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增程车主哭晕?纯电真香警告,现在换车还来得及!

最近,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正在讨论买车或者换车的事情,可能会听到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前一两年还被很多人看作是“最优选择”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包括增程式电动车,现在似乎正在经历一场不大不小的“口碑危机”。

不少当初满心欢喜提车的车主,开了不到一年半载,就开始抱怨起来,甚至动了换成纯电动车的念头。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那个曾经被认为是“既能享受电车的省钱,又能免除里程焦虑”的完美方案,如今却让一些人觉得不那么香了呢?

这事儿咱们得从头说起,把里面的门道给大家掰扯清楚。

咱们先回到一两年前,那时候大家为什么会觉得插电混动车好?

原因其实特别朴素,就是想“两头的好处都占着”。

对于绝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工作的上班族来说,每天的通勤距离其实并不长,可能也就三四十公里,最多五六十公里。

买一台纯电续航能达到一百多公里的插电混动车,在家里安个充电桩,每天晚上回家插上电,第二天早上就满电出门了。

用纯电模式上下班,车里安安静静的,开起来又平顺,关键是电费比油费便宜太多了,一个月下来能省下不少钱。

这种体验,和开一台纯电动车几乎没什么两样。

可人的心里总会有一个“万一”的念头。

万一周末想带家人去趟远郊的农家乐呢?

万一逢年过节要开几百公里的高速回老家呢?

这时候,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就成了很多人心里的一个疙瘩。

而插电混动车恰好解决了这个痛点,它车里还装着一台发动机和一个油箱。

电用完了怎么办?

不怕,随便找个加油站,几分钟就能加满油,然后又能继续跑,想去多远就去多远。

这种“可油可电、远近皆宜”的设定,完美地满足了人们既想要日常使用的经济性,又想要长途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感的需求。

在当时看来,这简直就是为中国家庭量身定做的理想车型,一个几乎没有短板的选择。

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一段距离。

当车主们真正把车开起来,日复一日地使用之后,当初那些美好的设想就开始被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所挑战。

首先,那个被当作“定心丸”的发动机,在某些情况下成了“闹心丸”。

插电混动车为了同时装下电池、电机和发动机这三大件,车身重量通常比同级别的纯燃油车要重上不少,多出来的几百公斤可不是个小数目。

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时候,靠着电机的强大扭矩,车子开起来感觉很轻快。

可一旦电池电量耗尽,进入所谓的“亏电”状态,问题就来了。

这时候,那台通常排量不大的发动机,不仅要拖动沉重的车身,还得额外分出一部分力气去给电池充电,这就像一个人背着沉重的行李还要爬山,能不累吗?

反映到车上,就是油耗会变得出奇地高。

不少车主反映,自己的插混车在没电的时候,市区里的百公里油耗能轻松超过十升,甚至达到十二三升,比很多纯燃油的SUV还要费油。

这么一来,平时辛辛苦苦用电省下来的钱,可能在几次亏电行驶中就全都“还”给加油站了。

这笔账一算,心里自然就不平衡了。

其次,那个看似够用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变得不那么可靠。

厂家标注的纯电续航里程,比如150公里,那是在最理想的温度和路况下测出来的。

在实际使用中,打折是必然的。

夏天开空调要耗电,续航打个八九折很正常。

到了冬天,情况就更严峻了。

北方的车主对此体会最深,天一冷,电池活性下降,续航本身就会缩水,再加上开暖风是个非常耗电的功能,纯电续航里程可能直接“腰斩”。

原本标称能跑一百多公里的车,冬天实际可能也就跑个六七十公里。

这就造成了一种新的尴尬:你每天上下班的来回距离可能正好就在这个临界点上,于是你每天出门都得盘算着电量,担心回家的路上会不会启动发动机。

这种感觉,让本想摆脱“里程焦虑”的车主,又陷入了“保电焦虑”之中。

那个发动机,因为亏电油耗高,大家又舍不得用,它就成了一个你背着但又不想用的“昂贵累赘”。

最关键的一点是,正当插电混动车主们在“用电还是用油”之间反复纠结时,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纯电动车领域,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中国速度”飞速发展。

一方面,纯电动车的技术进步太快了。

就在两三年前,大家还觉得能有500公里续航的纯电车就是顶尖水平了,而现在,续航600、700公里的车型已经成了市场主流,甚至更高续航的车型也屡见不鲜。

更具颠覆性的是充电技术的革命,特别是800V高压快充平台的普及。

这项技术让充电速度发生了质的飞跃。

你可能会在商场地下车库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插电混动车主,用着慢充桩,充了半个多小时,续航里程可能就增加了几十公里;而旁边一台支持800V快充的国产纯电新车,车主去买了杯咖啡回来,二十分钟不到,续航已经增加了三四百公里。

这种直观的对比,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给纯电动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以前大家最担心的长途高速充电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根据官方数据,全国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已经突破了数百万个,并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充电桩几乎已经成了和洗手间一样的“标配”。

在城市里,商场、写字楼、小区的充电设施也越来越完善。

过去开纯电车跑长途需要精心规划、提心吊胆,现在则变得越来越从容。

很多纯电车主在节假日返乡,提前在手机地图上看看沿途的充电站,路上休息一下,吃顿饭的功夫,电就充满了,整个旅途体验非常顺畅。

当纯电动车最核心的补能短板被快速补齐后,插电混动车那个“可以加油”的优势,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会反映在最真实、最残酷的二手车市场上。

你去二手车市场转一圈就会发现,同年份、同级别的插电混动车,其保值率往往要低于纯电动车,更不用说和那些经典的燃油车相比了。

原因很简单,二手车买家最看重的是可靠性和后期维护成本。

插电混动车拥有发动机和电动机两套复杂的动力系统,理论上潜在的故障点就更多,维修保养起来也更复杂。

这种担忧直接导致了它在二手车市场上的“不吃香”,卖车的时候自然也就卖不上好价钱。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现在一些插电混动车主感到“后悔”,并不是说这个技术本身不好,而是在于时代的发展变化太快了。

它就像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过渡产品”,它的使命就是在一座大桥还没完全建好的时候,充当一艘可靠的摆渡船。

但现在,随着中国在电池技术、充电技术和基建网络上的全面领先,那座通往纯电时代的宏伟大桥正在以超预期的速度建成通车。

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直接开车上桥不仅更快捷、更顺畅,成本也更低时,那艘曾经热闹非凡的摆渡船,自然就会慢慢变得冷清了。

插混增程车主哭晕?纯电真香警告,现在换车还来得及!-有驾
插混增程车主哭晕?纯电真香警告,现在换车还来得及!-有驾
插混增程车主哭晕?纯电真香警告,现在换车还来得及!-有驾
插混增程车主哭晕?纯电真香警告,现在换车还来得及!-有驾
插混增程车主哭晕?纯电真香警告,现在换车还来得及!-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