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前两天我路过一家关闭的经销商门店,门口还挂着“捷尼赛思”那几个字,心里真不是滋味。这牌子你们可能不太熟,它可是韩国人拿出去对标奔驰宝马的“国宝级”豪华品牌,官方都叫它“韩国的宾利”。听着多牛啊,结果你猜怎么着?去年在中国市场一整年才卖了1328台车,平均一天不到4辆,这数字说出来都怕被人笑话。
你说它产品不行吧,人家设计有格调,配置堆得高,价格还比德系三强便宜一截,按理说应该“真香”才对。可现实是,很多人连名字都念不准——“捷尼赛思”(Genesis),不是“吉尼斯”啊朋友们!更离谱的是,有些车主提车后朋友问:“这车是国产新势力吗?”堂堂一个豪华品牌,混到了“身份焦虑”这一步,确实有点“上头”又有点心酸。
那问题来了,这么一个“顶呱呱”的品牌,为啥在中国就这么“劝退”呢?
先说外观,捷尼赛思的设计绝对算得上“出片利器”。尤其是那对双层LED大灯,晚上一亮,整条街的焦点都是它,“灯厂”这称号,它真能支棱起来。前脸的“勇者之徽”格栅辨识度极高,车身线条流畅又有力量感,风阻系数也控制得不错。但问题也出在这儿——太独特了。中国人喜欢的豪华是低调内敛,比如奥迪的沉稳、雷克萨斯的含蓄,而捷尼赛思走的是“美式优雅+韩式精致”路线,气场太强,反而让不少消费者觉得“走路摇头晃脑”,有点“装逼利器”的嫌疑,但又撑不起那个“逼格”,尴尬了。
再看内饰,打开车门那一刻,你真的会“哇”一声。用料没得说,Nappa真皮、实木饰板、金属按键,质感直接拉满。座椅宽大柔软,隔音也做得相当到位,舒适性配置这块,它绝对是“买菜车”里的“床车”级别——不是说它便宜,而是说它舒服得不像话。可问题又来了:车机系统反应慢、界面设计老旧,语音识别基本靠猜,APP生态也不完善。你花三四十万买一台车,智能化体验却像“老咕噜棒子”,这落差感,谁顶得住?
动力方面,捷尼赛思G70、G80这些车全系标配2.5T四缸涡轮增压,匹配8AT变速箱,百公里加速6秒出头,数据看着挺猛。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那种“柔中带韧”的感觉,很高级。但你要说驾驶乐趣?它真不是“驾驶玩具”。转向偏轻,路感过滤太多,激烈驾驶时车身有点“飘”。相比之下,宝马3系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它还真没支棱起来。你说它是“油老虎”吧,百公里油耗10个左右,也不算离谱,但跟现在动不动就“纯电”“插电混动”的豪华车比,它这套纯燃油系统,多少有点“时代眼泪”的味道。
说到这儿,咱们拉两台对手比比看。第一台是凯迪拉克CT5,同样是美系豪华,价格区间和G70差不多。CT5的优势在哪?品牌认知度高啊!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都知道凯迪拉克,而且终端优惠大,落地价可能比G70还便宜几万。动力也强,2.0T+10AT,百公里加速更快,操控更犀利。但缺点是内饰质感一般,车机系统也一般,隔音不如G70。可问题是,消费者宁愿选个“打折的熟脸”,也不愿为“陌生的高级”买单,这很现实。
第二台是雷克萨斯ES200。虽然动力弱(百公里加速12秒+),被吐槽“佛系”,但胜在省心、保值、服务好。雷克萨斯的4S店像五星级酒店,一杯咖啡、一次接送,就把人心拿捏得死死的。而捷尼赛思虽然也搞“上门取送车”“免费保养”,但网点太少,很多城市根本没服务,你说“真香”,可我连个维修都要跑三百公里,这谁受得了?
更扎心的是价格。捷尼赛思为了冲量,终端优惠越来越大,有些地区G70直接“跌冒烟了”,优惠七八万,老车主看了怕是要“气的蹦起来”。可即便如此,销量还是上不去。你说这是不是“打脸”?你越降价,别人越觉得你不值,形成恶性循环。
说到底,捷尼赛思败就败在“认知差”上。它以为只要产品好,消费者就会买账。可在中国,豪华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社交符号。你开一辆奔驰E级,别人知道你有实力;你开一辆蔚来ET7,别人知道你懂科技;可你开一辆捷尼赛思?人家第一反应是:“这车……啥牌子?”
它不是不够好,而是太“好学生”了——设计好、用料好、性能好,但缺了点“故事感”和“圈层认同”。就像一个穿着高定西装、英文流利的韩国留学生,明明能力超强,但因为没背景、没人脉,进不了核心圈子。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一年只卖1328辆,是因为产品不行吗?不,是因为它没讲好自己的故事,也没走进中国消费者的“心巴”。
这样的车子,设计顶呱呱,体验也真香,可就是卖不动。
你会考虑购买这款车吗?你觉得这个车怎么样?你喜欢那个车呢?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