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新能源车圈出了一个有点意思的“新物种”,特斯拉Model Y L,六座加长版,直接亮相小区楼下,还没进展厅呢,已经有不少人围观、拍视频,整个氛围有点儿像路边发现了什么稀罕货。
讲真,Model Y L和以前那个蹲在后备箱的七座版还是有点区别的,光是那身材,一下子拉长了将近两个拳头,看过去就有点气场拉满的感觉。
门上的6-seater标识特别扎眼,生怕别人看不出来自己多了俩座位似的。
隔壁老张兴奋得跟中了彩票一样:“我早就说,特斯拉该学学国产SUV,别老端着了!”
可问题来了,特斯拉这个动作,到底是在跟谁较劲?理想、问界、还是小鹏?又到底是迎合市场还是被动转型?
咱们这就来刨一刨这事背后的“玄机”。
其实,把话题撸清楚,得先想一个问题:谁让特斯拉转型的?
别说,国产车企最近玩的“空间经济学”,确实有点看头。
理想L系列、问界M7、小鹏G6,动不动就是“大沙发”、“大平层”,宣传片里全都是娃、老人、家长齐上阵,买车不像买工具,更像置办新家。
特斯拉Model Y虽然一直卖得挺起劲,但七座版销量寥寥,买的人估计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你要真体验过那个海外七座Model Y,第三排简直不能直视——地台高得让人想跷二郎腿都费劲,膝盖拍着下巴的既视感,所以大家精明着呢,根本不入坑。
国产大六座一火,特斯拉这边坐不住了。
数据不会说谎。
Model Y L的身板一下拉长到了4976mm,轴距干到了3040mm,这是什么水平?已经可以跟理想L8掰掰手腕了,比以前的Model Y,长度、轴距各自都拿出了真诚——分别多了179mm和150mm,这增长量说小不小,说大也不算小,起码后排舒服多了。
说回内部,最关键的是第三排,用了下沉式设计。
这一点给特斯拉点个赞,前排和第二排继续主打舒适,第三排也不像以前那么尴尬,“1米7的人坐进去不顶头”,这一波优化,谁懂谁知道。
还有小桌板藏在第二排,那是给带娃遛娃的家长们量身打造的,什么贴心配置,懂不懂家庭用户的心?
可能有人觉得这属于特斯拉“走投无路了”、“没创意了”,其实未必。
新能源车市,其实就分两股,一边是极致性价比,一边是空间舒适度虐杀,特斯拉原来“特立独行”,只拼科技感、智能,空间只能说勉强,但架不住中国市场的爷们、姐们买车讲究的东西太多了——空间、实用、能不能带娃、能不能带老人、能不能塞下安全座椅、轮椅。
你要是把这些事儿都无视了,那就等着销量被新势力截胡吧。
理想和问界这两家企业最懂怎么做用户“润物细无声”的需求满足。
你看理想L8、L9,大家都说配置拉满,空间够大,不光能当工具,还能给家庭当移动第二客厅。
问界M7这两年出的势头也是虎,主打那种“头等舱”体验。
哪怕小鹏G6不是六座,空间大得像送的。
用户的核心诉求,全都变成了“怎么舒服,怎么来”。
特斯拉不仅看在眼里,也终于参透了。
对家庭用户,空间等于“尊重”。
你要还想着一家人出门,一个得坐后备箱,体验非人,估计孩子都会吐槽,“爸妈你们为什么这么抠门不买大点的车?”
除了车内空间,还有一个关键指标:续航。
中国用户选新能源车最关注啥?没错,续航焦虑一直萦绕在心头。
Model Y L配了82千瓦时的电池,宣称751公里的续航,啥意思?比大多数国产车企"标称100度电池”的还要能跑远。
这里头玄学可多了。
特斯拉三电系统一向口碑在线,能耗控制做得那叫一个优秀。
同样一块电池,别人只能跑600多,轮到特斯拉,人家就是能往750km上冲。
有一说一,环保、节能这些老生常谈,正常用户也不详究内里原理,能用实际续航打脸最重要,“省心”才是硬道理。
动力这块呢?
Model Y L前后双电机,340千瓦,书面数据比在售的Model Y还要多几分力气。
但凡问问身边买家,有几个关心那零点几秒的加速体验?
归根结底,买这个六座加长版的,多半为了家里老人、孩子能舒服坐进去,谁没事儿飙速度啊?
轿车能“卷空间”,SUV也得跟进卷,不然迟早被比下去。
其实,特斯拉这几年多少有点“随遇而安”,遇上国产车压价格,咱也降价;
现在国产拼空间,咱也来一波;
你看早前Model 3降到人心发颤,秦PLUS卖得火的时候,特斯拉马上响应,谁能想到美式风格的特斯拉,如今也在中国市场被“卷”得服服帖帖?
本土用户口味,简直没有极限。
等Model Y L真摆进展厅,估计又是一波“带娃团”组团来测,都是挑能不能放下两台推车,拎包出门四五个人毫无压力。
价格没定,不过从口风看,要比Model Y贵3-5万,如果真落在35万上下,这定价有点意思。
要知道理想L8目前指导价35.98万起,如果Model Y L敢往下压一个档次,那势必有不少原本观望理想的用户要“摇摆”,摇摆到美系这边来。
但问题也来了——空间大归大,特斯拉的品牌力、服务体系、售后体验,究竟能不能打过国产新势力?
用户认的是功能性,还是认特斯拉这牌子?
光玩新花样,没人买账,不还是白搭?
最关键还得看终端体验,像老张这种家庭客户,既关心空间,也要性价比,更在乎用起来顺不顺手,售后保障给不给力。
总不能出了问题光有个LOGO站台,售后推三阻四吧?
其实特斯拉跟国产SUV对抗,本质是中产家庭需求倒逼下的升级。
国产车敢“卷”,不代表特斯拉不敢学会变通。
这一代家庭用户眼里,全家一起出门,才是真刚需。
特斯拉Model Y L长出来的,不光是尺寸,更像是顺应潮流的自我修正。
你说下一步特斯拉如果再搞个“奶爸专属版”,带个储物柜、换鞋区,是不是也说得通?
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已经不流行“只拼参数单单看性能”,得玩生活化、全场景。
车型做大做强,才有生存空间。
大家都说技术创新很重要,但产品落地不接地气,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说透了,谁能解决家庭用车痛点,谁在中国市场才有未来。
从海外七座Model Y无人问津,到国产六座加长版悉数登场,这就是本地化的最好例证。
市场让步于现实需求,科技也得向“锅碗瓢盆”低头。
眼下,特斯拉也好,理想也罢,都在你追我赶,每一步都踩着用户心头——实用才是王道。
等哪天你在楼下瞧见一溜Model Y L停着,后尾箱再也不是被当成行李堆放区了,坐在第三排的小朋友还能翘起小腿做鬼脸,那大概是特斯拉真正“懂了中国家庭”。
至于Model Y L要是卖到35万,你会选它还是理想L8?
这个问题抛给你——你怎么看?有没有被种草?留言一起唠唠呗!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