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汽车市场,真是热闹得跟个大集市一样,特别是挂着绿牌的新能源车,简直就是香饽饽,人人都想尝一口。
可就在这片火热的景象里,有些咱们熟悉的老牌子,日子却过得有点憋屈,广汽传祺就是其中一个。
按理说,传祺也算是咱们国产车里的一员猛将,背后有广汽集团撑腰,自己也出过像GS8、M8这样的爆款,怎么到了新能源这股大浪潮里,反倒有点站不稳脚跟了呢?
尤其是他们铆足了劲推出了一款被寄予厚望的新车——传祺ES9,本以为能靠它打个漂亮的翻身仗,结果却像是重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仅没能把销量拉起来,反而让大家伙儿心里的问号越来越大。
传祺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先从那场声势浩大的新车发布会说起。
传祺ES9刚一亮相,官方的喜报就铺天盖地地传开了,说是“上市12小时,大定订单就突破了一万台”。
一万多台啊,这数字听着就提气,当时不少人都觉得,传祺这回是找对路子了,销量回暖指日可待。
可是,热闹过后,咱们得看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数据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这款车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真正卖出去的数量大概是这样的:第一个月卖了一千一百多辆,第二个月一千二百多辆,第三个月涨到了一千九百多辆。
虽然每个月都在进步,但这三位数、刚摸到四位数的销量,跟当初那一万多台的“大定”比起来,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这就牵扯出一个行业里大家心知肚明,但很少摆在台面上说的事儿:“大定”不等于“销量”。
很多时候,这个“大定”就是车企的一种营销手段,你可能花个一两千块钱交个意向金,就算一个“大定”了。
这既能给新车造势,又能看看市场反应。
但从交意向金到最后消费者真金白银把车提回家,这中间的变数可太多了。
有的人可能转头一看,隔壁家的车优惠更大、配置更好,就退订了;有的人可能等车时间太长,耐心磨没了,也就不要了。
传祺ES9的这个情况就非常典型,那一万多个“大定”里,最后真正转化的不到两成,那流失掉的八千多个潜在客户,才是传祺最应该挠头的问题。
说白了,吆喝得再响亮,最终还得靠产品本身说话,如果车子不能完全让人信服,消费者最终还是会用钱包投票的。
那么,是不是传祺ES9这车本身不行呢?
要说完全不行,那也不客观。
作为一款插电混动的中大型SUV,它长得挺霸气,空间也足够大,用的也是广汽自家的混动技术。
可为什么就是没能引爆市场呢?
问题出在更深层次的地方。
首先一个绕不开的点,就是它“油改电”的出身。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ES9和它家的燃油大哥GS8长得就像亲兄弟。
这种在成熟的燃油车平台上改造出新能源车的做法,在几年前还挺普遍,但放到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就显得有点跟不上趟了。
你想啊,专门为新能源设计的纯电平台,从一开始就考虑了电池怎么放、电机怎么摆,所以车内地板能做到纯平,空间利用率更高。
而“油改电”的车,就像是给一个已经盖好的房子重新设计水电线路,总会有些地方不那么顺手,存在一些先天性的妥协。
消费者心里会犯嘀咕:我花差不多的钱,为什么不买一个从里到外都是为新能源量身打造的车呢?
你看它的对手,像理想L系列、比亚迪唐DM-i,人家都是原生新能源平台,在用户体验的细节上,确实做得更到位。
再一个,就是品牌形象有点模糊。
现在买车,很大程度上也是买一个“标签”。
提到比亚迪,大家想到的是技术领先、价格实惠;提到理想,就是“奶爸神车”,把家庭需求拿捏得死死的;提到蔚来,就是服务好、高端。
那提到广汽传祺的新能源,你能立刻想到一个清晰的词吗?
好像很难。
传祺在燃油车时代,靠着GS8的硬派和M8的商务范儿,形象是很鲜明的。
可一脚踏进新能源领域,它似乎还没想好自己到底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ES9这台车,既想满足家庭用户的舒适,又想带着点越野的硬派,还想兼顾商务出行的体面,想抓住所有人的心,结果可能就是谁的心也没能牢牢抓住。
在如今这个“一招鲜,吃遍天”的市场里,没有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独特卖点,就很难在消费者心里扎下根。
ES9的 struggling 表现,其实只是广汽传祺整体困境的一个缩影。
咱们再看看传祺整个品牌的销量数据,那才叫一个让人揪心。
根据文章里的数据我们能推算出来,从今年年初开始,传祺的销量同比去年,已经连续七个月都在下滑了。
一月份大跌超过45%,二、三月份稍微缓和,但还是跌,到了四、五月份,跌幅又扩大到了百分之二三十,六、七月份同样没能止住颓势。
算下来,今年前七个月,传祺总共才卖了17万辆出头,这个数字连去年全年销量的一半都不到。
去年,传祺还是广汽集团里唯一一个销量增长的自主品牌,虽然增长不多,但好歹是个向上的势头。
可今年这形势,简直是急转直下。
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就非常严重了:传祺赖以生存的燃油车市场,正在被新能源车快速地蚕食,而他们花大力气推出的新能源产品,又没能扛起大旗,及时地把这个窟窿给补上。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老客户在不断流失,新的客户又吸引不过来。
广汽集团的技术实力是不差的,无论是混动技术还是智能驾驶,都有自己的积累。
但问题在于,怎么把这些实验室里的好技术,变成市场上消费者一听就懂、一看就想买的好产品,这中间的“翻译”工作,传祺显然做得还不够到位。
面对那些打法灵活、营销犀利的新势力,以及像比亚迪这样已经完成大象转身的传统巨头,传祺过去的那种稳扎稳打的节奏,现在看来就显得有些慢了,甚至有点力不从心。
作为看着国产品牌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普通人,我们当然希望传祺能够尽快调整过来,毕竟它也曾是我们的骄傲。
但市场是残酷的,它不相信情怀,只看结果。
如何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打造出真正能让市场兴奋的产品,是摆在广汽传祺面前一道非常现实且紧迫的考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