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门店大调整,新能源车企渠道战再起波澜
听说最近鸿蒙智行要来个大动作,全国多地直营门店要变身经销商,2026年年底完成调整。这消息一出,吃瓜群众突然悟了,新能源车企的渠道策略是不是也跟风要变天了?
还记得2013年特斯拉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开的那家商超直营店吗?那时候,国内车企纷纷效仿,商超新能源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2019年到2021年,全国新能源商超店数量一度突破5000家。然而,到了2022年11月,特斯拉突然撤店,把资源投向成本更低、功能更齐全的郊区门店。国内不少新能源车企也跟着调整策略,从商超店转向郊区汽车园区或经销商。
这不,除了鸿蒙智行,蔚来、小鹏、理想等品牌都开始撤店或调整经营策略。小鹏2023年净减少了21家购物中心门店,通过“木星计划”逐步替换直营模式;理想放缓开店步伐,关闭了11家门店,开始尝试在汽车园区设立大型零售中心。
那商超新能源汽车品牌是不是就不香了?其实,商超店租金高、人力成本大,运营成本高企。造车新势力企业资金有限,直营模式成本压力太大。所以,退出商超,转向成本更低的模式,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商超店也有其优势,比如能快速收集用户信息,加速产品迭代,维持价格稳定。经销商模式也有其独特优势,比如能更好地覆盖下沉市场。所以,未来直营、代理、授权等多种模式可能会并存。
总的来说,新能源车企的渠道策略调整,是市场环境、成本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更多样化的购车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而对于车企来说,则需要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渠道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哎呀,这新能源车企的渠道战,真是让人眼花缭乱。不过,不管怎么变,消费者才是最终的受益者。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未来新能源车企的渠道策略会走向何方吧!
哎,小编我这就去吃个鸡腿,庆祝一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