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捷途G700上市,价格引关注,配置技术提升

夜色褪去,车库里最后一缕白炽灯还未熄灭,捷途纵横G700静静躺在水泥地板上,没有发动引擎,也没有铺开的广告——只有技师手里的测距仪和一叠参数表格,比市场调研员的表情更冷静。新车的预售价公布以后,被一只手点到了屏幕上:“40万的国产捷途,你觉得贵不贵?”我琢磨了半天,觉得有趣,问:“那50万的普拉多你咋不吭声?”车库外头夜风习习,似乎连空气都在憋着不敢回应。

技术准备好了,品牌还需等风来。近年来的国产硬派越野,技术参数已经堆到了数码饭都觉得过分的地步。非承载式车身,几乎快要成了自主品牌升维的通行证,三把锁和空气悬架被归入了“如果没有你就不好意思叫硬核”的标配名单。G700不光在机械层面接轨国际,混动四驱、后轴电机主驱、华为ADS辅助系统这些智能化装备,也算得上班里成绩优异的学生。

可价格一出来,互联网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捷途纵横G700的价格落在了34.99万到42.99万之间,按账面数据比同级产品更“实惠”——但就是这“实惠”变成了新的“贵”。一面是40万国产硬派的合理区间,一面是观念里的“捷途=实惠标配”。一条价格线,成了两种世界的分界。

如果你问我,这“两头堵”的尴尬到底来自哪儿?答案其实很简单——技术可以堆出来,品牌却没法速成。捷途,那个卖得好、用得起、修得便宜的小众明星,凭借几款十来万的SUV在市场里稳稳地占据了“高性价比”的标签。甚至它推出捷途旅行者的时候,还是以20万不到的标准在“方盒子”市场里疯狂收割流量和销量。

但G700站在了价格天花板上,等来的是“你是不是飘了”的灵魂拷问,仿佛一夜之间把老用户的心理防线拔到了绝对高度。其实,咱们不妨冷静把这几家做硬派的国产品牌拉到一块查查身家:方程豹豹8、坦克700Hi4-T、国产版普拉多,谁不是三四十万起步?如果把技术和配置按市场均值过秤,G700的价格并不离谱,甚至称得上“性价比依然坚挺”。但品牌惯性这事儿,就像是历史考试里被扣过分的班级,多少都带点原罪——你越想突破,反而陷得更深。

不妨讲两个“冷知识”——其实,无论坦克还是方程豹,他们都没什么历史负担。坦克的血统,是长城为“中高端”品牌划线后,从头开始打基础;方程豹先上“贵价”豹系列,打出技术高地,再放下身段来做“钛”系列反哺市场。这种从“空白纸”上作画的模式,让用户对于价格没有直接“参考锚”,只觉得你贵有贵的理由,便宜有便宜的缘由。而捷途的情况不同——当年一身“亲民”,销量也扎根在“高性价比”土壤,想转身做高端,历史惯性这条绳索不仅拴住了品牌,还勒紧了用户的心理。

到底是产品力不够,还是大家对“国产高价”本能地信不过?其实,我很怀疑有多少人认真翻过G700的技术参数表。后轴电机主驱和前轴电机辅助,带来的不只是动力冗余,更是电控逻辑的突破。这一系列配置根本不是“堆料”可以踩上去的风口,还有底层算法和程序架构上的深度同步。至于三把锁+空气悬架+电磁感应悬架,硬核越野玩家要的“能玩可家用”,它一个没落下,甚至加分项像什么二排娱乐屏、莱斯康音响、座椅通风加热按摩,这些在普拉多上都不常见。科技配置更不用多说,华为ADS高阶智驾成为全能型玩家的杀手锏,堆到老外都烦恼国产车怎么这么卷。

那么,为什么对产品力的认可无法和品牌溢价划等号?这还是要回到那个绕不过去的逻辑点——自下而上的品牌建设,是所有中国汽车品牌的必修课,也是最难的一道坎。坦克和方程豹是翻开新篇章,从零画像;捷途纵横是要逆流而上,和自己过去的“捷途”分出界限。一个是“定义未知”,一个是“对抗已知”,两者难度天壤之别。

谈到这,我多少有点自嘲——要是侦查案子也能像技术升级一样快,估计早就下班退休了。现实哪有那么简单,品牌惯性不是犯罪嫌疑人,不能靠取证抓人,只能靠时间感化。“捷途”二字成了G700最大的包袱,如果不能下定决心彻底分割,想象一下一个“硬派越野的新品牌还带着亲民标签”,这画面多少有点滑稽。也许捷途纵横以后真要彻底脱胎换骨,不光是“去LOGO”,还得渠道、服务一起变革,跟过去老捷途说一声:“再见。”

国产捷途G700上市,价格引关注,配置技术提升-有驾
国产捷途G700上市,价格引关注,配置技术提升-有驾

当然,品牌分割只是开头,能不能走上坡路,还得看后头的马拉松——产品力得兜底,品质得靠谱,能不能让用户信服,从体验到口碑,一步也不能省。否则,就像刑侦里证据链一旦断位,“嫌疑人”立马跳脱。

用黑色幽默收个尾:如果“捷途”真彻底变身,市场会不会再怀念那个十来万、啥都配齐的熟悉老朋友?国产品牌这场从技术爆炸到品牌升级的闯关,用什么突破时间和惯性,是所有人都在问的问题。或许,下一个售价突破50万的“国产硬核”,真能让大家忘了那句“买不起国产车,买得起普拉多”,也不一定。

国产捷途G700上市,价格引关注,配置技术提升-有驾
国产捷途G700上市,价格引关注,配置技术提升-有驾

最后,如果我是你,会不会愿意用40万买一个过去印象“买菜专用”的国产方盒子?又该如何判断,品牌的价值要靠时间和体验来证明,还是技木和配置本身就“值这个价”?你怎么看——那张在品牌惯性和技术跃迁之间的中国汽车试卷,到底谁才是最后阅卷的那个人?

国产捷途G700上市,价格引关注,配置技术提升-有驾
国产捷途G700上市,价格引关注,配置技术提升-有驾
国产捷途G700上市,价格引关注,配置技术提升-有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