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展厅还空空荡荡,只有落地玻璃窗上映照着那一排排新车。门口的强光被刚擦过的地板折射回来,车头上的“S”字徽标霎时成了唯一醒目的符号。工作人员还没到,标志就在那儿,比人更早地宣告了自己的新身份。有时候我也觉得,最懂“时间感”的存在,并不是钟表,而是车企的标志——一个轮廓的细微变化,常常比市面上的新车还带劲。
铃木又换标了。距离上一次动刀,已经整整二十二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那是2003年,这期间有多少人拿驾照,有多少人送走了人生第一辆车,都不计其数。如今,这个“1958年创下江湖地位”、将近百岁高龄的“S”,终于迎来了20年一遇的“小手术”——镀铬没了,哑光银来了,轮廓收敛了,质感轻盈了,甚至连“环保”都成了材料属性里的硬指标。这种更新,仿佛一个年逾中年的老绅士突然换掉金边眼镜,戴上了银灰无框,还贴心地告诉你:镜片选了更环保的树脂,轻松又低碳。
换标,到底有什么呢?专业角度讲,车标属于“视觉识别系统”最直观、最恒久的一环。商标一动,动的是品牌认知的地基。可全球这些大厂也不是一天没事就想标新立异,换标的热潮落到2024年,已经有宝马、大众、奥迪、马自达这些老牌劲旅,比亚迪、长城、北京汽车这些后起之秀,统统挤进了“扁平化俱乐部”。据不完全统计,汽车圈年年上新车,但新标的频率,已经快追上智能手机的软硬件更新速率了——昨天还清晰记得的三维铬感,今天上手就成了微信表情包一样的平面线条。
作为“证据主义”的忠实信徒,我关心的是这些细节背后对现实的映照。车标变扁了、线条变简单了、材质更环保了,这里面的深意远比“跟风”要复杂。原因无非三点:一是新能源趋势,二是消费者审美,三是数字媒介。
新能源汽车是这个时代绕不开的关键词。发动机的轰鸣在城市限行政策下变成了寂静的电流声,智能座舱代替了机械仪表盘,连停车都指望拼“摄像头像素”。在这种背景下,原本象征力量和肌肉感的立体金属字母,逐渐显得笨重,甚至有些“老派”。扁平标识符号下的简洁科技感,正巧呼应了电动化时代的审美需求,二维码扫描、APP图标、液晶大屏,都离不开这种易被识别、清晰直接的视觉符号。
再说年轻人,新生代消费群体成长于移动互联网,他们对“金属拉丝”宣传册上那种厚重美学早已审美疲劳。车标要是涂得像法拉利门口的马那么灵动倒还好,可绝大多数品牌,倒像是迫不及待地奔赴表情包战场。时尚、去杂、明快、易传播——这是“扁平风”击中年轻用户心理的四个铁律。上一代人对车的记忆停留在昌河小面、桑塔纳,现如今,这波年轻人扫一眼logo就想拍照发朋友圈,品牌要是不染点互联网“抖音”病毒式的亲和力,怕是很快会被边缘化。
当然,还有第三个看不见但实用的变化——数字媒介的“双标”困境。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盛行的今天,车标早就不是只出现在车头车尾那个冰冷物理载体。你在APP、小程序、H5网页、智能中控屏、甚至是新能源的无线充电桩,随时都要用到这颗“标签”。高光反射和金属渐变一到低分辨率,就显得油腻糊成一团。“扁平化”,说是时尚,不如说是一场生产力自救。设计师没得选,不然公司PPT上的品牌页就只能像专科生的毕业论文一样,充满时代颗粒感。
具体到铃木,这次的换标其实是极力在传递两个信号:一是还得继续年轻化,二是别被扁平化冲昏了头。它没有像某些品牌那样一刀切到极简抽象,也没猛地复刻“AI一键生成”,而是在熟悉的“S”形上稳妥改良,边沿处理细致,亮银换哑银,还顺手加个“环保”buff。不动声色里带着一丝老派的狡黠。换句话说,这是“我们遵风气但不失根本”的温和声明。当然,这样的微调在一众“口罩脸”、极简大师、抽象几何中间,反倒显得鲜明。
每次遇到品牌大换标,我都忍不住想起法庭上那些“证据链”。人们往往以为外观变化意味着全部意义的重构,其实更深的逻辑常常隐藏在惯性的微调里。大多数车主也许不记得标志第几次变,但总记得第一次坐进驾座时那只冷冰冰的“S”带来的踏实感。对品牌来说,标志既是身份,也是枷锁——想跟年轻人谈恋爱,又不能把老粉丝的家谱扔了。平面化、绿色、科技范,是向未来敬礼;旧轮廓、扑面而来的熟悉感,又格外像留给老伙计的一杯敬意。
至于更哲学性的追问——标志本身还有多少情感和仪式感?消费者到底在意什么?——作为一名只爱证据、仅信推理的冷静分析者,我的看法是:仪式感有用,但被使用的那个瞬间,往往只停留在“发朋友圈”的两三秒钟。多数人过后还是关注后备箱够不够大、充电桩好不好找、保养是不是便宜。品牌符号很重要,但符号真正能赋予的,是一种被“持续记得”的可能——至于谁来记住、记得多久,还得留给时间和市场,所以最好别太当真。
轮到你们:想想看,如果哪天你钟爱的品牌也走上了“扁平化快车道”,会不会真有一瞬的不适应?新标志到底是我们在乎的精神面具,还是升级换代里最体面的“安慰奖”?要不要,等下次换标时,也像换季大扫除一样,留一颗念旧、又能置新的心?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