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官宣退出,欧美集体掉头新能源,电动车将被全球排挤?

“就在上周,奔驰CEO康林松亲口宣布: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化! 奥迪、本田、沃尔沃紧随其后,纷纷推迟电动计划。 曾经高喊‘消灭燃油车’的欧美巨头,如今集体调头猛踩刹车。欧美政府默契配合。

奔驰官宣退出,欧美集体掉头新能源,电动车将被全球排挤?-有驾

美国悄悄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德国直接削减购车补贴。 这场轰轰烈烈的电动革命,为何突然被‘自己人’泼了冷水?

背后真相令人咋舌:奔驰电动车全球销量暴跌23%,奥迪纯电车型在欧洲降价20%仍卖不动;而中国去年狂卖958万辆新能源车,占全球六成以上! 当欧美车企缩回燃油车‘舒适圈’,中国产业链却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2025年6月,奔驰CEO康林松在斯图加特总部当着全球媒体的面,撕掉了自己定下的战略: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改为“油电各占一半”。 他直言:“市场根本没准备好! ”这记耳光打得响亮。

奔驰官宣退出,欧美集体掉头新能源,电动车将被全球排挤?-有驾

四年前,正是他高调宣布奔驰要“全面电动”,甚至声称“内燃机没有未来”。 如今,奔驰不仅延长燃油车寿命,还加码研发新型高效发动机。

奥迪的反应更快。 奔驰官宣后三天,奥迪全球CEO高德诺立刻跟进:撤回2033年停售燃油车的计划,未来十年继续卖汽油车! 他甚至放话:“奥迪需要灵活性! ”要知道,奥迪前任CEO马库斯·杜斯曼曾赌上职业生涯推进电动化,如今计划直接被扔进废纸篓。

连锁反应席卷全球。 本田砍掉30%的电动车投资,2030年纯电销量目标从40%腰斩至30%以下;沃尔沃紧急发布混动架构,称这是“最佳过渡方案”;连超跑品牌法拉利都把纯电车型推迟到2028年,玛莎拉蒂干脆取消电动跑车研发。 一场由奔驰引爆的“撤退潮”,正让欧美电动化阵营土崩瓦解。

奔驰官宣退出,欧美集体掉头新能源,电动车将被全球排挤?-有驾

巨头们集体转向,最直接的原因是:电动车在欧美根本卖不动!美国人对电动车的兴趣低得惊人。 调研显示仅24%的消费者“可能购买”,52%的人最担心充电桩太少。 2024年德国更惨,政府取消购车补贴后,电动车价格暴涨12%,需求暴跌26%!

全年纯电销量仅38万辆,比前年少了近三成。 一位慕尼黑的奥迪销售吐槽:“顾客看完e-tron转头就问A4燃油版有没有折扣。 ”

成本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欧洲,一辆奥迪电动车起价5万美元,比比亚迪贵1万;福特每卖一辆电车就亏6万美元,去年电动车业务总亏损47亿美元。 奔驰的旗舰电车EQS在中国打折到70万人民币,月销却只有几百台,不及同级S级燃油车的零头。

奔驰官宣退出,欧美集体掉头新能源,电动车将被全球排挤?-有驾

“首批愿意尝鲜的客户买完后,市场就冷下来了。 ”惠誉评级分析师斯蒂芬·布朗点破真相,“普通消费者嫌贵、怕续航短、担心换电池天价,根本不愿买单! ”更讽刺的是,混动车型反而逆势爆发,美国混动车销量2023年暴增60%,中国插混销量增速是纯电车的4倍。

欧美车企撤退背后,还藏着一个难以启齿的事实:电动化竞争完全失控了。奔驰曾测算过:要造电动车,电池成本占整车40%,而全球75%的电池产能在中国。 若用宁德时代的电芯,每辆车利润大半得拱手让人。

中国手握16.8万项新能源专利,欧美想绕过中国技术? 门都没有! 一位德国工程师私下承认:“奥迪的PPE电动平台,连电池管理代码都参考了比亚迪。 ”

奔驰官宣退出,欧美集体掉头新能源,电动车将被全球排挤?-有驾

当欧美还在纠结充电桩时,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密充电网络;当宝马研发液态电池时,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成本已压到50美元/kWh;当丰田吹嘘氢能源时,比亚迪用“油电同价”战略把混动车打到9万元区间。 2023年,中国电动车平均售价比欧洲低2万美元,成本优势碾压式领先。

结果一目了然:中国去年生产958万辆新能源车,全球占比超60%;出口491万辆中三分之一是电车,把欧洲市场占有率冲到8%。 面对这种降维打击,奔驰们选择退回燃油车堡垒,毕竟燃油车仍贡献它们80%以上的利润。

溃败中,欧美车企抓到了一根救命绳索:混动。沃尔沃的行动最激进。 2025年5月,它在上海全球首发超混架构SMA,直言这是“油电过渡最优解”。

奔驰官宣退出,欧美集体掉头新能源,电动车将被全球排挤?-有驾

宝马重启停产的增程式混动技术,奥迪紧急加推插电混动车型。 福特北美高管更赤裸裸地说:“混动车利润比纯电高3倍,还没有里程焦虑,美国人爱死它了! ”

政策也在暗中配合。 欧盟悄悄放宽碳排放目标,允许车企2025-2027年“平均达标”;英国把燃油车禁售令从2030年推迟到2035年;美国特朗普扬言“上台就废电动车补贴”。 这些动作给传统车企留出喘息空间,让它们能靠混动技术续命。

但混动真能救命吗? 中国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比亚迪DM-i混动系统成本压到2万元内,吉利雷神混动热效率突破44%,理想汽车用增程式技术把均价卖到35万。 一位欧洲供应商苦笑:“我们刚学会做插电混动,中国人已经开始玩固态电池了。

奔驰官宣退出,欧美集体掉头新能源,电动车将被全球排挤?-有驾

这场大撤退彻底重塑了世界汽车格局。 行业权威机构TMC 2025年会给出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形成纯电占30%、混动占30%、燃油占40%的“三分天下”。

中国成为纯电绝对主场。 这里充电桩密度是欧美3倍,电池成本低40%,新能源渗透率已超35%。 德国车企高管考察深圳后感叹:“这里满街绿牌车,像到了外星! ”

欧美退回混动+燃油路线。 奔驰新战略明确写“2030年混动占比50%”,本田把混动视为“本土市场支柱”。 美国中部加油站旁,福特F-150混动皮卡广告铺天盖地,标语写着:“一箱油跑1000公里,告别充电焦虑! ”

发展中国家成新战场。 比亚迪海鸥在泰国横扫15%市场份额,奇瑞联合中东资本建电动车厂。 当欧美对电车关上大门,中国车企正把墨西哥工厂变成“跳板”,将宁德时代电池+华为智驾的电动车卖进美国后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