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动堡垒到人肉炮弹,智能汽车是如何把我们骗瘸的?

最近二广高速上那个事儿,把一个很玄学的问题又给干到台面上了:为啥我们的车越来越像一个移动堡垒,人反而越来越敢把自己当成“人肉炮弹”了?

这事儿本身不复杂,雨天路滑,SUV翻了,副驾上的人没系安全带,直接就给甩出去了。讲真,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都感觉像是在看一部已经知道结局的烂片,过程可能有点区别,但结局永远是“物理学教你做人”。网友们的反应也都是典中典三件套:点蜡烛、讲道理、然后分享自己一个侥幸躲过的惊险瞬间,最后感叹一句“安全第一”,齐活了。

从移动堡垒到人肉炮弹,智能汽车是如何把我们骗瘸的?-有驾

但问题是,这套流程走了这么多年,道理大家都懂,为啥总有人就是不听呢?难道他们真的不怕死吗?

不,我觉得,恰恰相反,他们觉得自己“死不了”。

这就是现代汽车工业给我们下的一个最大的“蛊”。车企在干嘛?他们在用尽一切手段,给你营造一个“绝对安全”的幻觉。你看他们的发布会,张口就是“全铝车身”,闭口就是“潜艇级钢材”,然后给你罗列一堆数不清的安全气囊,仿佛你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用压缩毛巾技术造出来的、遇水就变大的移动安全屋。再加上现在流行的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恨不得把三体人的水滴探测器都给你装上,营造出一种“车比你聪明,车能替你摆平一切”的氛围。

这种氛围非常可怕。它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就是你花几十万买的不是车,是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高速移动沙发,你在这沙发上干什么都行,反正沙发本身硬得很。

于是,安全带这个东西,就显得特别碍事,特别“复古”,特别没有科技感。

我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好像你修仙,辛辛苦苦练到了元婴期,浑身上下都是法宝,金钟罩铁布衫都拉满了,这时候你师父递给你一条开裆裤,告诉你这个最保命,出门必须穿。你什么感觉?你是不是觉得这玩意儿侮辱了你的修为?你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搞了一身神装,结果核心保命技能居然是这么一个原始、丑陋、甚至有点勒得慌的玩意儿?

安全带,就是那条“开裆裤”。

它不断地提醒你一个残酷的事实:无论你这移动沙发吹得多么天花乱坠,无论有多少个雷电法王杨永信附体的智能系统在保护你,你本质上还是一个脆弱的、由蛋白质和水组成的碳基生物。你和这个坚硬的铁壳子之间,只隔着这么一条薄薄的带子。

这种认知上的割裂感,才是很多人潜意识里抗拒安全带的根源。他们已经接受了车企的营销设定,把自己代入到了那个“我很安全”的故事里。而安全带,是那个不断跳出来打断故事的旁白,告诉你:“醒醒,别做梦了,你随时可能挂掉。”

因为我真的开过很多所谓的智能汽车,我告诉你一个真相:那些越来越大的屏幕,越来越复杂的智能座舱,在某种程度上,正在摧毁我们最原始的驾驶直觉。以前开个破手动挡,你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跟这台机器较劲,你对路面的感知是360度无死角的。现在呢?你一上车,一半的注意力被那个比你家电视还大的屏幕吸走了,你在研究今天听什么歌,用哪个导航,空调怎么调。另一半注意力,你交给了L2辅助驾驶。你感觉车在帮你开,你只是个监工。

是是是,我知道,L2辅助驾驶,AEB主动刹车,这些东西关键时刻是真能救命,绝对是伟大的发明。但问题是,这些东西也养成了你的肌肉记忆——一种“车会搞定一切”的惰性记忆。当你的身体和精神都如此“放松”的时候,系安全带这个需要主动完成的、带有一点点束缚感的动作,就变得格外多余和讨厌。

这就是一个悖论。技术给了你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但也给了你前所未有的“作死”的勇气和资本。

整个汽车行业现在就是陷入了这种“掀桌子式”的内卷。大家比的不是谁更安全,而是谁能把“安全感”这个故事讲得更动人。李想老师直接把家安在车里,告诉你这就是你的移动堡舍;余承东老师恨不得把装甲车的功能都给你塞进去,问界M9直接就是路上坦克。他们都“不装了,摊牌了”,卷到最后,就是看谁能把用户忽悠得更舒服,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为这种“玄学安全感”买单。

在这场宏大的“安全感军备竞赛”里,安全带的地位,就非常尴尬。它太实在,太没有想象空间了,它不能OTA,不能升级,它就是一条带子,一万块的车上有,一千万的车上也有。它就像空气,重要,但免费,所以没人珍惜。

从移动堡垒到人肉炮弹,智能汽车是如何把我们骗瘸的?-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车比作修仙法宝。但你仔细想想,这逻辑是不是一模一样?你买了一件法宝,结果说明书第一条告诉你,最关键的是你自己别浪。这不坑爹么?

我有时候就在想,驾校教练第一天就该拿个电棍,谁不系安全带就来一下,比什么都好使。

说白了,人这种生物,永远是感性大于理性的。你跟他讲一万遍物理学原理,讲碰撞能量,讲加速度,都没用。他只会觉得“没那么巧”、“我技术好”。你让他自己飞出去一次,他比谁都懂。但问题是,这种学习的机会,通常只有一次。妈的,这简直是世界上最亏的买卖!

所以,车企们与其疯狂堆料,不如想想怎么从人性层面解决问题。比如,不系安全带,车直接不走,或者用你最喜欢的二次元偶像的声音,在你耳边循环播放一百遍“主人,为了您的安全,请系好安全带哦~”,你看谁受得了。把这玩意儿的优先级提到最高,提到比车机好不好用、屏幕大不大、音响好不好听更重要的位置。

但这不可能。因为这不性感,不酷,没法作为卖点。

所以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在哪?不在特斯拉,不在英伟达,在每一个横冲直撞的老头乐里。因为他们用最原始的混沌,对抗着技术带来的虚假秩序,他们用飘忽不定的走位,逼着所有智能汽车和人类司机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只要大爷躺得快,任何自动驾驶的算法都得当场宕机。

从移动堡垒到人肉炮弹,智能汽车是如何把我们骗瘸的?-有驾

所以别信那些花里胡哨的。你的命,最终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或者说,系在那条看起来最没技术含量的带子上。

能过,就是能过。系上,就是系上。就这么简单。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