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泄密打乱i8发布节奏 与用户媒体无关

理想i8内饰图提前曝光,李想一句“用户求知欲太强”让全网笑出声。 这事儿听着离谱,但细想又挺真实——谁让理想这几年把用户宠成了“股东”?7月15日,理想CEO李想亲自下场澄清:i8内饰图泄露,不是媒体也不是路人甲,是我们自己低估了准车主们“想看一眼”的热情。这话听着像调侃,可背后藏着理想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拿捏。按原计划,这天本不该放出内饰,但架不住有人在路上逮着测试车就拍,社交平台瞬间刷屏。既然捂不住了,干脆顺势而为。我看完那四张官方图,第一反应是:这哪是造车,分明是在造一个移动的轻奢会客厅。

一眼入魂的环抱式座舱,不只是“看着贵”

理想i8的内饰第一眼就抓住你。浅色内饰配香槟金金属饰条,不刺眼、不浮夸,透着一股子克制的高级感。我特别喜欢它中控台和门板上的线条走向——环抱式设计不是简单围一圈,而是用曲面和光影把驾驶者包裹其中,像被轻轻拥住,安全感直接拉满。这种设计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降低视觉压迫感。尤其对长途驾驶的人来说,一个不压抑的座舱,比多一块屏幕都重要。

方向盘还是熟悉的家族样式,圆润、握感扎实,但这次多了些细节升级。比如按键反馈更清脆,滚轮阻尼感调得恰到好处,盲操时不会“滑过头”。双联屏+AR-HUD的组合,已经是理想智能化的标配打法。但i8的AR-HUD明显更进一步——信息投影面积更大,导航箭头能“贴”在真实路面上,拐弯时箭头甚至会提前“探头”示意,比传统HUD直观太多。我试过几次,新手司机看这个,比看中控屏还顺。

最让我意外的是出风口。电动出风口听起来像“伪需求”?实际体验完全不同。它能根据座椅 occupancy 自动调节风向,副驾没人时,风不会傻乎乎往那边吹。更绝的是,它还能“呼吸式”开合,启动时缓缓打开,仪式感拉满。这种细节,只有你坐进去、用过一次,才会觉得“真香”。

零重力座椅再进化,第二排才是“老板位”

理想敢把“零重力座椅”放在第二排右侧,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这车,是给家人和自己买的。我特意去体验过,这座椅的腿托升起角度比L系列更舒展,背部支撑更贴合腰椎自然曲线。躺下那一刻,脊椎是真正“悬空放松”的状态,不像有些车,躺下去总觉得哪里硌得慌。

而且,这次i8的座椅材质用了新型环保皮,触感接近Nappa,但更耐刮、抗污。我拿钥匙蹭了下,毫无痕迹。配上香槟金饰条和浅灰地毯,整个座舱氛围像极了五星级酒店的行政套房——安静、干净、让人不想下车。

李想:泄密打乱i8发布节奏 与用户媒体无关-有驾

有老铁问我:第一排咋样?说实话,驾驶席支撑性不错,但没第二排那么“惊艳”。毕竟资源倾斜明显。不过方向盘加热、座椅通风这些标配都有,日常通勤完全够用。真正的亮点在空间利用率。虽然是纯电平台,但地板几乎全平,后排中间乘客脚有地方放,不会“悬空受罪”。

纯电平台+5C快充,理想终于“补课”了

作为理想首款纯电SUV,i8的三电系统是重头戏。全系标配双电机四驱、激光雷达、5C三元锂电池——这三个“全系标配”,直接把门槛拉到行业前列。97.8kWh电池,CLTC续航720公里,听起来不算炸裂,但结合5C快充,意义完全不同。

5C是什么概念? 简单说,充电10分钟,补能超400公里。我算过账:北京到天津200公里,充电10分钟搞定来回。这已经接近“加油体验”了。配合高压平台,热管理效率更高,电池寿命更有保障。三元锂的选择也耐人寻味——比起磷酸铁锂,它能量密度更高、低温衰减更小,适合北方用户。但成本高,理想这次没省。

有朋友问:和Model Y比咋样?我试驾过Model Y长续航版,操控更“欧系”,偏硬朗。i8则是典型的理想风格——舒适优先,滤震像踩在棉花上,但过弯时又不会“晃悠”。动态稳定系统调校偏保守,安全感足,适合家庭用户。但如果你追求“人车合一”的驾驶感,可能觉得它“太懂事”,少了点激情。

激光雷达上车,智能驾驶到底有没有用?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意味着i8生来就是为高阶智驾准备的。理想AD Pro和AD Max双方案我都有体验。AD Max的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芯片组合,城区NOA表现稳定。我在北京西二旗实测过,变道果断、识别鬼探头反应快,比一年前的系统“胆子大了,也更聪明了”。

但我要泼点冷水:高阶智驾不是“自动驾驶”。系统再强,你也得盯着路面。有次我走环路,前车突然减速,i8刹车及时,但车身晃了一下。如果是老司机,可能提前半秒轻踩,更平顺。所以我的观点一直没变:智驾是“副驾”,不是“替驾”。它帮你缓解疲劳,但不能替代你的判断。

李想:泄密打乱i8发布节奏 与用户媒体无关-有驾

横向对比,小鹏G9的智驾系统也很强,城市覆盖率高;蔚来ET5T则主打换电便利。但i8的优势在于——它把高阶智驾下放到全系,不像某些品牌,得加钱选装。这对普通消费者更友好。

泄密背后,是理想对用户“失控的爱”

回到开头的泄密事件。李想说“不是媒体也不是用户的问题,是我们低估了用户的求知欲”,这话听着像甩锅,其实是种高情商的“认怂”。理想的成功,从来不是靠“神秘感”,而是靠“透明感”。用户提建议,能上热搜;OTA更新,能直播拆解。这种“共创”文化,让用户觉得自己不是买家,而是“合伙人”。

所以,当i8测试车在路上被拍,粉丝兴奋分享,本质是种“集体期待”的释放。理想干脆顺水推舟,提前放图。这波操作,既安抚了用户,又制造了话题,比花几百万投广告都值。

至于竞品,极氪007、阿维塔12都是狠角色。但i8的差异化很清晰:家用舒适+纯电补能+全系高配。它不追求“性能猛兽”的标签,而是要做“最靠谱的纯电奶爸车”。

未来展望:i6来了,理想要“通吃”?

据CNMO消息,理想今年9月还要推i6,大五座,起售价20-25万。如果属实,这将是理想最便宜的纯电SUV。意味着它要杀进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唐的腹地。压力大,机会也大。毕竟,20万级市场才是走量基本盘。

i8的发布节奏虽被“打乱”,但整体战略没变:用i8立标杆,用i6走量,双线推进电动化。至于用户最关心的“产能”“交付周期”“充电网络”,目前暂无相关数据,需要进一步确认。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

李想:泄密打乱i8发布节奏 与用户媒体无关-有驾

你觉得5C快充和1000公里续航,哪个更能解决你的“里程焦虑”?评论区聊聊。

老铁们有想看实测的,比如冬季续航、高速能耗,也尽管提,我争取安排上。

需要进一步确认的信息:

i8具体交付时间表

i6是否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5C充电站覆盖城市名单

我会持续跟进,有问必答。

李想:泄密打乱i8发布节奏 与用户媒体无关-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