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4S店提新车时,这几个地方要检查、切记你中招了吗?

当您满心欢喜地走进4S店,准备迎接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伙伴——您的新车时,那份喜悦如同春日暖阳。为了让这份喜悦完美延续,开启无忧无虑的驾乘旅程,为新伙伴进行一次细致而专业的“健康确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仅是保障自身权益,更是对未来行车安全的一份安心承诺。掌握几个关键检查点,能让提车过程更加顺畅安心。

一、 核心证件:顺利启程的通行证

如同人的身份证,车辆的核心证件是合法上路和享受权益的基础。请务必在交接时当面核对清晰:

1.车辆合格证: 这是车辆身份的终极证明,也是办理牌照的必备文件。

2.购车发票: 仔细核对发票上的车辆信息(车架号、发动机号)是否与实车完全一致,同时确认开票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相符。

3.车辆一致性证书: 此证书详细列明了车辆的配置信息,是核对车辆是否与订购型号配置完全一致的重要依据。

4.三包凭证: 清晰载明了车辆的质量保证期限和范围,是未来享受保修服务的法律依据。

5.车架号(VIN)一致性核对: 车架号如同车辆的“DNA”,至关重要。务必检查车辆三个位置的VIN码(前挡风玻璃左下角、副驾驶门框B柱铭牌、发动机舱内)是否完全一致,一个字母或数字都不能有差异。同时,核对所有证件上的VIN码和发动机号是否与实车铭牌信息严丝合缝。

二、 车身细节:光影下的品质检验

去4S店提新车时,这几个地方要检查、切记你中招了吗?-有驾

车身是爱车的“门面”,细致的观察能发现潜在信息:

1.漆面“三光法则”:

侧光寻痕: 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与车身呈45度角观察。侧光能有效凸显漆面可能存在的细微划痕或不易察觉的微小凹陷(会产生轻微的光线波浪纹)。

逆光鉴漆: 在较强的逆光或侧逆光下观察车顶、发动机盖等大面积平面。原厂自动化喷涂的漆面应呈现出均匀、光滑如镜的效果。如观察到局部区域存在微小的波纹状纹理(橘皮纹)或极其细微的色差,则提示该区域可能有后处理痕迹。

接缝探匀: 重点观察车门与车身、发动机盖与翼子板、后备箱盖与车身之间的接缝。原厂装配的接缝宽度应均匀一致,缝隙平直。用手指轻轻感受缝隙边缘,应平滑无毛刺。特别留意前后保险杠与车身翼子板的接缝内侧,使用手电筒辅助观察是否有异常的“飞漆”现象(漆雾飘溅到接缝内部缝隙),这通常是部件拆装后单独喷漆的痕迹。

2.轮胎与玻璃的“时间密码”:

轮胎日期 (DOT码): 在轮胎侧壁找到椭圆形的DOT标志及一串代码,最后四位数字是关键。例如“2523”表示该轮胎生产于2023年的第25周。核心原则:轮胎生产日期必须早于整车出厂日期(铭牌日期)。 如果某条轮胎日期显著晚于整车出厂日期(特别是晚数月以上),则表明该轮胎被更换过,需要了解原因。

玻璃日期: 每块玻璃(通常在前挡、后挡或车窗角落)都有一串编码标识生产日期。常见的表示方式是数字和小黑点(或星号)。数字代表年份最后一位(或两位),点代表月份。通用规则:点在数字前,用7减点数;点在数字后,用13减点数。 例如:“..8” 点在数字前,2个点,7-2=5,即2008年或2018年5月(需结合整车年份判断);“8..”点在数字后,2个点,13-2=11,即2008年或2018年11月。同样核心原则:所有玻璃的生产日期必须早于整车出厂日期。 发现某块玻璃日期晚于整车日期,则明确表明该玻璃是后期更换的。

去4S店提新车时,这几个地方要检查、切记你中招了吗?-有驾

3.生产铭牌信息: 位于副驾驶门框B柱上的铭牌明确标注了车辆的制造年月。了解库存周期(国产车通常建议不超过6个月,进口车可能稍长)有助于在购车时更合理地争取权益或做出选择。

三、 发动机舱:动力核心的初步聆听

打开发动机舱盖,这里蕴藏着车辆的核心:

1.油液状态初检:

机油尺: 在冷车状态下(或停车熄火10分钟以上)拔出机油尺,用干净纸巾擦拭后再次插入拔出观察。新车的机油应呈现清澈透亮的淡黄色或淡金色。如发现机油颜色异常发黑或浑浊,需要关注;若观察到机油呈现乳白色乳化状,则需立即查明原因(提示可能存在冷却液渗入机油道的密封性问题)。

