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国庆,新能源车主都要在高速上渡一次劫,这已经不是新闻,而是某种赛博修仙的年度考核。排队3小时,充电1小时,排到49号,讲真,我怀疑这不是在充电,这是在排队等一个飞升的名额,前面48个道友正在冲击金丹期。
这个事儿吧,最魔幻的地方在于,它每年都来,跟大姨妈一样准时,但每次都让一群人痛不欲生,仿佛是第一次经历。所有车企,所有专家,所有媒体,都在跟你聊什么潮汐现象,聊什么基建难度,聊什么商业模式。是是是,你们都对,你们说的都非常有道理,逻辑完美闭环,三体人看了都想给你们发个智子点赞。但这些正确的废话,对于那个在服务区盯着前面48个大哥,膀胱和电池电量一起告急的车主来说,有什么用?一个字儿的用都没有。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当下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新能源这个赛道上,根本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商业竞争,这是一场掀桌子式的黑暗森林大逃杀。车企的核心KPI是什么?不是让你用得爽,是把车卖出去,把财报做漂亮,把对手的餐厅直接炸了。他们用尽浑身解数,把电池加大加大再加大,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全给你塞进去,营销上更是把牛吹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他们告诉你,我们有800V快充,我们有最强的三电,我们能跑一千公里。坏了菜了,他们就是没告诉你,你得跟另外几百万个同样拥有“神器”的道友,在节假日共享那几个可怜的“能量图腾”。
这就好比游戏公司卖给你一把+15的屠龙宝刀,告诉你一刀999,结果进了国庆高速这个特殊副本,发现全服的玩家都挤在这一个新手村,每个人都拿着屠龙宝刀,但整个地图就一个怪,大家排队等着去砍。砍一刀,怪回血一小时。就问你,心态崩不崩?那些增程和混动的车主更搞,他们本来是双天赋,可以魔法也可以物理,结果一看加油站排的队跟贪吃蛇一样,一咬牙一跺脚,得,我也来修仙,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省那百十来块钱。你看,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人类的抠门在某些时刻是高度一致的。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最怕的就是这种“确定性的失控”。你规划好了一切,路线、时间、甚至连服务区吃哪家泡面都想好了,结果一个充电,直接给你的人生按下了暂停键,而且是随机时长的暂停。这个时候,车里老婆的抱怨,孩子的哭闹,和你手机里老板发来的“在?”“收到回复”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直击天灵盖的交响乐。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在这一刻都显得无比苍白。你只需要一个任意门,或者一个能让你插队的道上大哥。
说实话,服务区的泡面是真难吃,还贵,跟充电费一个德行。
所以,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我之前就说过,不在特斯拉,不在蔚小理,在于把高速服务区的老头乐都教会怎么自动排队充电。只要大爷们的需求解决了,其他人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因为大爷们是检验技术唯一的不讲理标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降维打击的威慑力,比任何技术都好使。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解决方案,什么增加充电桩,什么部署移动充电宝,什么创新商业模式。这些方案都很好,但都像是给一个三级烧伤的病人开了一瓶芦荟胶,有用,但用处不大。根本问题是什么?是车企在卖车的时候,把“节假日高速充电”这个必考题,当成了附加题,甚至直接撕了卷子不答。他们跟你谈的是诗和远方,是零百加速,是科技平权,唯独不谈你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服务区,为了几度电,是如何丧失一个现代人的全部尊严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充电比作渡劫有点侮辱修仙了,人家渡劫好歹一对一,你这排队充电是团战渡劫,一个天雷劈下来,倒下一大片。
所以,真正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很简单,但也很残忍。就是让市场的归市场,让痛苦的归痛苦。那些被毒打过的车主,用四个小时的人生代价,换来了一个教训。下一次,他要么选择凌晨三点出门,要么选择坐高铁,要么,就去买一个不需要这种“信仰”加持的品牌。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会把排队充电当成一种马斯克给他的考验,是“火星计划”的预演。而会买理想的人,可能就真的掏出小桌板开始打牌了,毕竟车里的空间是压缩毛巾做的,遇水则发。
这种痛苦是必须的,就像出清落后产能一样,它会出清掉消费者不切实际的幻想。你不能既要一个三万块的LV,又要它跟三十万的真货一样耐用。你不能既要享受电车的低成本和智能化,又完全不承担它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下的任何代价。四个小时!人生有几个四个小时!就这么喂给一个破柱子了?没错,这就是代价。
所以最终极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不是多建几个电子奶嘴。而是坦然接受这种荒诞。或者,你换个思路,把这四个小时的排队,当成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对工业文明的无声反抗。当别人问你国庆去哪儿玩了,你淡淡地说,哪儿也没去,就在湖南的一个服务区,悟了四个小时的道。就问你怕不怕?这种逼格,比你开任何车都高。这才是真正的车圈重塑师,不服憋着。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