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的销量占比分别是40.9:58.1;2025年上半年,变为44.3:55.7。
由此可见,燃油车仍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但在新能源车的挤占下,市场份额一再后退。
拿什么拯救燃油车?在新汽车发展进入智能化下半场的今天,燃油车的出路显然也在智能化上。
一位合资车企负责人告诉帮宁工作室,燃油车搭载智能化,最难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主导开发车型的外方是否愿意向中方开放技术,一起来给车做本土智能化适配。
“因为这相当于把技术都向中方开放了,对外方来说是个艰难的选择。”他说,“汽车合资42年以来,中国原本想以市场换外方技术,但收效甚微,可见外方保护之严,逼得中国品牌只能另起炉灶,靠新能源车实现换道超车。”
但眼下燃油车销量的严峻现实,也逼得跨国汽车巨头不得不低头,纷纷与华为、Momenta等中国科技公司合作。
华为乾崑也喊出一句雄心勃勃的口号:“把智能带入每一辆车。”

今年7月15日,宝马加入该阵营,宣布与Momenta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燃油车智能化一旦启程,势不可挡。
上汽大众大众品牌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未来在燃油车的智能化上,上汽大众的开发不会停止,会继续对整个燃油车序列进行智能化升级;关于是否要将最新一代的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化产品的平台平移到燃油车矩阵上,公司内部已将此问题列上议程。
奥迪最新研发的豪华燃油车平台PPC 架构(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就专为提升智能化和电气化水平而设计。该平台运用E³ 1.2端到端电子架构,能够实现5个域控制器的协同运作,使其可以接入华为乾崑智驾解决方案,成为南北奥迪A5L拉齐“油电同智”的转折点。
一汽-大众与和卓驭科技联合打造IQ. 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搭载在全新揽境上,该车实现了燃油车端到端高速NOA。
那么,其他燃油车型能否复用上述智驾功能?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对帮宁工作室表示,虽然不同车型在电子架构、动态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核心算法和开发经验具有高度可复用性。目前,一汽-大众已完成平台化技术储备,后续将陆续推出更多搭载高速NOA的燃油车型,包括迈腾、探岳、揽巡、速腾等,实现高速领航驾驶辅助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今年3月,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发布燃油车驾驶辅助发展“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是驾驶辅助1.0,现已实现燃油车基础辅助驾驶功能普及。
第二步是驾驶辅助2.0,实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目前刚刚在全新揽境上实现。
第三步是在2026年开启驾驶辅助3.0,覆盖100%高速路段和城市路段,做到“全国都能开、有路就能开”——基本上接近新能源车的智驾能力了。
上汽通用则计划,2025-2027年,将有8款燃油车焕新,分别聚焦主流、高价值的细分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具备智能化的燃油车选择。
早在2018年,上汽通用便在国内引入SUPER 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其DMS驾驶员注意力监测技术至今领先行业。根据官方数据,SUPER CRUISE全球已安全行驶超2.25亿公里。
以此为基础,上汽通用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竞争需求和用户诉求,展开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本土化研发,打造了NOP智慧领航辅助驾驶系统。

与南北奥迪携手华为乾崑、一汽-大众携手卓驭科技不同,该系统由上汽通用完全自研,其功能已搭载在别克世纪CENTURY和GL8陆尊PHEV上,可在封闭快速路上使用。
不过,在自研之外,上汽通用也与Momenta合作。预计今年8月中下旬,双方将官宣最新智驾大模型合作落地,推出很多业内首发的场景功能。
帮宁工作室还了解到,东风日产也在加快推进“油电同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智能旗舰产品,将于今年内亮相。“油车上,我们也会迅速智能化。”相关负责人说。
当看到“油电同智”的希望并按下加速键后,跨国汽车巨头遂提升了对燃油车的信心,一改此前态度,在战略规划中拉长了燃油车的生命期。
今年6月,奥迪全球CEO高德诺发表声明:奥迪已经撤销了原定于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目前不再设定明确的终止时间表。
同一时间,奔驰也宣布调整原定2030年全面电动化的目标,将延长内燃机车型生产周期。CEO康林松表示:“搭载尖端技术的内燃机车型,将比预期更久保留在产品线中。”
宝马也明确计划,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投资内燃机技术,并推出新的燃油车型,以满足市场需求。
不仅是德系,美系凯迪拉克也放弃了完全电气化的战略。上汽通用有关负责人对帮宁工作室表示,鉴于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和客户需求的多元性,上汽通用始终坚信燃油车不会消失,会在燃油车市场继续耕耘,以满足寒冷地区、广阔地区、高原地区及油车爱好者对燃油车的需求。
某合资品牌从业人士在受访时提出,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消费者对燃油车智能化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驱动下,智能化带给用户的良好体验已经深入人心,在燃油车上,智能化也将会从锦上添花的增值功能,逐步发展为不可或缺的核心配置。预计这一演进将呈梯度发展态势。
“此外,相比智驾,智能座舱的普及可能提前1-2年完成市场渗透。”他说。

今年年初,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吴迎凯说:“未来20个月,一汽-大众3个品牌将推出19款新车型,油、电、混多路线并存,开启商品突破之路。”该公司大众品牌负责人丁健也表示,2025年大众品牌的目标是,燃油车推一款成一款,款款是爆款。
从BBA的战略调整,到南北奥迪、一汽-大众等车企的智驾突破,再到更多合资品牌积极跟进,表明燃油车正以智能化重新定义自己的市场价值,让智能化下半场的竞争,并非新能源车的独角戏。
这就是发生在燃油车上的“爷青回”故事——尽管新能源化、智能化浪潮席卷,但燃油车并未被时代淘汰,反而可能凭借“油电同智”,再现新的青春活力。
数据显示,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12小时锁单8000辆,预售加上市首日的总订单超1.7万辆,刷新了燃油轿跑车的订单记录。
上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这样形容:“A5L Sportback 开启燃油车又一个黄金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