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汽车圈是一天不整点新活就浑身难受是吧?
昨儿晚上我正刷着短视频呢,朋友圈“咣当”一下,又一款增程六座SUV的价格砸了出来,直接把我给看精神了。
智己LS9,权益后起售价33.69万。
我揉了揉眼睛,确认没看错,这价格,嗯,有点意思。
回想几个月前,我们这帮“键盘车神”还在那儿预测,说智己这台大家伙,怎么着也得把入门价干到30万出头,给兄弟们留点念想。
结果呢?
智己压根不按套路出牌,直接跳过了“丐版”这个环节,上来就是“Ultra”顶配。
除了续航和那几个电吸门,高低配差别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全系宁德时代电池、B&O音响、四驱系统……这配置单拉出来,就差把“不差钱”三个字刻在脑门上了。
这操作,让我想起了当年手机圈的“核战争”。
别的厂商还在Pro、Max版本上挤牙膏,这边直接扔王炸,告诉你:“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选择题,我全都要。”
智己LS9这波操作,显然是想把自己直接钉在高端的墙上,跟问界M9、理想L9这些大佬掰手腕。
但问题来了,品牌这玩意儿,它不是配置堆得高,就能一步登天的。
你看隔壁的问界系列,特别是问界M7和M9,上市那阵仗,跟过年似的。
华为乾崑这块金字招牌一亮,消费者跟不要钱似的往里冲。
你能说问界的产品力就一定碾压智己吗?
未必。
但在高端市场的品牌认可度上,问界现在就是那个站在山顶上的人,一览众山小。
智己呢?
虽然背靠上汽这棵大树,但在30万+这个神仙打架的段位里,它的品牌号召力能不能撑起这个价格,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我身边好几个持币观望的朋友就嘀咕:“配置是真香,但这个价,我再加点是不是能摸到更硬的牌子了?”
说白了,现在买高端国产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心里都有一杆秤。
谁更接近30万,甚至能探到30万以下,谁就更容易被放进购物车。
智己LS9目前的预售价,就像是在悬崖边上跳探戈,刺激,但风险也大。
我估计啊,等到正式上市,这价格怎么着也得往下松动个两万块,到31.69万左右。
到那时候,一台配着闭式双腔空悬、三个零重力座椅、520线程雷达的大型六座增主程SUV,听起来是不是就顺耳多了?
当然,智己LS9也不是光靠堆料。
它有些功能,确实挺“邪门”的。
比如那个洗澡套装和照射灯。
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我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这还是车吗?
这简直是个移动的露营基地啊。
有人觉得这是鸡肋,是噱头。
可你换个场景想,夏天带着一家老小去自驾游,在山清水秀的地方玩了一身汗,这时候能冲个凉,那体验感直接拉满。
有,总比没有强吧?
这就像你手机里的NFC功能,可能一年用不了几次,但真到需要刷卡进地铁的那一刻,你会感谢它的存在。
还有那个机械式按摩座椅,放在了主驾和副驾后排。
这想法也挺奇特。
气囊按摩那软绵绵的劲儿,跟挠痒痒似的,机械式的力道可就大不一样了。
不过,把一个放在主驾上,我有点没想明白。
开车的时候开按摩,不怕一脚油门踩到底吗?
这玩意儿要是放在副驾或者第二排两个独立座椅上,让老板们享受,不是更香吗?
说到底,智己LS9这台车,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我想赢,但又不想走寻常路”的劲儿。
它把配置拉满,不给你选择的余地,似乎更想用这台车来拔高自己的品牌形象,至于卖多卖少,反倒成了次要目标。
卖得好和卖得贵,它好像选了后者。
那到底推不推荐买呢?
你要是问我,我这人向来是“等等党”的忠实拥护者。
我隔壁邻居,就是智己LS7刚上市最贵的时候提的车,现在看着优惠,天天在家拍大腿。
汽车这东西,跟电子产品一个德行,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你要是不着急,等到明年中旬再看。
那时候,岚图泰山、阿维塔的六座SUV、还有零跑那个神秘的D19,估计都该出来了。
神仙打架,凡人得利,价格战一开打,那才叫一个精彩。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现在就急着用车,还想赶上购置税减免的末班车,那智己LS9也确实到了“可以买”的水平。
毕竟,放眼望去,产品力能跟它硬碰硬的,也没几个。
国产车这几年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奇迹。
想当年,一台合资B级车就能卖三十多万,现在同样的价格,你能买到一台配置拉满、空间巨大、还带“洗澡功能”的国产旗舰SUV。
这么一想,好像也不是那么贵了,对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