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前三季销车26.1万辆,卡车增速近60%,新能源重构增长逻辑
销量数字背后,藏着一家传统车企的蜕变密码。
2025年前九个月,江铃汽车累计销售整车26.10万辆,同比增长7.73%。单看9月,就有3.44万辆汽车驶下生产线,开进市场。增长是主旋律。但旋律内部,音符激烈跳动。
卡车,无疑是其中最强劲的音符。前九个月,其产量和销量分别同比猛增47.82% 和 59.81%。这种爆发力在八月就已显现——卡车单月销量大涨27.77%。商用车市场的需求被悄然激活。江铃轻客也不示弱,前八个月累计销售61,168辆,同比增长17.20%。它在细分市场中稳坐头把交椅。
SUV则是另一股稳定力量。八月销量同比增长23.26%。前八个月累计销量突破8万辆。但并非所有车型都一帆风顺。皮卡前八个月累计销量遭遇17.57% 的下滑。市场分化,如此真实。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江铃的产品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增长动能从传统优势领域向更具潜力的细分市场转移。特别是卡车。近乎60%的销量增长,昭示着其在物流、城市配送等商业领域的渗透力加速提升。
而真正的变革引擎,或许在另一个维度轰鸣——新能源。江铃集团(注: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前七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2万辆,同比劲增43%。更早的半年报显示,新能源车销量已达5.8万辆,增幅高达54.5%。这是一个远超行业平均的水平。
具体动作更具说服力。首款搭载“巧克力电池”的E路达轻卡完成2.5分钟自动换电实测。大道皮卡EV批量交付国家电网、东方航空。E顺达轻卡开进滴滴送货的体系。新能源车正在穿透多个核心商业场景。这不是简单的产品切换,而是生态构建。江铃联合宁德时代,正试图打造一个“车-电-站”的闭环。
海外,是另一个增长极。今年1-6月,江铃汽车出口已达6.9万辆,同比增长24.3%。在沙特市场销量同比增长96%。更引人注目的是,江铃新能源车联手百度“萝卜快跑”,将在迪拜部署超1000辆颐驰06,打造阿布扎比无人驾驶车队。出口不再仅是卖车,而是智能出行解决方案的协同出海。
战略层面,江铃与福特的合作正在深化。双方按持股比例共同向子公司江铃福特(上海)增资24.78亿元,用于清偿负债。同时,福特将整合江铃福特和长安福特的乘用车营销渠道。渠道合并,资源优化。目的很明确:提升效率,合力突围。
展望全年,江铃汽车设定的目标是39万辆。前九个月完成约66.9%。四季度压力不小。但持续增长的卡车、快速崛起的新能源和强劲的海外势头,构成了冲刺的底气。
数字化转型也在提供支撑。江铃富山工厂里,400多台机器人协同作业,12秒完成4种车型的快速切换。AI视觉系统为每辆车做全方位“体检”。智能制造,是质量和效率的保证。
最终,一切指向未来。
江铃汽车的路径已经清晰:巩固商用车优势,加速新能源转型,拓展海外市场。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销量数字只是表象。内核是一家老牌车企在面对产业百年大变局时的艰难转身与坚定抉择。它的故事,才刚刚进入精彩的章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