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闷得让人心脏发毛,城南旧厂区的路上,又听见楼下老胡那嗓门,说新出来那辆QQ好像不太安分。成都车展那会,我人没到,但微信群照片丢了一堆。有人调侃,说后屁股灯神似英国那小MINI——这话不好说,我一开始还当他开玩笑。
午后的工区外,蒸汽缭绕。刚好碰到楼上那小李拎着塑料袋下楼,口音重得一听就是泸州那边,他皱着眉头问我:“你晓得奇瑞又弄了个三门小车没?尾巴灯有点形。”我凑近细瞧微信里那照片——诶,真有点范儿,圆圆的,带个银色轮廓。那块灯,确实像MINI,可商标大刺刺摆着俩字:奇瑞。风格有点贴边,不全是欧味,也搀了些国内巧思。
前阵子隔壁修理铺的廖师傅进来,提起这事,他的口头禅又来了:“现在国产小车啊,配置搂得比牛肉面还宽打,冷气、液晶大屏、什么ESP它都给挂出来咯,你说吓人不吓人?”群里还有人翻到那配置表,说是带上定速巡航,还藏了个听起来鸡肋的小托盘,居然能塞点零钱钥匙啥的。
真要驾驶起来——我上次凑热闹,蹭了北门新开的4S试驾,方向盘一打轻飘飘,市区里钻巷子别说,还真不比老夏利费劲。倒车雷达位置怪,声音时有时无,小胖子(那销售,据说自己开MINI),边按喇叭边笑,说这“新QQ小得都能挤进自家猪圈,老母鸡都绕着走。”不过他也提了句,副驾驶的安全带唠唠叨叨老报警,系着还没用,多半感应器小毛病,主机厂返修又得扯半天。
说起油耗,有的老车主嘴刁,一开新QQ喊省油,但半年下来发现,主城区高温跑着,冷气开死,百公里也能飙到七升多。工地大李夸这车“机动”,却嫌铁皮薄,一锤子下来容易见漆面,说不上太皮实。还有哥们发段子,“买回来媳妇练手,两周前一拉副驾门把子就散了架,售后拖了好几天才给换。”
QQ3外形乍一看干净俏皮,内饰里头,大花布座椅成色很跳。比较上一代的塑料味,倒是消了不少。有人说仪表盘指针卡着走,原厂换过一批,但还是偶尔不灵。至于驻车启停功能,修理铺小兵有次偷偷试,说发动机自动重启时吓了一跳,声音比他家小电驴还抖。
西南这边巷子窄,新QQ能灵活倒是事实。后备厢空间被邻居薛大妈数落,“装个西瓜都歪歪扭扭,还不如我的五菱老面包。”有一天凌晨听小区门卫说,有人偷偷拿这车跑了趟自贡,高架上下坡油门给足了,轮胎都冒白气。轮胎是朝阳那一款,不到1万公里胎噪开始大,还夹杂点偏磨——洗车房小杨看着说,这胎子老跑,卖二手时记得换。
车友群一次发起小调查,居然有个隐藏功能,说是长按音响键可以偷着激活语音助手。冷门配置,手头那本说明书也没写。有人半夜刷出来,微信群里起哄,差点整真人秀直播。
其实,关于这车命名还有点“车厂八卦”。听说上头原本就想捡回“QQ”名字,情怀一堆,结果销量那半年真有点回温。可街口卖卤菜的王阿姨嘀咕,她家那台十五年老QQ,没法强行报废,反倒成了镇上最能跑的“拖拉机”,新款能不能熬这许多年,她只摇头,没多说一句。
后来吧,那个送菜的快递哥用这车拉货,后备箱还是塞了两筐番茄。再遇见新QQ,车尾那块灯还亮着。新老出过事故的,修理铺墙上就贴着,前杠一次冲撞下去,保险杆片裂一截,钣金得等一星期配件——“耐撞不耐修”,羊市口的老陈一直念叨这句小话。
成与不成,谁晓得。毕竟,彩灯一亮,夜路口还是认出那蹦蹦跳跳的小身板。旧时城区边,杂货摊灯还没关,新QQ拐进街口,尾巴那圈光,打着雨珠子,比前些年彩色龙灯还扎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