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庆阳至延安高铁的前期工作迎来重大突破,这条全长26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可不是普通的铁路,它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里包(银)海通道的关键一环,一落地就注定要改写陕甘宁地区的交通格局。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以前庆阳下面的县区出门有多难。这条高铁从银西高铁庆阳站出发,要经过合水、庆城、华池三个县,之后进入陕西,最终到延安站。这一下就覆盖了庆阳80%的县区,尤其是合水和华池,这俩地方以前连高铁的影子都没见过,等这条线通了,就能彻底跟“不通高铁”的历史说再见。想想看,以前合水人想去庆阳站,得坐1小时大巴,遇上雨雪天还老晚点;华池人更折腾,得先转车到庆城县,再换大巴,全程下来3个多小时是常事,以后高铁一通,这些转车的麻烦事儿全没了,县县通高铁真不是空话。
而且这条高铁的作用远不止连通几个县。它还是青兰高铁的重要部分,到了延安就能接上延榆高铁,以后庆阳人往东走,再也不用绕到西安去了,直接走新通道快多了。要是再往远了说,通过太绥高铁,还能直接到太原、石家庄,等于打开了通往华北的大门。往西看,它还能连上正在修的平庆铁路——那条铁路全长92.6公里,设计速度160公里,2023年3月就批下来了——这么一串联,平凉、庆阳、延安就成了一条线,再加上银西高铁,陇东地区的“十字枢纽”就成型了,以前这里交通偏得像“末梢”,以后就是妥妥的“区域节点”。
交通一方便,最先受益的就是老百姓的日子和当地的旅游。庆阳藏着不少宝贝,光重点革命遗址遗迹就有30处,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更是有3602处,像南梁革命纪念馆、周祖陵景区,都是值得好好逛的地方。以前节假日想去这些地方,要么怕堵车,要么担心没票,高铁开通后,游客接待能力预计能提升40%,以后再想趁着假期去感受红色文化,再也不用为运力不足犯愁了——你说这是不是把“家门口的风景”变成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经济上的好处更实在。国家铁路局2024年的报告里说,高铁沿线城市的物流成本平均能降低12%,这对庆阳的农产品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以前庆阳苹果往外运,遇上高速堵车,损耗率能有10%,好好的果子坏在路上,谁看了不心疼?以后有了高铁冷链运输,中间环节的成本能压缩20%,就连本地的小杂粮,以前运到东部市场,售价能是本地的3倍,以后价格能变得更合理,既让农民多赚钱,也让外地朋友能吃到实惠的好东西。
不光是农产品,能源合作也能更顺。以前从延安到兰州,得绕着西安走,要6个小时,高铁通了之后能缩到3.5小时,延安的油气、榆林的煤炭,跟庆阳的资源能更好地联动。而且大家可以看看银西高铁的例子,它开通后,庆阳新区的企业入驻数量三年就增长了150%,照这个势头,庆延高铁带来的集聚效应只会更大,以前陇东地区因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兰白经济圈慢了半拍,以后有了这条高铁,再通过宝中铁路连接定平铁路,往东接入全国高铁网,这种差距肯定会慢慢缩小。
更长远来看,这条高铁还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米”字形高铁网的关键一笔。它跟延榆鄂高铁——就是那条陕西段全长336.5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了7个站的线路——配合起来,能让老区跟华北、华中地区的联系更紧密,给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后等银西高铁再跟西安至武汉高铁贯通,就能形成一条贯穿中西部的大通道,陕甘宁革命老区作为国家能源基地和西部增长极的地位,只会越来越稳。
等这条高铁真通车了,大家的出行选择就多了,想从庆阳直接去延安看壶口瀑布,或者坐高铁去青岛看海,都能安排上,跨省旅游的新动线就这么通了。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庆延高铁真的开通了,你最先想做的事是什么?是坐着高铁去延安感受红色历史,还是去庆阳尝一尝刚摘的苹果?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条高铁修的不只是一条路,更是老区老百姓的好日子,是区域发展的新希望——这样的好事,能不期待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