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P7不到22万,何小鹏出招,情绪价值拉满

最近汽车圈里,小鹏汽车的新P7上市可以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这事儿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小鹏的董事长何小鹏在正式发布价格之前,先给大家打了一剂“预防针”。

他在预售发布会上就明确说了,这款新车绝对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便宜货,把所有人的期待值一下子拉得很高。

全新P7不到22万,何小鹏出招,情绪价值拉满-有驾

这就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这车到底要卖多贵?

是不是得奔着三十万去了?

结果到了8月27号晚上,当最终价格公布在屏幕上的时候,现场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甚至响起了欢呼声,这在如今价格战打得火热的汽车市场里,确实是个挺少见的场面。

具体来看,全新小鹏P7一共推出了四款车型,起步价是21.98万元,最贵的鹏翼版是30.18万元。

这个价格你说它便宜吧,跟现在市面上动辄十五万以下的那些新能源中型车比,它肯定不算亲民。

但为什么大家又觉得“真香”呢?

关键就在于何小鹏前期的铺垫,他先把大家的心理价位抬高了,等真正公布一个虽然不低、但比大家想象中要合理不少的价格时,就产生了一种“超值”的感觉。

这种先抑后扬的营销手法,确实是把消费者的心理拿捏得相当到位,让大家觉得花二十多万买到一台原本以为要贵得多的车,心里上就先获得了一份满足感。

这种策略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据说新车上市才7分钟,大额定金的订单就突破了一万台,这个成绩比之前价格更低的小鹏P7+刚上市的时候还要好,可见大家对这个价格和产品是相当认可的。

当然,光靠营销玩得好是远远不够的,车子本身的产品力才是硬道理。

这次全新P7最大的变化,就是把重点放在了驾驶和操控上。

发布会上,何小鹏花了很长时间去讲新车的底盘和驾控性能,甚至把对标的车型从过去的特斯拉,直接换成了保时捷的帕拉梅拉和Taycan这种百万级别的豪华运动轿车。

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小鹏确实是拿出了实打实的东西。

全新P7不到22万,何小鹏出招,情绪价值拉满-有驾

新车用上了跑车上才比较常见的中置电驱架构,让车身前后重量达到了完美的50:50比例,说白了就像一个天平两端一样重,车开起来就特别稳,过弯的时候极限也更高。

悬架方面,它全系标配了全铝的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这套东西一般都是在高端性能车上才能看到的,再加上双腔空气悬架,可以说在硬件上是下足了本钱。

带来的效果就是,四驱版的零百加速时间只要3.7秒,最高时速能跑到230公里。

在非常考验车辆操控极限的麋鹿测试中,它的成绩甚至超过了保时捷Taycan,这足以证明它在操控方面的实力不只是说说而已。

解决了“开得爽”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电动车用户最关心的充电和续航焦虑。

全新P7全系都用上了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技术。

这个技术名词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简单理解就是充电速度非常快,最快的情况下,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525公里的续航。

这个速度基本上就是我们去一趟洗手间,或者买杯咖啡的时间,车子的电就充得差不多了,大大缓解了长途出行的充电焦虑。

为了证明这套系统的稳定性和实力,何小鹏还透露他们接受了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建议,进行了一场24小时不间断的耐力测试。

测试当天还碰上了雷雨天气,条件很恶劣,但最终不仅顺利完成了测试,而且在赛道圈速上还超过了小米SU7 Max,这种敢于公开和友商“掰手腕”的底气,也从侧面印证了产品的可靠性。

有意思的是,小鹏汽车以前最爱挂在嘴边的智能化,这次发布会上反而没怎么大篇幅地讲。

这并不是说智能化不重要了,而是对于小鹏来说,这已经成了一项基本功。

全新P7标配了覆盖各种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比如城市NGP、从停车场车位直接开到你面前等等。

全新P7不到22万,何小鹏出招,情绪价值拉满-有驾

何小鹏还特别自信地介绍了一下他们的VLA技术,他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端到端”智能驾驶,技术上要领先于目前市面上的其他方案,甚至说在中国真正把这个技术做成功的只有小鹏一家。

这种对自己技术实力的自信,其实比长篇大论的介绍更能打动人。

回到价格上,这个让大家惊喜的价格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据小鹏内部人员说,公司内部为定价讨论了很久,最初的方案比现在要贵不少。

最终是团队决定先把大家最关注的四驱高性能版本的价格降下来,然后以此为基础,再对整个车系的价格进行调整。

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更多用户去购买更能代表P7产品精髓的四驱版本,因为它的操控、底盘和极限驾驶性能都是最强的。

通过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价格,让用户体验到产品的全部实力,从而树立起口碑,这个思路可以说是相当长远。

回顾这款车的诞生过程,其实也经历了不少曲折。

何小鹏自己也坦言,如果中间没有一些决策上的失误,这款车本应该在2024年就上市了。

但他觉得晚一年也有晚一年的好处,比如正好赶上了用上最新的芯片和5C快充技术,让产品力变得更强,可以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整个公司的层面来看,随着近几款新车的成功,小鹏汽车的销量和财务状况也越来越好。

今年1到7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了超过23万台车,同比增长了270%,毛利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面对公司股价的大幅上涨,何小鹏表现得很平静,他认为现在更重要的是把技术、质量这些基础打好,而不是天天盯着股价。

他把造车比喻成打泰拳,竞争非常残酷,随时都可能被对手击中,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在倒下后重新站起来。

他相信,造车新势力虽然前期亏损严重,但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旦到了盈利的时刻,可能一年就能把之前亏的钱都赚回来。

这种清醒的认识和长远的眼光,或许正是小鹏汽车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