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身边的大街小巷,你肯定经常看到一款车,它看起来普普通通,没什么特别亮眼的地方,但数量却多得惊人,这款车就是日产轩逸。
在网上,很多人聊起车来,总喜欢拿它开玩笑,说它开起来慢悠悠的,和卡罗拉、雷凌一起被戏称为“马路三大妈”,轩逸更是因为保有量巨大,常常被调侃为“三大妈”里的领头者,甚至有人说它是“移动路障”。
大家吐槽它的动力,觉得太弱,一脚油门踩下去没什么反应;也嘲笑它的配置,觉得太寒酸,这个时代了还有那么简单的车。
可奇怪的是,你一边听着网上的各种嘲讽,一边再去看每个月的汽车销量排行榜,就会发现一个魔幻的现象:轩逸的销量好得不得了,动不动一个月就能卖掉两三万台,在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这个级别里,销冠的宝座坐得稳稳当当。
这就让人非常纳셔了,为什么一款被骂得这么厉害的车,反而卖得这么火爆?
那些花七八万块钱把它买回家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们真的不懂车吗?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就藏在最简单的地方,那就是一个字:钱。
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是它极致的性价比。
轩逸能常年霸占销量榜首,最大的功臣并不是那款外观更时尚、配置更高、价格也更贵的新款车型,而是那款被很多人称为“经典款”的轩逸。
这款经典轩逸,在经历了市场的多年洗礼和厂家持续的优惠政策后,它的价格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有杀伤力的地步。
在很多地方,这款车的裸车价格已经被压到了六万多块钱。
你没看错,就是六万多。
算上购置税、保险这些费用,全部办齐了开上路,大概也就是七万五千块钱上下。
这个价格是什么水平呢?
我们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在同一个级别里,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比如大众的朗逸、丰田的卡罗拉,即便是最低配的车型,办齐了上路通常也要比经典轩逸贵上一万多块钱。
这一万多块钱的差价,对于预算卡在七八万块钱的家庭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关键的是,这个价格甚至比很多我们国产的紧凑型轿车还要低。
当我们的国产品牌在努力提升技术、增加配置,力求在十万以上的市场站稳脚跟的时候,日产却用这款经典轩逸,牢牢地抓住了这个被很多人忽略,但实际上非常庞大的入门级家用车市场。
对于那些手里预算不多,但又对“合资品牌”这四个字抱有一定信赖感的消费者来说,环顾一圈,会发现经典轩逸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当价格便宜到这个份上的时候,网上那些关于动力弱、配置低的批评声,在真金白银的优惠面前,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就好像我们去买东西,如果一个东西足够便宜,我们自然会降低对它其他方面的要求。
当然,光靠便宜也不可能一直火下去,轩逸本身还是有一些能打动人心的东西的。
我们先说说被吐槽最多的动力。
经典轩逸用的是一台1.6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一个CVT无级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的技术确实算不上先进,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老旧了,一百二十多匹的马力,在今天这个涡轮增压发动机横行的时代,数据上确实不好看。
但是,日产的工程师非常聪明,他们在调校上下了功夫。
如果你只是在市区里开车,每天上下班通勤,面对频繁的红绿灯和拥堵路况,你会惊奇地发现,这台车开起来居然还挺轻快的。
这是因为它的油门初段被调得特别灵敏,你脚轻轻一点,车子就往前蹿一下,给人一种“动力还不错”的感觉。
对于绝大多数车主百分之九十的用车场景都在市区里的情况来说,这种体验其实是很好的。
不过,这种“轻快感”是有范围限制的。
一旦车速超过了每小时60公里,比如你上了高架或者高速公路,这套动力系统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了。
你再深踩油门,只会听到发动机的转速迅速升高,声音变得很大,但车速的提升却非常缓慢,有一种干吼不走的感觉。
想在高速上完成一次干净利落的超车,确实需要你打足提前量,看准时机。
但换个角度想,这套老旧的动力总成,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可靠,经过了十几年的市场验证,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毛病。
而且它的油耗表现也相当不错,百公里综合油耗基本在6到7升左右,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意味着后续的养车成本很低,非常省心。
除了省心,轩逸还有一个祖传的看家本领,那就是座椅。
很多人都开玩笑说日产是“买沙发送车”,这个优良传统在轩逸这台廉价车上也没有丢掉。
它的座椅填充物非常厚实、柔软,坐上去感觉整个人都陷在里面,特别舒服,就像家里的沙发一样。
在同价位的车里,轩逸的乘坐舒适性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
对于一辆家用车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可能你一年也用不了几次急加速,但座椅的舒适度,是你和你的家人每一次坐上车都能切身感受到的。
再加上它还不错的车内空间,满足一家三四口的日常出行绰绰有余。
对于那些预算有限,又希望给家人一个更舒适乘坐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轩逸的这张“大沙发”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说了这么多优点,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缺点,毕竟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便宜了,总要在某些地方做出牺牲。
轩逸的槽点也和它的价格一样“实在”。
首先就是隔音,基本谈不上有什么隔音效果。
车速一快起来,风声、轮胎和地面摩擦的噪音,会很清晰地传到车厢里,在高速上长时间开车,对耳朵确实是一种考验。
其次,在实用性上有一个硬伤,就是经典款的后排座椅不能放倒。
这意味着如果你想拉一个稍微大一点、长一点的东西,比如去宜家买个家具,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后备箱的空间无法扩展。
另外,日产的CVT变速箱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冷保护”的现象。
就是早上冷车启动后,变速箱会进入保护状态,任你怎么踩油门,车速都提不起来,得等车子慢慢热起来之后才能恢复正常,这在赶时间的早晨确实挺让人着急的。
最后就是那个被无数人嘲笑的配置了。
经典轩逸的配置单,简直是把“节俭”两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别说现在流行的大屏幕、智能车机了,它连最基本的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都没有配备,需要车主后期自己去加装。
有些最低配的车型,甚至连蓝牙和收音机这种最基础的娱乐功能都给省掉了。
这种极度寒酸的配置,其实也是厂家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消费者:这台车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个可靠、省油、舒适的代步工具,你不能对它有更多的要求。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那些选择轩逸的人,他们真的不了解这些缺点吗?
恰恰相反,他们可能是最理智、最清醒的一群人。
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预算是多少,也明确知道自己买车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
他们不需要强烈的推背感,也不在乎车机系统是否智能,更不追求所谓的驾驶乐趣和面子。
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能为他们遮风挡雨,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风,能安稳地把他们从A点送到B点的交通工具。
这台工具必须可靠耐用,不能总出毛病让他们烦心;必须省油好养,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座椅还得舒服,能让老人和孩子坐得不那么累。
轩逸,不多不少,正好精准地满足了所有这些最基本、最朴素的需求。
在平淡的柴米油盐生活中,在需要精打细算的家庭账本面前,轩逸就是那个虽然沉默但却无比实用的伙伴。
因此,下次在路上看到一台不紧不慢行驶的轩逸,我们或许可以多一份理解,因为车里的那个人,可能就是一位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积蓄,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了一份踏实安稳的移动自由的普通人。
全部评论 (0)