迪目前仍然在走上坡路,这个时候提出建议更多只是「鸡蛋里挑骨头」,相信很多人也不一定会认可我的想法。
但是一家企业想要更长久地发展,提升品牌形象,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是必然的趋势。
比亚迪现在的产品线,在我看来有些过于丰富了。如果是我,可能会将一些相对中高档的产品转到腾势下面去;将各个子品牌做出明显一些的区别;再稍微提升一些内饰设计部门的审美水平。
或许这样在走向海外的时候会更顺利一些,消费者们对于比亚迪的印象也会更加好一点。
当然了,一百个读者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有的人可能不会认可我的想法,那也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表达自己的观点。
你们觉得比亚迪以后还能达到怎么样的高度呢?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