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友近日拍到一组高伪装测试车,车身比例明显异于常规Model Y。 后门长度显著增加,C柱线条大幅后延,车顶轮廓平直,这绝非普通改款!
引人注目的是车尾:一块突兀的鸭尾式扰流板取代了传统设计,宛如性能改装件般张扬。 特斯拉究竟在酝酿什么? 谍照迅速引爆车迷圈:传说中的长轴版Model Y L,竟提前现身欧洲!
后门比标准版多出一掌宽度
直击谍照最实锤的证据藏在后门缝隙。 现款Model Y后门因轮拱切割显得短促,而测试车后门缝几乎移到前轮上方,目测加长超15厘米。
这种设计在宝马7系长轴版上见过,但出现在以紧凑著称的Model Y上实属颠覆。意外的是车身高度:车顶到轮胎间距明显增大,比标准版高出约4厘米,第三排头部空间或许真有戏。
鸭尾扰流板成意外主角,性能版配置竟被“截胡”?
让车迷哗然的是车尾设计。 测试车抛弃了现款Model Y尾窗下的平直扰流板,换成一道隆起的鸭尾造型,线条神似宝马M Performance改装件。
这项设计本该属于计划中的Model Y高性能版,如今却成了长轴版的专属标识。 业内猜测:加长车身可能破坏空气动力学平衡,需靠扰流板补偿高速稳定性。 毕竟轴距拉长150mm、整备质量增加,风阻系数必然上升。
轴距3040mm反杀Model X! 六座布局真能舒适?
工信部数据证实了猜测:Model Y L轴距达3040mm,比标准版暴增150mm,甚至超越Model X的2965mm。 车长定格在4976mm,比理想L9短109mm,但比特斯拉自家Model Y长出179mm。
特斯拉中国团队宣称采用2+2+2六座布局,第二排独立座椅支持24厘米滑动,第三排腿部空间标称68厘米。 然而溜背造型仍是硬伤:车高仅1668mm,比标准版增加44mm,第三排头部空间实测成谜。
动力反向升级? 456马力能否拉动2.1吨车身
长轴版并未因增重牺牲性能。 双电机输出340kW(456马力),比标准长续航版高出13马力,极速锁定201km/h。
争议点在于整备质量:2088kg比五座版增重约200kg。 有工程师推算其百公里加速约4.8秒,比标准双电机版慢0.3秒,但仍是同级最速六座SUV。
中国特供车为何抢先登陆?
诡异的是地域逻辑。 Model Y L本是特斯拉上海工厂专为中国设计的特供车,宣传中强调“金秋中国首发”。 如今测试车突现欧洲,暗示柏林工厂可能同步投产。 这侧面印证了Model X停售欧洲后,特斯拉急需长轴六座车型填补空白。
现实的考量是市场压力: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销量下滑14.6%,欧洲新能源SUV销量逆势增长23%。
第三排值10万差价?
预售价40万的消息引发两极反应。 支持者认为比Model X便宜近半,轴距还更长;反对者对比竞品:小米YU7仅25万起,乐道L90租电方案低至19.39万。
尖锐的质疑指向配置:Model Y L沿用400V平台,超充功率250kW,理想i8搭载5C超充(10分钟补能500km),问界M8纯电版支持800V高压。
当国产新势力堆砌冰箱彩电,特斯拉仍坚持极简内饰,仅升级座椅面料和滑动机构。
中国制造反哺全球?
测试车细节暗藏更大棋局。 车窗镀铬饰条、保险杠牌照框等设计,与上海工厂流出的Model Y L申报图完全一致。 这证实欧洲测试车直接采用中国版模具,打破“特供车”边界。
柏林工厂若投产长轴版,意味着中国研发的车型首次反向输出欧美,改写特斯拉全球产品策略。
特斯拉的加长是解药还是毒药?
Model Y L入场恰逢惨烈竞争。 2025年中国六座SUV销量激增80%,但同期涌现乐道L90、理想i8等十余款新品。 理想i8以5.08米车长压制Model Y L,问界M8纯电版第三排头部空间达96厘米,比Model Y L多出8厘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