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降价也无济于事,宝马X6八月销量仅132台,主要原因绕不开颜值缩水、配置缩水、实用性差和竞争激烈

宝马X6八月份销量只有132台,连个两百大关都没碰上,这数字听着都让人觉得…哎,车卖得这么糟心,价格砸得这么狠,缘由在哪?我跟你聊聊我的观察。

我刚跟一个一线销售聊,他叹了口气:X6这车吧,客户试驾了一圈,最后都跑去X5和那些对手那了,空间太局促,配置又落后,怎能不凉?他说完,我心里也嘀咕,这有道理。50万出头的落地,跟X5 30Li甚至奔驰GLE、奥迪Q7那些车价格差不太多,但体验却拉开了层次。

大降价也无济于事,宝马X6八月销量仅132台,主要原因绕不开颜值缩水、配置缩水、实用性差和竞争激烈-有驾

先说个最直观的。X6的后排空间,真心不大。特别四驱系统设计,让后排中间隆起挺明显,坐上去不是很舒服。相比之下,同价位X5L加长版本,腿部空间宽敞多了,家用体验往往比X6靠谱不少。这里的差别有点像买鞋子,尺寸虽标一样,穿着感完全不同。

另一个细节,X6的颜值大幅缩水。以前那个棱角分明的设计还能叫个帅,这代车侧脸变扁平,感觉不利落,缺了点霸气。想当年,第一代X6起步卖二十多万,颜值和个性直接卖疯了。如今这价格往上走,却似乎少了那个第一眼吸引力,客户自然犹豫。你见过哪个买豪车的,会拿形象开玩笑?这就很尴尬。

配置缩水这事也不小。之前X6全系真皮座椅,这次倒好,换成了合成皮。有人说是环保,其实我私底下觉得就是省成本罢了。买这么贵的车,皮质不对劲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更别提L2级辅助驾驶、全速自适应巡航这类智驾装备,有的车型标配,这X6基本是选配,性价比这块就更吃亏了。

大降价也无济于事,宝马X6八月销量仅132台,主要原因绕不开颜值缩水、配置缩水、实用性差和竞争激烈-有驾

说到动力,X6跟X5用的发动机几乎一样,2.0T和3.0T都有,带48V轻混,8AT,四驱系统。这倒没啥悬念,动力不是瓶颈。不同的是X6做的是个操控感稍强的轿跑SUV,可现实是买车的人更看重的是舒适性和空间。说到这里,我就纳闷了,宝马这么死磕操控,难道买家都这么喜欢把车当玩具用?我倒觉得,大多数人还是偏家用,日常代步为主。

临场小计算了一下,如果你买了落地60万的X6,保值率估计不到50%(体感,样本少),但买同级X5L可能能保住55%+。这一点对于普遍买车考虑预算的朋友来说挺关键。毕竟每年的车市波动那真不小,谁不想后续脱手能捞点回头钱?

我刚才翻了翻相册,发现了一张去年X6与Q7的侧面对比图,说实话,从这俩车的外形比例和线条来看,X6这代设计有点像沧桑版Q7。我之前夸张了点,说它比Q7漂亮明显,我收回两句:其实它们现在颜值差不多,同时缺点也类似,后排空间都不讨喜。这也说明,品牌溢价没能发挥真实优势。

大降价也无济于事,宝马X6八月销量仅132台,主要原因绕不开颜值缩水、配置缩水、实用性差和竞争激烈-有驾

说到这里,我突然卡壳了,这个问题到底谁背锅呢?是设计团队没给力,还是市场定位错了?是宝马国产X5热销型抢了自家旗舰轿跑,还是整体SUV市场变局所致?这段先按下不表。

顺便讲点供应链的事。你说宝马配置缩水,我理解有点像家里买菜,之前能买最新鲜的有机蔬菜,这次只好降低标准,买个普通菜市场货。供应链成本上涨,电子芯片紧缺,不得不在某些配件上妥协,这对X6影响尤其明显。相比同厂的X5,毕竟X6出货量小,供应链谈判力就差点,拿不到好的料件价钱,配置自然降了档次。

大降价也无济于事,宝马X6八月销量仅132台,主要原因绕不开颜值缩水、配置缩水、实用性差和竞争激烈-有驾

再探一个细节,X6不加长的决策让我挺不理解。市场上SUV大趋势是加长车身提高空间,这车偏不,还是进口车身尺寸。进口车受核心成本限制、关税也高,厂家不愿随便加长。可消费者呢,买车更关心实用,特别是后排腿部和头部空间。难怪买的人不多。只是,未来车型如果不调整,很难打动家庭用户。

这也让我想起同事之前说过,买车大多先问空间够不够和配置到位没,操控排后面。X6能卖得动,靠的就是操控好?我倒觉得这是厂家的意愿,而非市场的主流声音。

最后再提个没细想过的猜测(不确定),X6的失败或许和它的定位本身矛盾有关。它既想做造型炫酷的轿跑SUV,又不想牺牲太多空间。但结果是两头不到岸,结果客户觉得没爆点。这种尴尬在其他品牌类似车也见过。

大降价也无济于事,宝马X6八月销量仅132台,主要原因绕不开颜值缩水、配置缩水、实用性差和竞争激烈-有驾

讲到这儿,你们怎么看?你觉得一台车,颜值和配置缩水后,价格黄了很多还买不动,是消费者变挑了,还是厂商玩策略玩砸了?下个月我还想去4S店转转,摸摸那合成皮座椅,看看真皮手感差多少。开车回家的路上,我突然觉得这车的味道可能比数据更复杂,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