冷却液/防冻液: 检查膨胀壶内的液位是否在标准的“MIN”与“MAX”刻度线之间。观察液体颜色是否正常(通常为粉色、绿色或蓝色等,具体参看手册),应澄清无杂质、无油渍漂浮、无粉色结晶物。

2.发动机启动与怠速:

冷车启动瞬间,转速通常会跃升至较高位置(如1200-1500转),这是正常现象。

去4S店提新车时,这几个地方要检查、切记你中招了吗?-有驾

仔细观察启动后1-2分钟内的转速回落过程。正常情况下,随着发动机温度上升,转速应平稳下降并最终稳定在一个较低的转速区间(通常在600-800转/分钟)。此时转速表指针应保持稳定。

感受发动机在稳定怠速时的状态。车身应无明显异常抖动,方向盘无明显持续震动感(可尝试在方向盘上竖立硬币测试稳定性)。异常的持续性抖动或转速表指针不稳可能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

3.关键部件痕迹: 目视检查发动机舱内主要部件的固定螺栓(如发动机悬置支架螺栓、蓄电池固定架螺栓等)是否有近期被工具拧动过的痕迹(原厂的漆封标记是否完整无损)。

四、 内饰与电子系统:舒适与智能的体验

坐进驾驶舱,感受车辆的舒适与便捷:

1.车机系统检查:

启动车辆,逐一操作测试中控大屏、仪表盘显示、音响系统、空调系统(冷暖风及出风模式)、所有灯光(大灯、转向灯、刹车灯、倒车灯、雾灯、车内照明灯)、车窗一键升降、天窗开闭等功能是否正常运作,反应灵敏。

通电时间(进阶): 有些车型的车机工程模式或隐藏菜单中可以查看车辆的总通电时间(非行驶里程)。虽然销售通常会清零导航记录等,但总通电时间是累积的。过长的通电时间(例如远超运输所需时间)可能提示车辆曾被频繁展示或用作其他用途(了解此项功能需查阅具体车型手册或咨询专业人士)。

去4S店提新车时,这几个地方要检查、切记你中招了吗?-有驾

2.内饰洁净与细节: 检查座椅(特别是缝隙)、地毯、顶棚、门板等内饰部件是否洁净无污渍、无破损。重点留意是否有异常的潮湿感或霉味(虽然新车气味常见,但霉味需警惕)。检查各储物格、点烟器/USB接口是否完好。

3.行驶里程: 查看仪表盘显示的行驶里程。新车从生产线到运输再到4S店PDI(售前检测),行驶一定的里程是正常的,通常在50公里以内较为常见。结合其他检查点综合判断。

五、 后备箱与动态感知:周全的收尾

1.后备箱及备胎:

检查后备箱随车工具(三角警示牌、千斤顶、拖车钩等)是否齐全。

检查备胎状况:确认是全新未使用状态(观察胎面是否有清晰的胎毛)。关键点:测量备胎胎压! 新车为防止长期存放变形,备胎胎压通常会充得很高(可能接近甚至超过3.5 Bar)。如果检测发现备胎胎压已处于正常行驶气压值(如2.2-2.5 Bar),则表明备胎可能被动过或使用过。

2.简短动态感受(如有条件):

在安全区域(如4S店院内或指定路线)进行极低速(如10-20km/h)的行驶,感受方向盘是否居中,车辆有无明显跑偏。

去4S店提新车时,这几个地方要检查、切记你中招了吗?-有驾

轻踩刹车,感受制动力的建立是否线性平稳。

注意聆听行驶中底盘、悬挂是否有异常声响。

温馨贴士:

带上好帮手: 如有懂车的亲友同行,或者自备强光手电筒、漆膜仪(可快速测量漆面厚度,原厂漆厚度通常在合理范围内且各面板数值相近)等小工具,会让检查更高效、更令销售方重视。

时间充裕: 给自己预留充足的验车时间,切勿仓促行事。把验车当作与爱车初次深入对话的过程。

沟通与记录: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明情况或疑虑,及时、清晰地与销售顾问沟通。在签署最终文件前,确认所有疑问都得到满意解答。考虑对关键交接过程和车辆状态进行拍照或录像记录。

提车,是汽车生活美好篇章的起点。投入一点时间和细心进行专业的查验,就如同为这段旅程系上了一条无形的安全带,为您带来长久的安心与愉悦驾驭体验。每一次检查,都是对爱车的珍视,更是对安全出行的郑重承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